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专访黑幼龙谈「不管孩子,比管孩子还难」下篇。(图/黑幼龙)

「爸妈也要学习不要过早介入孩子的问题,给他们多一点时间,练习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

 

圣经中有没有「不管孩子,比管孩子还难」?黑幼龙说:「你没有问我这个问题之前,我并没有想到,问了以后,我就开始回忆,圣经真的有好多地方(可以回应教养观),这绝对不是巧合!」

接续上篇:不管孩子,比管孩子还难—专访黑幼龙谈「慢养」艺术

 

能够跟小孩交朋友的父母,影响力最大

孩子在「儿童阶段」的父母,是做他的「玩伴」;而进入到第二阶段「青少年(国一~高叁)」的孩子最难管,会有许多叛逆之事,却也最为关键。

 

此阶段,父母除了关心、陪伴以外,格外要做的,是成为孩子的「朋友」。

 

跟小孩交朋友,这个对华人父母又是一大挑战,」因华人传统父母和小孩之间的关係,比较是上对下;反观欧美文化,在此阶段,父母已能和孩子平起平坐谈话,很少用教训和命令的方式管教,而是可以彼此聊天、谈心。

 

「简单用两句话来讲,在青少年时期,能够跟小孩『交朋友』的父母,影响力最大,小孩学好的成功比例也越高。

想想看,我们最喜欢的朋友,不是那些一天到晚「管」我们的朋友,而是能时常「听」我们说话的朋友。

 

黑幼龙相信,「倾听」一定是好友之间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可是有多少的父母,愿意倾听一个叛逆小孩说话,且不是一边做家事、或一边看电视/手机,一边听,而是将手头事情放下,眼神、表情皆专注地看着小孩,并有所回应。

 

父母若能如此,将对孩子影响很大,「你几乎可以不用『管』小孩,因为他自己会学好、上进。」

  • news-details
  • 黑幼龙夫妇育有四个小孩,每个小孩都不一样,教养路上也曾遇挫折,心路歷程相当精彩。(图/黑幼龙)

爸妈要练习做到这一点:做小孩的顾问

当孩子进入第叁阶段「成人(上大学后)」,父母要转变为,做孩子最好的「顾问」。

 

坊间有婚姻、职业、心理等顾问,在欧美谘询顾问,人们一小时得付几百美金,而顾问所做之事,就是聆听对方谈话、彼此讨论、帮忙分析,「绝对不会替你做决定。

 

「爸妈要练习做到这一点:做小孩的顾问。」

黑幼龙举二儿子为例,他当了几年医生,是外人眼中的黄金单身汉,然结婚对象,是比他大五岁的黑裔和日人混血,并离过一次婚;对华人父母而言,一定会干涉孩子的选择,但黑幼龙夫妇没有阻止,就是献上祝福。

 

如今,结婚20多年的二儿子,最大的孩子已上大学,当黑幼龙去到他们家时,打从心底感到,这一家幸福得不得了。「我真的相信,他们为自己做了最好的决定。

 

这就是不管孩子,比管孩子还难,父母要威胁(情勒)、反对,都很容易说出口,但是予以包容、尊重,把孩子当大人,这点才更不容易,更需要学习。

 

《不管孩子,比管孩子还难》的书封上,在黑幼龙的一旁,有两个一大一小的人影在「放风筝」,黑幼龙以这幅画面形容「教养」智慧—若是断了线,风筝会掉落或不见,但又不能抓得太紧,得适时放鬆线头,否则风筝飞不高。

 

「做一个不要那么操劳的父母,真不简单。」他如此笑言。

 

黑幼龙的第二个孩子,在高二以前,算是处于不良少年的边缘,不爱读书、功课不好、惹出许多麻烦事,没想到,这个叛逆的孩子,后来当上了医生。

 

何以会有如此反转的情节?

 

「那时若不包容,採取冷漠、责骂或是处罚,今天(儿子)一定不会当医生。」黑幼龙说,父母应当明白,每个小孩都是「独一无二」的,这非理论,而是真理。

 

他以二儿子的成长为例,强调每个小孩的发展情况都不同,其二儿子是到高中以后才好好念书,并且越来越好,后来反倒成为家中书念得最好的孩子。

 

立国,我想用你的例子提醒普天下父母,不要放弃。你曾经很叛逆,顺手牵羊被逮、还在田裡放火烧草堆。但现在的你,活出了盼望。你就是上天赐给我最好的礼物,我满怀感恩。—黑幼龙给二儿子的话

  • news-details
  • 「我们希望把最好的给孩子,有多少就给多少,付出多少,一点都不保留。你是这样,我也一样。」(图/黑幼龙)

圣经中的「不管孩子,比管孩子还难」?

谈及圣经中的教养观,黑幼龙想到了〈路加福音〉二章中的这段歷史:

 

每年到逾越节,他父母就上耶路撒冷去。当他十二岁的时候,他们按着节期的规矩上去。守满了节期,他们回去,孩童耶稣仍旧在耶路撒冷。他的父母并不知道,以为他在同行的人中间,走了一天的路程,就在亲族和熟识的人中找他,既找不着,就回耶路撒冷去找他。过了叁天,就遇见他在殿裡,坐在教师中间,一面听,一面问。凡听见他的,都希奇他的聪明和他的应对。他父母看见就很希奇。他母亲对他说:我儿!为什么向我们这样行呢?看哪!你父亲和我伤心来找你!耶稣说:为什么找我呢?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或作:岂不知我应当在我父的家裡吗)?—路加福音2:41-49

 

当时耶稣的回答,翻成直白的话来说,意思就是「我有我的事(我当以我父的事为念),不要管我那么多(为什么找我呢?)」,黑幼龙以此幽默笑道,「你看看,是不是父母不要管太多!

 

此外,12岁的耶稣,当时坐在教师中间,一面听、一面问,且凡听见他的,都希奇耶稣的聪明和应对,黑幼龙由此看见,父母应对小孩有「尊重」的心,若从基督徒的角度而言,有时我们要把孩子当成大人来看待。

 

如年纪轻轻的耶稣,就在殿堂和一群教师讲道理,黑幼龙提出,有多少父母能想像,自己可以谦卑从孩子身上有所「学习」。

 

「很多爸妈一定不承认,尤其我们做过父母的会想,小孩有什么地方可以跟他学?简直不可思议。其实,真的值得学!

 

他想到一则真实故事。有次龙应台和儿子在餐厅用餐,服务生几次送错餐点,龙应台即以较严厉的口吻,提醒对方细心一点,待服务生走开后,儿子和她分享,马克吐温曾说,要了解一个人是怎样的人,只要看他对待下属的态度,即可知道

 

下属包括:计程车司机、餐厅服务员、帮佣者...等社会地位较低的人,或是为你服务的人,都当给予同样尊重态度。龙应台听了后欣然接受,并未对儿子的「指教」感到生气。

  • news-details
  • 黑幼龙有10个孙子,对其而言,教养这条路并未中断,而是成为良性循环。(图/黑幼龙)

黑幼龙表示,《圣经》确实有不少地方,能给予父母教养上的「启示」,例如,上帝创造宇宙万物,最精彩的就是「多样化」,包括水裡游的、地上爬的,百花齐放,各从其类...。

 

人类也是如此,有各式各样的人,不同肤色、个性、兴趣…等等,「造物主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接受每一种个性的人。

 

耶稣的12门徒中,每个人个性都不同,按圣经记载,彼得脾气暴躁,多马疑心病重...等等,但耶稣包容其不同个性,每个人都得到祂的关爱与生命造就。

 

圣经说,人长大后要「离开父母」,黑幼龙认为,此内在涵义为,父母要给予孩子一定程度的自由,不要一直按照自身意志和喜好,来管教小孩。从信仰角度而言,当孩子的期望、人生观、兴趣、未来志向,与父母本身不同时,父母当予以尊重,因小孩不是父母的复製品,而是独立的个体

 

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联合,二人成为一体。—创世记2:24

 

父母越包容,孩子越有责任感

小孩就像森林裡的一棵树,父母要做的是浇水、施肥、除掉杂草就好,至于他要长成怎样,就让他自由地长。

 

「如果你问我,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一定认识很多父母,最佩服什么样的父母?我会说:我最佩服有包容力的父母。他们真了不起,也真不容易。」

 

父母大致分为四种类型

舍监型:一天到晚要求孩子几点上床、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做功课。有一位妈妈承认,她还会盯着孩子的刷牙时间,看有没有满叁分鐘。

 

将军型:常发号施令,严厉无比,常大声吼叫,孩子看了就怕。上一代很多父母就是将军型,他们很多都是好人,都很爱孩子,也都认为严格管教是为孩子好。但真是如此吗?

 

导师型:常会和孩子谈大道理,谆谆教诲。但是孩子,特别是青少年阶段的孩子,听进去了没?或者信服程度如何?那就不得而知。

 

园丁型:黑幼龙最欣赏园丁型的父母,他们会认真播种、浇水、施肥,有时要帮花浇洒些农药,清除病虫害,然后静待开花。

 

好园丁不会揠苗助长,因为每一种花绽放时间不一样;好园丁不会硬将康乃馨种成玫瑰花(也不可能)。

 

更重要的是,每一种花都有它的颜色、成长期,不同的花需要不同的培植方法,有的花需要很多水分,有的花需要的是日光。养小孩也一样,甚至可能比养花还要复杂且多样。

 

天底下没有一样的两个人,即使是双胞胎,每个人的个性、兴趣、特长、甚至价值观都不尽相同。再者,孩子成长过程的速度也不一样,因此,用同样方式管教或要求,恐将两败俱伤。

 

反过来说,能包容自己孩子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父母,才是有福的,相对那真的需要很大功力。

 

有包容力的父母,不会要求孩子成为自己的「副本」。他们不会拿自己孩子去跟别人比较,更不会一天到晚紧迫盯人。

 

要如何培养这种包容力?

 

我的回答是,包容力多半是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最需要,这段时期与他们互动越多,互相了解的机会也就越多。…这时最重要的是,不要急着批判,要做一位积极的聆听者。

 

黑幼龙说,每个孩子都是他的喜悦,是上帝给他的恩典,并鼓励所有父母:「带小孩长大,可以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过程中的心路歷程,不要当成负担、痛苦、辛苦付出或牺牲奉献,跟小孩一起长大,可以是很有乐趣、双赢的一段宝贵时光。

 

为人父母者独享的骄傲,就是在亲子关係中,能经歷一场最亲密、且独一无二的造就—造就出世界中无可替代的人!

  • news-details
  • 黑幼龙说:慢养并不难。这星期选一天陪孩子一起吃饭,要吃多久就吃多久。听他说话,不要叫他去做功课,或催洗澡。这一週选一天,开始和孩子共同完成一幅拼图,或做一个大太空舱模型,只要做15分鐘即可,剩下的下一週再做,可能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才能完成。本週与孩子下几次象棋或五子棋,看几次动漫,到球场打篮球…,週末全家人到郊外走走,最好去人少的地方。特别是,跟孩子拥抱一下,不要很快鬆手。(图/黑幼龙)
  • 黑幼龙表示,《圣经》中确实有不少地方,能给予父母教养上的「启示」。(採访、剪辑 / 记者张嘉慧)

【相关阅读】

不管孩子,比管孩子还难—专访黑幼龙谈「慢养」艺术

专访》将吃过的苦用来善待他人 黑幼龙:我应该要把同事员工,当成「摺我降落伞的人」

耶稣—道成肉身给领导人的4个提醒、让人想追随你的5个领导能力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