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图/Shutterstock)

听着她的回答,我的心针扎般地疼着

 

有先天性障碍的小洛告诉我,因为外观,她从国小一年级就被校园霸凌到现在,对学校的记忆,是被拳打脚踢、被骂叁字经,和被弄乱的桌椅……。或许是长年被同学不当对待的无助感,小洛渐渐觉得把难受的情绪告诉家人也没有意义,因为还是会被欺负。

 

「反正已经习惯了。」她说。

 

我屏着气,坚定地告诉她:「被霸凌没有习惯,也不应该要习惯。」

 

我陪着小洛再次走过那段被霸凌的记忆,寻找正向求助经验。庆幸的是塬来妈妈一直陪伴、支持着小洛,也积极地与学校反映霸凌的情形。

 

因为辅导老师的协助,国中时小洛才能再次与霸凌者和睦共处。现在,曾经的霸凌者,会在放学时关心小洛,提醒她要早点回家。这样的转变,弥足珍贵!也因为这些正向经验,让小洛明白求助虽然不一定有效,但绝对比独自面对有帮助!

 

「妳怎么看待那些欺负妳的人?」我问。

 

「我早就塬谅他们啦!我一直都把他们当成我的朋友。」小洛坚定、爽朗的语气,紧掐着我的心。我微微倒抽口气:「怎么办到的?」她笑着说知道自己太过单纯、很容易塬谅别人,但就是没办法一直对他们生气。

 

接纳伤害妳的人,需要多大的决心和勇气?

 

霸凌者、被霸凌者,都需要被协助。

 

「你很勇敢,因为饶恕这个选择非常不容易。」当我这么说时,小洛一脸困惑。

 

霸凌一直存在「理解」及「饶恕」的课题,小洛因为「单纯」遭受伤害,却也因为这项特质带给她力量去接纳这些伤害和心碎。但当她说这些人都是她的朋友时,我也不得不提醒小洛,在交朋友的过程中「设限」与「选择」的重要性,「你对他们的好」不该被利用或视为理所当然!把「单纯」留给于在乎你及你所在乎的人,才能称为真正的友情。

 

我挨近她,在谈话中缓缓地、清楚地让小洛了解,霸凌者及被霸凌者都需要被协助。而霸凌者非常需要懂得「理解差异」和「同理心」,没有任何理由能合理化霸凌。我担心小洛在未来仍有被霸凌的可能,也担心她仍对他人毫无保留;但当孩子愿意相信他人并尝试求助时,或许,这也是靠近成长的一种方式吧!

 

每个孩子都值得被珍惜

 

无论是老师、社工或家长,都需要学习、正视霸凌议题,因为这是一段重建和修復的过程,对于受霸凌者、霸凌者亦然。大人的态度绝对会影响孩子们,我们期待这些孩子长成怎样的样貌呢?

 

愿「理解」及「接纳」能成为孩子们的滋养,在孩子能保护自己,也有能力保护人前,坚定相信自己值得,也应该被保护。

 

/新北市儿少性侵害保护服务中心/社工 巧涵

(文章授权/基督教励友中心)

神能将各样的恩惠多多的加给你们,使你们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样善事(哥林多后书9:8)。请支持今日报媒体事工,谢谢您~(点此奉献)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