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死亡」是每个人一生中的必修课题。

「死亡」是每个人一生中的必修课题。

不管是面对自己人生的终点,还是失去至亲的痛楚,「死亡」绝对是人生路上的必修课题。然而,站在人类面对死亡的第一线,各种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仪式塬意虽是安慰人心,多数的丧亲家属,却是在告别式完成后,才开始进入最深沉的伤痛情绪中。

为让各教会牧者成为抒发悲伤的帮助者,生命河丧亲家庭关怀协会根据圣经十架神学、悲伤辅导理论及艺术治疗技巧,为丧亲家庭设计了一套「家庭追思聚会」的教材,帮助家属更真实的面对、抒发情感,并从基督信仰得着安慰与盼望。

卸下心防 你是否真能感觉自己的感觉?

面对死亡、接受死亡是一段过程,时间长短因人而异。

面对死亡、接受死亡是一段过程,时间长短因人而异。

生命河丧亲家庭关怀协会秘书长林翠珍指出,面对死亡、接受死亡是一段过程,时间长短因人而异,但许多人往往受传统文化或错误观念影响,使悲伤情绪无法得到健康的抒发。

例如在华人社会中,许多家庭通常不擅于沟通、分享,因此面对死亡,也容易压抑悲伤情绪。她也观察到,基督徒会有「过度悲伤不讨神喜悦」的想法,因而刻意不正视自己的情绪。

林翠珍指出,面对重大失落时,过度压抑的人一定要了解「悲伤」是甚么,以及每个人都有「悲伤的权利」。包括用自己的方式,生气、伤心或麻木无感来表达自己的失落;可以对生活琐事厌烦、有突发情绪;可以在疗癒过程带着悲伤成长。不论如何,拥有同伴,并用合理的想法看待悲伤,才能用健康的方式疗癒悲伤。

好好说再见 家庭追思礼拜叁部曲

在「家庭追思礼拜」教材中,共安排叁次追思礼拜,每次礼拜的进行,又分为基督信仰与悲伤关怀两部分:一方面以圣经真理看待死亡、学习交託;一方面用活动方式,融入心理学、谘商学技巧,带领家属阶段性的向至亲道别。若从学术观点来看,这套追思礼拜教材是「悲伤辅导从宗教支取力量,宗教从悲伤辅导得技巧」。

悲伤辅导从宗教支取力量,宗教从悲伤辅导得技巧。

悲伤辅导从宗教支取力量,宗教从悲伤辅导得技巧。

一、安息交託篇:我感觉、我交託

带领者帮助丧亲家属从圣经角度明白生命由神而造,回归源头的真理,灵魂并非飘盪无依靠,而是安息主怀。若丧亲家属并非基督徒,则帮助家属将生命主权交託上帝,知道虽然不举行各种超渡仪式,只要信靠基督耶稣,仍可胜过黑暗权势,得着平安。

为帮丧亲家属体验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活动中可预备许多报章杂誌的剪贴图,让丧亲家属从中寻找使他们想起逝者的图样,每个人轮流分享,最后透过献花仪式接受亲人逝去的事实。

二、道爱释怀篇:忆难忘、情长在

「上帝是爱的源头,在生命中赐下逝者的生命。」第二个部分,首先从感谢开始,带领丧亲家属从「爱的观点」回忆逝者一生,不管是值得效法的,令生者愧疚、受伤的,都可以在这个时候真实的分享,接着透过饶恕、道歉、道谢,帮助他们放手、得释放。

叁、盼望前进篇:重整生命

最后让家属明白「永生」的意义,拥有与逝去亲人再相会的盼望,并重新安置逝者在心中的位置,将情感重新投注在未来生活上。

由于死亡带来的不仅是心灵上的创痛,更是角色、责任的改变,除透过「走向復塬的9大路标」检视自己悲伤歷程的路径,也帮助家属得着再前进的力量。「走向復塬的9大路标」如下:

1. 我感觉逐渐开朗起来。
2. 我能够改变环境而非被环境改变。
3. 我找着生活新意义,对未来没有被遗弃的恐惧。
4. 我能享受珍贵回忆,而不致重新激起失落,罪疚或自责痛苦感觉。
5. 我允许自己偶有低潮,并能畅谈内心感觉。
6. 不管他人说什么话,或做什么事来刺伤我时,仍能饶恕对方。
7. 我能够将自己的经歷分享出来,帮助他人面对失落痛苦。
8. 我已恢復生存的意愿并愿意服事他人的需要。
9. 我在主裡信心被更新,生活中重燃盼望。

如何「合情又合真理」的安慰人?

林翠珍表示,追思礼拜教材的使用一定要经过家属至少叁人同意,并由具牧养、辅导能力者进行。在帮助牧者服事丧亲家属之余,她也唿吁教会更看重相关事工,但要以关怀为本位,帮助对方面对悲伤,而不是纯粹从「得着灵魂」的角度,将传福音视为首要工作。

因曾陪伴过无数基督徒、非基督徒家庭,她也观察到现代殡葬业愈趋客製化、精緻化的服务,相较之下,教会虽偏向「土法炼钢」,用圣经经文和安息礼拜服事人,却不像业者用钱买服务,而愿意因「耶稣的爱」不懈的关怀。

因此,教会在丧亲家属事工上,除了提升技巧,更重要的是回到上帝的爱来服事人。也许关怀家属过程中,可能因逝者非基督徒,或以自杀方式离开人世陷入两难,不知如何「合乎真理」安慰对方,林翠珍仍鼓励基督徒,将「是否得永生」的议题还给上帝判断,先看见对方的需要,并以上帝的爱安慰对方。

  • 关键字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