news-details

香港港岛中西区,与九龙深水埗区的堂会情况。

香港港岛中西区,与九龙深水埗区的堂会情况。 (摄影/记者洪敬义)

日前于香港举办的「走进社区的堂会──教会普查分区研究(2016年版)」交流会,除对主题「堂会与社区连结」有理论与实例讲解,香港教会更新运动研究助理刘梓濠,也为会众提供中西区与深水埗区的堂会牧养作数据分析,并邀请香港(西区)潮语浸信会(后称「西潮浸」)堂主任蔡宗正牧师、中华基督教会长沙湾基道堂主任邓达强牧师,与社区干事陈志慈各为所属社区作牧养介绍。

刘梓濠先生即场以Power Point辅助来讲解两区的社区牧养情况

刘梓濠先生即场以Power Point辅助来讲解两区的社区牧养情况 (摄影/记者洪敬义)

中西区的10个堂会特色与状况

地区堂会歷史最久远。香港开埠被英国管治初期,从港岛中西区发迹,故在平均堂会成立年数,与堂会成立年数中位数的两项数值上,以58.4与53的数值位列第一。

地区堂会较少,比例上较多为大会堂(500人以上),在全港第二多;反而51至100人堂会比率,却是全港第二少。

地区堂会的聚会地点屋宇类别较多为独立座堂,比率为全港第叁最高;反之学校场地、社会福利服务场所却是全港第二低。

地区人口数目较少,未来十年会进一步减少,比较全港整体每年平均增长0.7%,该区反而递减0.7%。反之从2009年至2014年崇拜人数增长率,该区平均增长1.2%,比全港整体0.9%为高。

从年龄分佈来看,2014年地区堂会会众较地区人口年长。其中0-14岁与15-24岁两段年龄阶层,分别是9.6%及9.5%,是为全港比率第二低。

未来10年地区老龄化情况严重,总抚养比率升幅为93.4%,是全港最高。从2014年每1000人抚养376人,到2024年爬升至727人。

住户每月入息中位数全港最高,每月有$35,000港元。但根据政府单位扶贫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显示该区贫穷人口在2015年回升至26,100人,整体贫穷率亦回升至11.9%。

贫穷人口较少,贫穷率亦较低,但每住户平均贫穷差距却较高。例如每年总贫穷差距从2009年的524百万港元,到2015年上升至728百万港元;而每住户每月平均贫穷差距,由2009年每户$3500港元,爬升到2015年每户$4600,为全港贫穷差距最二高,显示贫穷人口比其他区更为严重。

堂会在社会关怀和扶贫事工方面有较其他地区积极的推动、合作与参与,在全港18区几乎每项排名第一。

堂会在新来港人士事工方面取得较其他地区理想的成果,例如佈道对象、对其提供服务及该界别的会众人数均是全港18区排名第一。

左边为香港中西区其中一间会堂;右边为深水埗区楼上教会

左边为香港中西区其中一间会堂;右边为深水埗区楼上教会 (截图来源:GOOGLE MAP)

深水埗区的10个堂会特色与状况

地区会堂较多,比例上较少为大型堂会(500人以上)。前者显示该区有122间会堂,是全港第二多堂会的地区;后者为全港第二少。

地区堂会的聚会地点屋宇类别较多为住宅或商用两用楼宇,佔该区聚会地点屋宇类别44.3%,比全港整体30.9%为高。

地区面积小,使人口密度和会众密度较高,与全港18区比较名列前叁甲。

过去五年参与地区堂会的崇拜人数跌幅较大。比较全港整体人数每年平均增长0.9%,该区反而下跌3.7%。

会众之间的男女失衡现象较为严重,而年龄分佈上较地区人口年轻。前者女性佔会众比率为64.1%,为全港第二高地区。

未来十年地区出现老龄化,总抚养比率升幅较其他地区为低。从2014年到2024年总抚养比率升幅30.1%,为全港第四低地区。

住户每月入息中位数全港最低,有$18,000港元。

贫穷率虽按年改善,仍为全港最高,从2009年20.2%下降至2015年17%;每住户平均贫穷差距较低。这显示该区虽较多穷人,但比较中西区相对较为有钱。

未来会有较多低收入人士随着公屋(政府盖的廉租屋)逐步落成而迁入社区。数据指出目前动工中与已落成可租住的公屋约有70000单位,而目前该区的人口加上将来迁入该区的人口合计约17万人,若以一个单位可容纳4人家庭而言,供求情况较为理想。

堂会关注社区,积极提供不同服务,惟在崇拜人数上未有显着成效。

蔡宗正牧师唿应主题并讲述所属教会的牧养情况

蔡宗正牧师唿应主题并讲述所属教会的牧养情况 (摄影/记者洪敬义)

走出去

因应会址需走几十梯级而上才到达,蔡牧师认为这是对会众去西潮浸的限制,但同时推动他去力求突破。

相距西潮浸10分鐘左右的脚程,有一家德记潮州菜馆,其老闆娘一直有心愿将餐馆当成圣殿献给神来敬拜,而餐馆老闆事先告知员工,如果西潮浸日后有需要,菜馆愿意租予作敬拜场地。

而这家菜馆,在现今香港饮食行业几乎全星期无休的生态下,为顺服神而选择逢周一休息、逢周二下午举办聚会。而餐馆内的叁位厨师,更愿意到西潮浸查经。

彩霞行动

西潮浸在区内认领了两家老人院,前后事奉了5年,逢第叁周周日到老人院探访。从表演、献技当中,很多肢体已跟院内不少「老友记」(香港俗语,除了指有好交情的老朋友意思,现亦是对老人家的暱称)相熟,并熟知当中老友记个性。现今院内有20多人信主,但碍于行动不便,未能前往会堂敬拜。

展能中心

展能中心在西潮浸附近,在一次中心职员主动联繫下,为精神病康復者服事了3年。在中心每次唿召,总吸引康復者愿意决志。

港大陆生需要

从香港大学陆生要求借场来开办粤语训练班开始,从初步接触閒谈,继而慢慢进行两项福音工作:举办美容班及就业讲座。后者有在港就业机会,从而藉机会传福音。

桥下祝福站

在山道桥底的一个小公园开设街站,主动接触人群,更与流浪汉与吸毒者提供帮助。

4点总结

心中有意,就有机会。以德记潮州菜馆、展能中心与桥下祝福站作例,当教会牧者与肢体有意为社区作联繫,神必会从中安排。

上主赐赠,正面回应。善用神的恩典,并藉此用于社区以向神作正面回应。

长期定点,韧力忍耐。以桥下祝福站作例,无论天气或社区因素,都要忍受当中的挫折。

我们要去,莫等他来。达成走出教会四面墙,主动接触区内居民的效果。
 

邓达强牧师与陈志慈干事先后讲述所属教会过去与现今牧养情况

邓达强牧师与陈志慈干事先后讲述所属教会过去与现今牧养情况 (摄影/记者洪敬义)

邓达强牧师在开场时先列出基道堂的叁项使命:

迈向和睦之城、开拓无墙教会、得着年青一代。

他指出基道堂曾经与明爱合作开办医院,并于往日重点履行第叁点,针对「拔尖学生」──偏向好动的学生特意牧养。

于1998年举行城市宣教,先成立社区部门,再于街市中实践传扬福音可能。当中有肢体在教会附近的丽阁邨当上主席,招唿屋邨中的老人进行宣教,继而敬拜、祷告。

而出身基道小学,现为第叁任社区干事的陈志慈姑娘,则介绍基道堂现今仍继续实践那叁项使命。在前两点上,举办社区饭堂、丽阁邨委员会、儿托中心;侧重第二点还有祈祷会、认识社区需要的社区地图、节期性活动等。

对于第叁点,有成立学校学生事工、英语班、小妈妈小组及儿童发展基金。而佈道会更针对青少年与职成。

陈姑娘总结,互相交流当中,需要一种稳定性,亦需持续同行;另外更需要跟进,从而栽培牧养。

▌HOT!!! 本周超热门 ▌

【网路疯传】麦当劳彩绘基督降生图 3天转发逾7万

美国煺休后的他 卖了房子、放弃海外神学课业 也要回台湾卖披萨

真的很抱歉!但我们无法为同志重写圣经

Tank发表最新圣诞歌曲〈祢的降生〉 分享创作歷程:是圣灵在写歌

教会不能只是消极的挡法案,同时要积极的关心同志族群

 

【为今日报脸书按讚 成为转化社群媒体勇士】

逾百万读者都喜欢看,24小时陪你用「新闻」看见「基督视野」

● 手机立即加入:(点我)
● 扫行动条码: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