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该用什么教育或训练方式来栽培人才,而「教会人才」的培养与世界人才有何区别?
从19世纪起,科学教育深受哲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与汤玛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的影响,认为人是以自己为中心,追求自我欢愉、快乐、安全与福祉。科学目标即是培训人才、满足个人需求,但这出发点却忽略人性另一面:满足他人。
人有生存、感知、经验、创造、意义等能力,而教育则是训练人有认知心理、物理理解、因果归因、物质开发、运用技术、抽象思辨等能力,因而产生大众所认为的「人才」。然而,有些能力是无法透过教育所习得,如:人际互动、美感追求、德行养成、道德评判、寻求真理等。
台湾大学社会系苏国贤教授说到,人之所以具有尊严与价值,是因为个人能提升跟实现别人,成为有尊严的人,但这是世界人才无法做到的,教会人才却能够达成。在信仰裡,除了发展自我,也要与人、与神建立爱的关係。这无法单独完成,需透过团体完成,而这过程为「生成过程」。
他举例,氢和氧结合后,产生成为具有影响的能力-「水」,但水的特质无法在这两个元素中寻得。就如同圣经中所说,基督徒要成为世界的光和盐,其中盐是由氯和钠所组成,但盐的特质无法分别在两种元素上寻得。
因此,教会人才不能以独立的个体来思考,单独个体或同质性群体无法影响世界。教会不是由每个人拼凑组成,而是一群人因着关係而彼此连结,形成犹如水和盐一样的影响力。「人才绝对不是独善其身,而是要跟人结合且在爱的关係裡面,同时能够变成改变世界的力量,这样才是『人才』。」
对于现今社会变化,大多数人都谈到经济变化,但这些不是关键,而是人与人之间关係有巨大改变。苏国贤从各层面谈及现今的改变:技术革新造成人际沟通成本降低、关係深度与强度改变;人口变迁造成低生育率、低结婚率、高离婚率,亲属关係减低;文化与社会变迁使关係本质改变;经济变化造成关係隔阂。
从多项研究调查,他谈到,近年离婚率逐年增加,但对婚姻生活的满意度随年龄递减,男性对于婚姻生活满意度高于女性,教育程度愈高、婚姻生活满意度愈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演变,过去标準化的生命阶段到现在则变得愈来愈复杂,不再按照「读书、就业、成家」的阶段依序发展,不同阶段的时间长度,不但有很大的变化,彼此之间也相互重叠,生命歷程从标準化逐渐朝向更为个人化的路径发展。
个人网络由内层到外层分为情感性网络、工具性网路、社会位置络,愈内层代表人与人之间关係愈靠近。然而,现代则是将这些需求变为叁个独立分割的网络。
根据调查发现,社会位置网络的变化:1997年有9%男性认为没人可与其谈心,2007年上升至40%;1997年有4%女性认为没人可与其谈心,2007年上升至24%。与配偶谈心的情感网络变化:男性从1997年的64%到2017年下降至36%;女性从1997年的50%到2017年下降至29%。
由此可见,人对于谈心、谈重要事情的人际网络逐年减低,愈来愈多人处在同温层裡,少有机会触及到其他领域者,而这些问题也深深影响教会信徒。
过去苏国贤曾与1085位牧者做调查,经常碰到的问题有:1. 人力不足。2. 人口老化、会友灵命不足。3. 人和问题。
人和问题是影响教会成长的关键因素,表示我们不能疏于注意彼此间的人际关係。苏国贤表示,人才训练要从年轻人开始,不要长时间与同质性团体相处,要与社会接触。他也鼓励大家思考,人才外流不是坏事,而是能到各地歷练,而教会也要引进各样人才,让教会如同水和盐,经由不同元素的组合而产生能够影响世界的力量。
精选要闻》
失智也能就业》上帝和亲友的爱让他充满自信 点餐、送餐、清洁都难不倒他
约伯苦尽甘来,心路歷程「九弯十八拐」 郑博仁牧师:学习正确面对苦难和助人
神能将各样的恩惠多多的加给你们,使你们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样善事(哥林多后书9:8)。请支持今日报媒体事工,谢谢您~(点此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