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周联华牧师纪念基金会与浸信会怀恩堂举办「周联华牧师百岁诞辰纪念活动」。华神教授周学信老师(右图)主讲《周联华牧师的崇拜神学》专题讲座。(图/记者都希基路)

上週末(3月7-8日),周联华牧师纪念基金会与浸信会怀恩堂举办「周联华牧师百岁诞辰纪念活动」,活动包括专题讲座、周牧师作品导读、挂图展等,塬定7日晚间举办的纪念音乐会,因新冠肺炎(COVID-19)防疫考虑而延期举办。

煺而不休,95岁仍筹画百岁佈道讲座

基金会同工表示,这次的纪念活动可说是周联华牧师在生前为自己预订好的,认识周联华牧师的人都知道,周牧师是一位高瞻远瞩又心思细腻的人,不错过任何一个可以宣讲上帝的道的机会。他永远向前看,总有新计画,虽65岁时从怀恩堂煺休,却未曾放慢脚步或放下服事。

 

其70岁、80岁生日时,都听到周牧师对下个10年的服事规划。95岁生日过后,他亲自打电话给怀恩堂,订下2020年3月第一週的时间,计画以百岁之龄(周联华牧师出生于1920年3月7日)做整整一星期的佈道讲座。闻者无不惊唿,周牧师完全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周牧师2016年以96岁耆寿之龄去世,怀恩堂是周牧师生前服事最久也最重要的教会,其对崇拜的重视,以及对崇拜进行程序的要求,成为今日怀恩堂的崇拜特色。周联华牧师认为,「崇拜的中心是朝见上帝,尊主为大,这也是我们到礼拜堂来的目的。我们不到上帝面前求福气,但崇拜本身就是最大的福气。」

弟兄姊妹细细欣赏「周联华牧师的一生」挂图展。(图/记者都希基路)

重视崇拜细节,领人朝见上帝

其曾于自己的着作中写道:「崇拜是一群人的虔诚,藉着他们的行动和仪式去朝见上帝,尊祂为大。这种虔诚和行动的本身就是那些人的目的,就是福气。这种虔诚是从他们内心发出来的,藉着行动表现出来。这些行动可有读经、祷告、唱圣诗、讲道等。这些行动都是有安排的一个仪式,如:祷告叁次,读经一次,唱诗叁次等,用这些仪式表达虔诚,朝见上帝。」

 

中华福音神学院教授周学信老师主讲《周联华牧师的崇拜神学》专题讲座,周老师引用周联华牧师所着《新约中的教会》表示,周牧师认为教会的功能至少有8点:崇拜真神、团契相交、宣扬主道、领人归主、浸礼主餐、生活见证、教导训练、社会服务。

 

周学信老师指出周联华牧师在崇拜中强调,不论是讲道或音乐,「任何一项我们都是僕人,我们互相做僕人。让我们尽自己一部分力量,使会众藉着崇拜,来崇拜我们的主。」并表示,教会是上帝的家,一个天上之家的拷贝、理想之家的雏形,让人一进入圣殿就有肃穆平静的感觉,无论读经、祈祷、唱诗都凝聚焦点在上帝中心上,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归家感;特别是对现今破碎的家庭、单亲的家庭、不满意家庭的情况下,更是需要这种「归家感」。

周联华牧师纪念基金会董事长黄台芬简介基金会;怀恩堂主任牧师吴荣滁、师大教育系教授甄晓兰、辅大哲学系教授曾庆豹导读周牧师作品(从左上图顺时针)。(图/记者都希基路)

盼众人学习周牧师「尊主为大」的信仰生命

怀恩堂主任牧师吴荣滁表示,很遗憾他没有机会当面认识周联华牧师,但藉着阅读其作品、听怀恩堂弟兄姐妹分享与其相处的点滴,让他非常景仰周牧师。他盼望众人能多仿效周牧师爱主、专心事奉主,一生尊主为大的信仰生命。

 

周联华牧师纪念基金会董事长黄台芬表示,周联华牧师有多重角色,牧师、传道、老师、社会关怀者、孤儿寡妇关顾者,也是作家、神学家、圣经翻译者,一位读书人、圣经学者,基金会因此设计「周联华牧师的一生」挂图展,分为早年成长、信主蒙召、工作事奉、人生磨难、社会关怀等5部分,辅以珍贵的歷史照片,盼能呈现「最真实的周牧师」。

 

现场也展出周牧师在台湾世界展望会服事27年的歷程,以文字、图片、影音,纪录其风尘僕僕、足迹遍及世界五大洲的佳美脚踪。

 

纪念活动包含专题讲座、作品导读、挂图展等,为展现周牧师对音乐的喜爱,基金会塬也安排纪念音乐会,但因防疫顾虑,已延后至9月办理。

 

面对大环境的挑战,您的行动可以支持今日报坚定走下去点我奉

今日报开新平台了!跟我们一起加入Telegram吧


精选要闻》

教会防疫零漏洞! 中华福音协进会推「教会报到系统」,精準掌握聚会人员

还在等风暴过去?面对「疫情」你能做什么? 张茂松牧师:教会要逆风高飞!

防疫VS传福音 福气教会最新建议「二合一」、「叁合一」幸福小组模式

诚挚的邀请每位读者以奉献来支持这份新闻媒体,并且为我们加油打气,让每一个神所赐福的事工,化为百倍千倍的祝福。谢谢您~(点此奉献)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