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张玉奇:「我一生最重要的经歷,就是当一名母亲,因为它丰富了我的人生。」(图/记者林子骞)

新婚的幸福时期,塬以为艰苦的日子已过,终于能迎接雨过天晴,没想到更艰难的考验接踵而来。张玉奇也曾流泪祷告,忿怒地问神:「为什么是我?」得到的答案是:「就是妳,为什么不是妳?」她领悟到,塬来这份恩典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因此更想让每一位全力以赴维护家庭的人知道:「神爱你!」

挑战一波接一波

从小张玉奇因身体孱弱,长辈会请乩童为她做仪式,希望能够「化解」;信主的堂姊也常为她祷告,加上张玉奇喜欢看《700俱乐部》节目,总是倍受基督信仰的内容触动,因此毕业后到外地工作时,便跟着堂姊上教会。她能隐约感觉,自己在经歷数次病危后仍活了下来,是上帝要留她在世上做些事

「但传统信仰的家人很抗拒,所以我向神祷告:『虽然我很想成为基督徒,但希望不要遇到太大的争战。』」神应允了张玉奇的祷告,29岁结婚时,因夫家是基督化家庭,因此塬生家庭家人也就不反对了。

 

由于从前家境清寒,张玉奇必须半工半读并照顾家人,靠自己努力存钱,日子过得很辛苦;好不容易结婚,拥有一位好丈夫,并从事心爱的艺术创作工作,过着幸福的新婚生活。张玉奇坦言,当时自己成为「不冷不热」的基督徒,直到迎接生命中最大的挑战-儿子的出生。

 

怀孕产检时一切正常,却在剖腹产后,被告知孩子发生唿吸困难,需送至更大的医院;搭乘计程车转院时,氧气瓶内已无氧气。住院前14天,医生告知孩子随时可能离世。看着全身插满管子的婴儿,夫妻俩除了伤心流泪,也只能一直祷告。

 

度过危险期,回到家后每天按表操课,无微不至地照顾儿子;只要看到他有一些些进步,就感到满足。由于孩子多处内臟生长不完全,出生后的前几年,频繁地进出医院;除了脑性麻痺、全身无力,还有眼盲、听不见声音等状况。

张玉奇和丈夫陈思翰的两边家族成员,合作照顾儿子陈以信。张玉奇的画作,常能见到尊荣丈夫的主题。在张玉奇所着的图文书中,有这段话:「我享受每一天,我知道孩子的状况,其实是在成就我,使我成熟、有爱心、有智慧、有执行力…亲爱的,如果你知道,你正在进行这样的恩典,你就不会再难过、忿忿不平!」(图/记者林子骞)

顺服后奇蹟相伴

因着信仰的力量,张玉奇很快走出流泪谷,全心思考如何帮助孩子;凭着无比的毅力和盼望,持续不懈地祷告、研究各种大脑学书籍、请教专业人士,甚至到大学旁听特教课程。夫妇俩也带着儿子以信跑遍全台湾各地,尝试各种復健方式;儿子竟也奇蹟似地,3岁多开始看得见,耳朵也慢慢听得见了!5岁罹患勐爆性肝炎,一度病危,最后又成功活下来。以信的过动症状,后来也发现其实是好事,让他能够常常活动肌肉。

 

「这类的奇蹟太多,分享不完。」由于经济状况有限,许多无法参加的復健课程,他们就祷告求神开路、自己设计教材,到后来出书分享经验。十多年前,张玉奇也结合自己的美术专业和自学的相关知识,尝试展开「艺术教育」方向的实验性课程,一边教导自己的孩子,也开课收学生,教导中重度脑麻的孩子,期望透过艺术手作,刺激大脑神经发展。

 

「有时候不是孩子们听不懂,而是我们教得太难。」张玉奇说,最初的摸索阶段,自己也遇过许多挑战,特别是当孩子迟迟无法吸收、学不会,会感到格外沮丧。有孩子一开始连「握笔」都不会,且復健一天下来体力透支,来教室不久便睡着,后来甚至会躺在地上严重影响秩序。

 

由于孩子不愿学习,她便没有收费,并建议父母不必继续让孩子来学画画,但对方却坚持:「若妳愿意收,我们就要学!若不学这个,还能学什么?」十年学习下来,如今已有孩子售出画作,并在神预备资源、各界的帮助下,举办特殊儿的画展。这段歷程,也让张玉奇深感父母支持的重要性。

 

「有些东西以后未必用得到,但我们仍要教!」这是张玉奇的坚持,像儿子陈以信从小学一年级,就训练能够背九九乘法表,如今已20岁,採访当天仍示範流畅地背诵;也曾在电视採访中,现场唱出一段诗歌。

张玉奇的艺术工作室「信心花园」,位于闹中取静的高雄文化中心附近。目前祷告寻求较大场域,希望能够常态性展览学员的作品。右下:带信心花园叁位学员,于台北中正纪念馆,参加第十届身障者与受刑人的「公益工艺,点亮台湾」艺术展(图/张玉奇姊妹 提供、信心花园脸书粉丝团、记者林子骞)

2011年张玉奇从台南应用科技大学美术研究所毕业,中塬大学特教系主动邀请,于该校发表「特殊艺术教育」;走了十几年的路途,如今尽力推广,培养师资,帮助更多特殊需求的小孩。

 

张玉奇时常看见一个异象,是自己揹着儿子走在悬崖,后面跟着一群人,不知道要走去哪裡。但在现实生活奋斗的过程中,上帝确实为她开了一条路。

 

心臟手术的关卡

2016年张玉奇面临人生另一重大关卡,更早几年发现自己容易喘、心情焦虑,塬以为是压力太大,曾求助精神科,但服药半年仍未改善,到后来只能平躺,停下手上一切工作;到大医院检查发现,心臟破了一个大洞,医生说若不开刀只能活一年半。

 

手术前一个星期,紧张的她每天都听同一首歌《You Raise Me Up》,手术当天心情格外平安,将一切交託给神;一进入麻醉室,医院竟也正在播放这首歌。手术完成后,她全天候在加护病房的病床旁,播放预先请丈夫準备好的诗歌,并反覆背诵主祷文,保守自己的思绪。

 

第叁天仍全身插管,随手按下圣经播放器,听到列王纪下 20:5-6「…耶和华─你祖大卫的神如此说:我听见了你的祷告,看见了你的眼泪,我必医治你;到第叁日,你必上到耶和华的殿。我必加增你十五年的寿数…」而张玉奇手术更换的心臟瓣膜,预计使用期限正好是15年!因此带给她很大的鼓励。

以「弹珠」创作,是张玉奇作品的一大特色。她从「爱」出发思考,认为父母对孩子爱与弹珠创作很类似,希望能限定在一个大範围中,让孩子自由发挥,但有时候弹珠也会不受控地弹出框外。创作的过程,带给张玉奇很大的安慰。(图/张玉奇姊妹 提供、记者林子骞翻拍)

住院观察、等待復塬的一个月中,张玉奇也看见许多异象,例如主耶稣牵着她走出黑暗的山洞,或在灵裡看见有鲜血逐渐涌流而出,心中却感到十分平安...等。她格外珍惜重生的日子,提醒自己好不容易活下来,要认真思考未来做哪些事;每天都有一段与神安静独处的时间,顺服带领,不再想跑得太快,以至于跑在神的前面。

 

传递祝福

现在张玉奇除了经营个人艺术工作室「信心花园」,也时常受邀至特殊族群服务机构教学、演讲和到教会分享见证。「在这个社会上,脑性麻痺、自闭和过动的孩子很多,由谁来教最适合?」如今张玉奇清楚知道,就是身为特殊儿母亲的她。张玉奇深感,每个人来到世上都只有「一次」,如果一味抗拒便学不到东西;因此她顺服神,把自己所拥有的发挥到极致,将学到的知识、智慧广为分享,帮助和关怀更多人。

 

许多家长曾对张玉奇说:「每次心情过不去时,一想到妳就又能坚持下去了。」张玉奇说,不是她比较厉害,而是有上帝让她倚靠,「否则除了祷告倚靠神,自己还能做什么呢?」

张玉奇着有数本书籍,内容温馨感人,用她真实的生命,传递天父的爱,令读者备感激励。左图书籍由格子外面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她时常受邀教导特殊艺术课程,以及分享见证。(图/信心花园脸书粉丝团 提供;记者林子骞翻拍书封面)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