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台湾建筑百景之一,座落台东县成功镇阿美族部落的宜湾长老教会,因深具建筑特色,已由县政府登录为歷史建筑类文化资产,目前由台东博爱长老教会林碧玉牧师兼任牧者。这座从福音卡片中走出来的教堂,成为上帝对塬住民部落最美的祝福。

有面子没裡子 卡片教堂的美丽与哀愁

宜湾卡片教堂。      (照片提供/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宜湾长老教会的正面造型,由哥德式高耸尖塔搭配拱门图案组成,大门两侧刻有天使浮雕,整体造型透露着可爱的卡通感;除了这个很像卡片中设计的门面外,教堂后方的主体建筑,却是简单的白色砖造平房。由于前后大异其趣,因此当地居民戏称这座教堂「有面子没裡子」,镇公所员工更暱称它为「卡片教堂」。

宜湾长老教会于设立于1951年,初期以竹竿茅草搭建;1951年改建为木造茅草的礼拜堂,但在1974年一场颱风中被吹毁。

林碧玉牧师表示,早期外国传教士来到宜湾,会分送印有教堂图案的卡片给当地居民,当会友决定重建后,族人赖明德弟兄突发奇想,他按照从前收到的卡片样式绘製教堂设计图,最后由会友一砖一瓦亲手打造完成,展现居民同心协力的精神,让卡片教堂成为塬民部落中的异国风景。

展现人文精神 设计大师萧青阳也着迷

由于早期东海岸沿线资源缺乏,外国传教士早在政府关注之前就进入当地偏远山区,因此教会林立,成功镇也不例外。近年旅游业蓬勃发展,加上网路资讯发达,卡片教堂的特殊建筑风貌,早已广为流传,甚至被不少旅游达人推荐为台东必游景点。

曾荣获葛莱美奖的设计大师萧青阳,在2011年受邀前往成功镇时,也被卡片教堂的外型所吸引。萧青阳表示,第一眼看见它觉得好可爱,但在了解它的歷史人文背景后,更深深着迷,它的风采来自塬住民对信仰、对部落传达的情感,即使生活困苦,也以乐观幽默的心态面对。

7排座椅 台11线的纯朴信仰

宜湾教会仅存的12位高龄信徒。      (照片提供/宜湾长老教会)

位于台11线沿岸的宜湾部落,因年轻人口外移,住民多为老年人。林碧玉牧师本身就是部落族人,在此兼牧叁年多,以阿美族母语讲道。她表示,在故乡服事没有太大困难,反而多了一份亲切感,盼望用平安喜乐的信仰陪伴长辈们,这也是她的使命。

卡片教堂超迷你,堂内仅有7排座椅和1台老风琴,会友人数只有12人,年纪都已超过70岁,除了週日早上8至9点的主日时间,平日无人留守。

「教会平日大门都没有上锁,欢迎前来部落的游客自行入内参观。」林碧玉希望透过卡片教堂,吸引更多人认识上帝,让卡片教堂成为福音传递的管道。

【教会小档案】

  • 教会名称:宜湾基督教长老教会
  • 建立日期:1951年
  • 兼任牧者:林碧玉牧师
  • 是否开放参观:是
  • 连络方式:089-871146
  • 教会地址:台东县成功镇宜湾路10邻17号【Map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