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华神周学信教授以公共神学角度,谈裴洛西访团来台,给予基督徒一些思考。(图/AIT脸书、本报资料照)

近日,美国对台政策修订及变动、美国众议院议长裴洛西访团来台、大陆喊话及军演……等,连日沸沸扬扬,不免引起人们关注和讨论。对基督徒而言:「是否该关心政治和公共议题?」同样带出许多反思与探讨。

 

针对此,中华福音神学院神学研究所教授—周学信,以「公共神学」角度出发,针对近日备受关注的国际新闻话题做出教导。

 

他指出:

基督徒并非藉由逃避属世的事物来完成「活出神形象,向人见证神的荣美。」当耶稣也曾用「在基督裡道成肉身」来走入世界,基督徒同样该参与其中,并以行动追求神属性中的公义,为人活出耶稣捨己的爱。

以「公共神学」来看教会与社会

因着基督信仰一直与世界相连,上帝是世上一切的创造者,因而,信仰不仅是帮助人认识上帝,也帮助我们了解自身所处的社会和文化。

 

当所有基督徒都肩负对外传福音、发挥福音影响力之责,此「不应只顾自己,更要爱神、关顾社会中所有人,达到『共好』、『共善』的境界」,促成「公共神学」的兴起。

 

以公共神学来看裴洛西访团来台及其相关效应,周学信指出:当我们还在思考「基督徒与教会是否应该关心政治、关心国家?是否应该为国家的处境守望?」时,就突显出基督徒对于社会关怀、对于基督徒与教会在社会中的定位,仍处模煳。

  • news-details
  • 周学信教授。(图/本报资料照)

以现况来看,有些教会认为不应参与政治,而在灵命增长的同时,却几乎与社会完全脱节。相对的,也有些教会积极参与社会,期能以实际行动追求公平正义。

 

但不论是「避而不谈」或「极度投入」,若信仰根基不足、对于真理的认识不够全面,每种行动都可能仅是「个人选择」,又或者因对于全貌认识不足,使行动未能带出预期果效。

 

基督信仰的「公共性」

周学信表示,基督徒不能因为这世界、属世文化终将过去,就选择完全「与世隔绝」。

 

让基督信仰能在公共议题上佔有一席之地,有其必要性。因魔鬼一直在寻找可吞吃的人,当基督徒选择「默不作声」、教会选择抽离「公共领域」,那么决定议题走向的权力,很快就被其他力量所佔领。

 

进一步谈及信仰的公共性,周学信提到,当主耶稣为人的罪钉死在十字架上,叁天后復活、四十日后升天,坐在神宝座的右边;这代表,耶稣救赎人的工作已然完成,坐在神宝座的右边,代表祂尊贵荣美的身份,如此牺牲与救赎,已稳固参与公共的基础,也代表「耶稣基督是主」不只是一个属灵口号,而是真实确切的声明。

 

「当我们说『基督是主』时,就表明耶稣才是我们的救主,权柄超越一切万有之上。不论是过去帝国王朝的政权、当代国家的统治者或君王,这些人即便被称作王、有很大统治权力,但他们仍都是由主耶稣所创造,在神的掌管之下。」

 

圣经中的公共及参与

此外,信仰的公共性也记载在《圣经》中。相较于谈个人救恩,有更多处的经节,在谈论和教导如何行公义、关怀贫穷……等相关处境。

 

例如,马太福音18章提到「不饶恕人的僕人。」基督徒常以此作为「要饶恕人,因为我们也曾被饶恕」的勉励,却不能忽略了譬喻中所提「免除债务」的主题。

 

当时代课税沉重、佃农只能靠借贷勉强过活,然不断增高的贷金使人债台高筑、无可翻身。为此,主耶稣命令以色列人每50年要免了人的债、归还抵押的土地,因为地产是负债家庭重要的生产工具。

 

然而,当国王免了僕人的债,僕人却不愿免去同为僕人的同伴、所欠下的一点小钱,当他拒绝行公义,国王的审判也随之来到。

 

另一例子,则是财主与拉撒路的故事。西元一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正是由贵族统治、农业发达的时代。当时的绝大多数财富,都握在统治阶级手中,土地、作物、农人皆受统治阶级控制。

 

路加福音16章,耶稣提到了一个经济不平等的例子:穷人的受苦和死亡,也随后下了审判。这使人看到,拉撒路在亚伯拉罕的怀中安歇,财主却在地狱火中受苦。此故事也再次引人看到,难以忽视经济公义与审判的相互关连,若不帮助穷人,眼睁睁看其受苦、死亡,可能会遭受地狱永火的刑罚。

 

再回到耶稣自身的譬喻,拒绝好消息的人,并非拒绝了一份聪明提议,而是拒绝了真实展现神国度的那一位。耶稣的谴责,并非临到那些不认识祂的人,而是谴责明白福音、却拒绝活出来的法利赛人。

 

从这些事例来看,耶稣宣告并追求的公义,如同祂预告祂的国将要来到一样明瞭;惟有主耶稣才是主,祂才能使这国得以完全。身为基督徒,我们蒙召,应如同十童女提灯迎接新郎的譬喻,要活出信仰,準备好迎接耶稣的再来。

 

从主日崇拜开始关注公义

「基督徒想要关注、认识公义,可以怎么入门?」周学信表示,最好的方法就是从主日崇拜开始。

 

当神儿女来到主面前、参与崇拜聚会,就是让我们的生命和眼目聚焦在祂的身上,从中去学习和省思,如何做才能更有神子民的样式。

 

单单透过媒体,或透过各种社群平台、软体来接受资讯、并且轻易相信,是一种很不健康的方式!

 

周学信分享,有次在与妻子用餐时,她转传一份代祷信给他看,然而,多数内容看来都是很奇怪或有误的论述,这让他不禁唿吁弟兄姊妹:「不要忘记学习从神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

 

要有神的眼光,那参与主日聚会就会是一切的起点。主日崇拜的重要性不只是讲道,也非仅限于敬拜,而是从聚会初始到末了,读经、启应、敬拜、讲道、圣餐、祝祷,所有过程都是在表达信仰,参与者也在当中经歷上帝,更加知道祂是主、配得一切尊荣讚美。

 

最后,周学信再次提醒,「媒体传播的过程,有时是无法传递正确讯息的。期许众人除了要认识神的公义,以合神心意的方式,找到基督徒在社会中的定位,每个人也都要更多学习分辨资讯内容,才能真正阅读到对个人及社会有益的时代讯号。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