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是一种恐惧症的型态,难以适应社交生活,会紧张害怕。有些人会广泛性地恐惧公开场合,有些人则在特殊场合会感到害怕。(图/shutterstock)

你听过「社交恐惧症」吗?心裡明明有千言万语,但一开口就心跳加速、冷汗直流,怕自己说错话,引人不悦,终至双唇紧闭,难以开启对话;或者有访客到家中,就是迈不出步伐走出房门去打声招唿。

 

在公众场合与陌生人或不熟识的人寒暄、聊天,对一般人而言稀鬆平常,但对「社交恐惧症」者,却是心头一大交战,挥之不去的恐惧会令人视其为「怪咖」,严重者影响生活与社会功能。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松德院区精神科医师郭千哲受访分享,如何认识「社交恐惧症」,并提供方法自助、助人,逐步走出来,有一个健康的社交生活。

浅谈「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英语:Social anxiety disorder ,缩写作SAD),或称为「社会焦虑症」、「人群恐惧症」,患者难以适应社交生活,会紧张害怕。有些人会广泛性地恐惧公开场合,有些人则在特殊场合会感到害怕,比方会想逃避工作中的会议,有可能因此失去升迁机会。

 

多在青少年期发病,两叁成与遗传有关

「社交恐惧症」多在青少年时期发病,少部分在20岁后,多半是小时候公开上台讲话、或当兵时发号口令发现。有超过一半的患者,约40%患者合併忧郁症状,叁分之一的人为了处理焦虑,而出现滥用酒精的情形。大约10%男性,15%女性在一生中某个时期,符合社交恐惧症的诊断。

 

根据医学文献,两叁成「社交恐惧症」成因与遗传有关,病人脑中的多巴胺,比一般人少。研究发现如果亲属有社交焦虑症,得到的机率是一般人的2~3倍。

 

其他可能成因

「社交恐惧症」患者不愿被注意,在餐厅时会选择坐在角落位置,小时候不想报名郊游活动,起初容易被认为是内向,被要求做公众事务时会抗拒,怕陌生人,对熟悉的人较有安全感,长久下来会形成逃避畏缩的个性,事情还没开始就预设立场会失败,而逃避去做。

 

其他可能成因:父母本身个性内向,不善表达、破碎的塬生家庭、童年遭霸凌、父母酗酒家暴,或成长发展时遇到的问题,例如:在家庭中被忽视、缺乏关爱……,然而郭千哲医师也指出,很多个案没有特别塬因,不能将有上述经歷者与「社交恐惧症」画上等号。

  • news-details
  • 郭千哲医师表示,「社交恐惧症」患者长久下来会形成逃避畏缩的个性,事情还没开始就预设立场会失败,而逃避去做。(图/本报资料库)

「社交恐惧症」症状与影响

从生理表现来看,患者会出现心悸、颤抖、反胃、口乾舌燥、冒汗等因焦虑而产生的症状。小孩会以发脾气、哭闹呈现。「社交恐惧症」可能导致忧郁,严重时会有极端焦虑,导致恐慌,认为每个人都在注意他、自己的小错误会被放大检视,造成心理难以承受的压力

 

不同于忧郁症、躁郁症或思觉失调症,「社交恐惧症」患者可能会自己察觉而产生病识感,郭千哲表示:「门诊个案因极度缺乏自信,影响到求学、就业,有些是自愿求诊,或被家人带来。治疗的重点在于帮助患者不影响社会功能、工作、人际关係。」

 

从《Facing It》看父母教养模式对「社交恐惧症」之影响

英国新锐动画导演Sam Gainsborough执导的动画短片《Facing It》,主角尚恩(Shaun),在童年渴望交流时,却被父母要求「安静」,期望表达的情感被冷处理,经年累月内心积压负面情绪,长大后苦于「社交恐惧症」。

 

父母在养育孩子时,要让他们知道自己是无条件被爱、被接纳的,须回应孩子的需要,不用过于贬损的话语伤害其自尊。低自尊自信的孩子,会恐惧、逃避人际关係。

 

儘管箴言在多处提到「用杖管教儿女」,郭千哲也提醒父母:「管教是为了使孩子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不在发洩怒气。』以弗所书6:4告诉为人父母者:「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教养孩子,不要损其志气,管教的基础是爱,而非愤怒。

  • news-details
  • 患有「社交恐惧症」的小孩会以发脾气、哭闹呈现。(图/shutterstock)

  • news-details
  • 以弗所书6:4告诉为人父母者:「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教养孩子,不要损其志气,管教的基础是爱,而非愤怒。(图/shutterstock)

治疗方式有二,教会提供合宜的保护环境

他提到,若造成学业和工作的问题需先就医,藉由医师专业评估治疗改善症状,个案也要学习人际相处。目前多用药物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

 

1. 药物治疗:「社交恐惧症」症状轻微者,可服用抗焦虑、抗忧郁剂药物,如百忧解。若恐惧开会或联谊,可在开会或参加交友联谊前服药,缓解对于开会或面对陌生人的焦虑、恐慌。

 

2. 认知行为治疗(CBT):最常用于治疗社交恐惧症,也是普遍认为最有效、效果持续最久的治疗方式。

郭千哲分享,过去看电影无法久待戏院的患者前来求诊,他建议其练习逐步增加暴露在公众场合的时间。他提到:「教会是很好的保护环境,参与教会活动、团契,有好的肢体扶持,从中感受良善的人际关係,可协助「社交恐惧症」患者去敏感。长期在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们培养自信,面对人群的耐受力。

 

他也发现,有些塬本对人际关係敏感的人,因为在教会中稳定聚会,渐渐有安全感,不再过度敏感。「社交恐惧症」患者可试着走出来,只是教会牧者和弟兄姊妹有智慧面对。有人不喜欢过于热情热烈的欢迎,可能会吓到,因此要拿捏分寸,最好能转介到合适的团契或小组,使之与一群人熟识,建立安全感。

 

「社交恐惧症」患者一旦进入一个有安全感的环境,就会留下来,其中成员要有耐心、爱心与之相处。

 

「社交恐惧症」怕遇到陌生人,因不知要聊什么、如何开始一段对话,郭千哲建议:「最简单的话题是聊天气,我们要协助软弱的弟兄姊妹顺利融入小组团契。」

  • news-details
  • 若恐惧开会或联谊,可在开会或参加交友联谊前服药,缓解对于开会或面对陌生人的焦虑、恐慌。(图/shutterstock)

神的话语是我们随时的帮助

出于神的话,没有一句不带能力的。」(路加福音1:37)圣经中多处告诉我们「不要惧怕」,基督徒在面对「社交恐惧症」患者时,可以从瞭解逃避行为是如何形成的过程来帮助他们,可以协助患者指出哪些是细微的逃避行为,并且鼓励他们坦然面对恐惧,并用圣经经文来为其祷告:

 

1. 我曾寻求耶和华,他就应允我,救我脱离了一切的恐惧。(诗篇34:4)
2. 主曾说:「我总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所以我们可以放胆说:「主是帮助我的,我必不惧怕;人能把我怎么样呢?」(希伯来书13:6)
3. 因为上帝赐给我们,不是胆怯的心,乃是刚强、仁爱、谨守的心。(提摩太后书1:7)
4. 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赐的,不像世人所赐的。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也不要胆怯。(约翰福音14:27)

  • news-details
  • 郭千哲医师提到:「教会是很好的保护环境,参与教会活动、团契,有好的肢体扶持,从中感受良善的人际关係,可协助「社交恐惧症」患者去敏感。长期在一个安全的环境,让患者培养自信,加面对人群的耐受力。」(图/shutterstock)

Facing It by Sam Gainsborough from Sam Gainsborough on Vimeo.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