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福气教会--冯珮牧师。(图/记者林子骞)

人与人之间都需要「沟通」,也需要训练;否则情绪一来,容易惹事生非。许多关係的撕裂是源于「说话」,话若说不好,往往错失许多传福音或追求职场卓越的良机。

8月3-6日由福气教会举办之「幸福门训系统第四阶段-幸福大学(下)」研习会中,第11课「话语的能力」由冯珮牧师主讲。课程一开始谈到,上帝创造人的口,又创造「语言」,目的除了使人可以讚美上帝、述说祂的荣耀,也是要让人与人之间彼此沟通了解。但人犯罪以后,话语却常成为伤人的利器,违背上帝创造的塬意。

 

「话语」影响人的一生深远,因此当在话语上谨慎学习,常口出祝福和造就的话,既利己又利人,如以弗所书4:29教导,污秽的言语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随事说造就人的好话,叫听见的人得益处。

 

一、 话语的影响力

箴言18:20-21说,人口中所结的果子,必充满肚腹;他嘴所出的,必使他饱足。生死在舌头的权下,喜爱他的,必吃他所结的果子。可见讲话决定了人生很大部分。

 

1. 话说得「好」,人生尽都「顺利」

箴言12:18下半段说,智慧人的舌头却为医人的良药。智慧的话语使人得造就、安慰和益处,所到之处自然受欢迎,也有价值。

 

2. 话说「不好」,前途「坎坷」难行

箴言12:18上半段说,说话浮躁的,如刀刺人有些人说完话,容易使对方感受到万箭穿心,损人不利己,自然人生诸事不顺。

 

二、 说话模式是一种惯性

「脱口而出」不经大脑的说话模式即惯性,若因此造成双方受伤,后续再弥补为时已晚。以下进一步讲解:

 

1. 话语从「心思意念」而来

路加福音6:45说,「…心裡所充满的,口裡就说出来。心中已经想很久的事,自然脱口而出,例如过去对某人累积许多负面经验,就容易反应到态度上。

 

2. 说话惯性是由「成长过程」塑造而来

以赛亚书32:6说,因为愚顽人必说愚顽话,心裡想做罪孽,惯行亵渎的事,说错谬的话攻击耶和华,使飢饿的人无食可吃,使口渴的人无水可喝。人之所以会说出攻击性的话语,是因为人本就有罪,加上环境的塑造,负面思想所发出的话,就容易朝负面的方向走。例如发生问题时,为自保而推诿卸责。

 

3.「合宜」是有效沟通的关键

箴言25:11教导,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如金苹果在银网子裡。我们不只要说出「想说」和「对」的话语,还要「合宜」,亦即「别人听得懂且听得下去」。谈话必须弄清楚对象、双方关係有多亲近;有些话若说得太直白,除了反应了说话者的骄傲,也让对方觉得反感而造成伤害。

 

4.话说得好是「刻意训练」的结果

哥林多前书2:13说,并且我们讲说这些事,不是用人智慧所指教的言语,乃是用圣灵所指教的言语,将属灵的话解释属灵的事。如果想改变说话的方式,就要改变说话的惯性。

 

方式之一,要求神改变我们的心灵,箴言4:23说,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经文中「保守」是察验之意,若说出口的话没有达到果效,应反省自己说话的动机,找出隐藏性的动机;有时会因此发现,塬来是因为自己曾对对方有负面印象、不够爱对方。

 

方式之二,「刻意」改变自己说话的惯性,尤其情绪高涨时,说的话往往在事后懊悔不已,所以此时最需要学习当下「忍住不说」,或先离开现场,去做别的事;冷静下来后,往往发现没有最初这么生气,且能从字裡行间发现对方真正的需要。

大会规定应戴上口罩入场。(图/记者林子骞)

叁、 教会领袖需要培养沟通能力

好的沟通能传递异象、扭转情势;不良的沟通容易惹事生非。「说话」除了要防弊,还要有建设性,让人得着生命的力量。

 

1. 建立团队「凝聚力」

哥林多前书1:10说,弟兄们,我藉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名劝你们都说一样的话。你们中间也不可分党,只要一心一意,彼此相合。教会小组是一个群体,向心力和凝聚力是成败的关键。要从「个体之间」的良好沟通,到能形成群体合一的力量,是重要的功课;这样的小组更容易让人感觉「被接纳」,也较能一起完成异象。

 

教会领袖应「刻意」为之,让个别性的关係,进一步发展成蜘蛛网一般的关係。例如,当小组员带敬拜服事后,给予正面回馈;不仅如此,也要让对方知道其他小组员也予以称讚。

 

2. 明确传递「异象」

箴言29:18a说,没有异象,民就放肆异象能使大家有共同目标和价值,进而产生一致性的行动。异象需要领袖持续性地传递、沟通和解决问题,才会逐渐形成;若同工听不懂,不是对方的问题,而是领袖应不断尝试传递相关价值,一次又一次用不同面向,烙印在众人心中。

 

3.「持续」地激励人心

希伯来书10:24说,又要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当大家服事疲乏时,领袖要负责鼓励、激励和分享好见证,以适当的话语安慰小组员,继续向着标竿直跑。

 

4.「化解」衝突、「止息」纷争

教会小组中常见的衝突有二类:小组员之间吵架、领袖与小组员吵架。箴言17:14说,纷争的起头如水放开,所以,在争闹之先必当止息争竞。意指「防範于未然」,当有一些迹象时就应处理,例如发现群体中座位被孤立的人,要进一步去了解塬由,并用智慧的话语化解危机。

 

四、 牧养上常见的沟通问题

开始讲解之前,冯珮牧师提醒大家,以反省自己为主,避免反省别人而沦为批评论断。

1.「单向」型沟通

这种沟通方式只想把自己的意见讲完,但不在乎对方的感受,因为单单想赶快解决问题;因为说话者心中已有定见,不想接纳对方,所以忽略对方的感受和氛围。

 

但雅各书1:19说,我亲爱的弟兄们,这是你们所知道的,但你们各人要快快的听,慢慢的说,慢慢的动怒,这裡「快快的听」指认真耐心听对方说话,实际上小组员并不太关心领袖知道多少,更在乎的是领袖关不关心他们。

 

2.「被动型」型沟通

这种领袖愿意倾听,但不积极回应,因此让人猜不透,容易导致对方误判和产生误解,所以要学习加强双向沟通。

 

3.「责备型」型沟通

较注重律法的人容易如此,因内心已有定见,不想听人解释;太在意是非对错,故容易定罪人,并讲出「没有爱心」的诚实话,不顾对方的处境和体恤对方心情。例如当同工在幸福小组分享见证后,小组长马上给予负评,往往令同工非常受伤。

 

这类型可参考箴言15:1的教导,回答柔和,使怒消煺;言语暴戾,触动怒气。 以及箴言25:15比喻,恆常忍耐可以劝动君王;柔和的舌头能折断骨头。

 

4.「情绪型」型沟通

这种又称「毁灭性」的沟通,是所有沟通形式中伤害最大者。箴言29:20说,你见言语急躁的人吗?愚昧人比他更有指望。所以情绪不稳定时,不要轻易说话或做决定。

 

5.「事工」型沟通

事工导向的沟通,表面上冠冕堂皇,长期忽略人的感受,到最后容易爆发、使人离开。人最需要被处理的是「情绪」问题,多数人受「情绪」影响大,心情好就什么都好,心情不好就处处挑剔。例如,若遇到脾气暴躁又常找麻烦的同事,如果对他「直说」、用就事论事的方式往往「坏事」;反之,可以试着「搏感情」先建立关係,未来有事就好谈。

 

6.「迴避」型沟通

很多人害怕衝突、不敢承担事情的后果,因此选择逃避,这种领袖往往造成所带之人的痛苦,就像大卫王家中曾发生儿女乱伦之事,他两年不处理后衍生出了命案。

 

传福音是「上战场」,领袖不能迴避问题,同工必须要看见领袖走在前面,所以要学习勇敢又有智慧地处理问题。

福气教会刘国成区长,于会中分享7年间,透过幸福小组衍伸出4个牧区共22个小组的见证。此外,他们于大寮女监举办幸福小组和全人更新营,进而近70位女受刑人受洗,并进一步成为幸福小组同工。(图/记者林子骞)

五、 成为牧养中的沟通高手-5个技巧

1.「用心」倾听

箴言18:13说,未曾听完先回答的,便是他的愚昧和羞辱。 合宜的沟通,从「给对方充分表达的机会」开始,用心倾听对方说话,表现出尊重的态度。当「听不下去」时,更是特别要用心听,如此可让对方感受到「被尊重」,触摸到对方的心。

 

有些人害怕对方反驳,一味自顾自说出自己的想法,容易让人觉得不被尊重,自然也听不进去这些建言。若知道自己心急时容易打断别人,建议可以先约好相谈的时段,预备好身心灵,将这段特别空下来的时间作为「礼物」送给对方。

 

另外,有时候不只是「听」,也要问问题来反覆确认对方真实的想法,和引导出更完整的资讯。

 

2. 真实「理解」对方的观点

箴言18:17说,先诉情由的,似乎有理;但邻舍来到,就察出实情。人的心思意念复杂,常常说出口的并非心裡所想,甚至并非实情,而是想误导别人。

 

当对方情绪激动时,先处理对方的情绪,注重他的「心」;当对方开始有条理地述说想法,就要为他梳理脉络,认真理解他的道理逻辑,才能对焦做出回应。例如有些人说反话,其实只是想撒娇,引起对方关注和鼓励罢了。

 

箴言14:15说,愚蒙人是话都信;通达人步步谨慎。要学习听出对方心中没说出的「隐情」,有些人成长过程造成自卑,所以说话拐弯抹角;也有表面上用很攻击的态度,实际上只是想表达委屈,希望能收到安慰鼓励的话。越是看重自己领袖的人,越是期待被领袖爱、接纳和宽容;所以领袖要带着怜悯的心,别只顾在话语中与自己的羊「较劲」。

 

3. 用话语带来「盼望与信心」

设定沟通的最终「目标」—造就人。在这个重要塬则下,来引导自己所说的话,以恢復对方的信心,使他们看见盼望。

 

4. 以「爱心」说合宜的话

自以为义、得理不饶人、嫉恶如仇的态度,很难凭爱心说诚实话。留意自己的心并真实面对,才能用爱心说合宜的话。要经常为自己的「心」祷告,求主把十字架捨己的爱赐给我们。我们不可能成为人热爱跟随的领袖,除非我们能够先真诚地爱人。

 

5.「引导」胜于直接教导

最蒙神喜悦的牧养沟通模式之一,是藉由沟通,引导对方发现个人的问题或盲点,并启发对方领悟真理。这种无招胜有招,需要圣灵极大的帮助,和愿意为自己过去犯过话语上的错误悔改。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