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112学年度学测成绩甫于2月底公佈、大学繁星推荐于3月21日放榜,考生上午9点开始可到「大学甄选委员会」网站,输入学测应试号码、身分证号码、个人密码等资料查询结果。(图/ shutterstock)

更新》大学繁星推荐于3月21日放榜,考生上午9点开始可到「大学甄选委员会网站,输入学测应试号码、身分证号码、个人密码等资料查询结果。

 

随着112学年度学测成绩的公佈,面对考试分数、讨论并决定高中升大学及未来人生的可能方向,成为许多莘莘学子当下的重要课题。

 

做决定不见得会如预期中顺利与容易,很可能会因学生对自己的感受、亲子间的互动而有波动的产生,对此情况,本报特邀具备丰厚教牧谘商资歷的张宰金牧师与谈,学生、家长、亲子、情绪的四个面向做出提醒与建议。

依照大学入学考试中心所发布的「112学年度学科能力测验试务相关提醒」说明,本次学测于1月13日至15日举行,试后于2月23日开放成绩查询,并将在3月23日至24日进行「112学年度个人申请入学报名」,后续则依考生报名校系进行招生考选过程,最终将在6月14日公告个人申请入学榜单。

 

接获成绩后的学生处境

考试成绩揭晓至準备报名的1个月间,对考生们而言将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心情起伏不断」的日子。

 

高叁生一则须面对分数是否如自己所预期,二则得在这段期间内预定未来的方向。对于分数,高分固然十分欣喜,但,不如预期者多半会思考「要多花一年重考吗?」抑或「先照目前成绩来做选择,其余大学时期再说?」而在系所的选择上,以个人兴趣来考量?又或者选择就业前景较佳的科系?

  • news-details
  • 中台神学院副院长张宰金受访与谈,针对学生、家长、亲子、情绪的四个面向做出提醒与建议。(图/ 记者林稚雯)

此外,在华人社会的文化脉络中,「家长」多半会在选择歷程中佔有重要的位置,最终报考哪些校系、考上了又该选择哪裡报到,不见得仅靠学生就能全然为自己做出最终的决定。

 

上述过程,除将学生带来快乐、成就感、犹豫不决、徬徨难安、失落、挫折等不同的情绪,亲子间也将可能有充分沟通、彼此理解、意见龃龉、完全相左……等多样化情境。

 

年轻生命仍有可塑性、不要单单靠人

对此,中台神学院副院长、投入教牧谘商实务工作已有上万时数的张宰金牧师表示,成绩高低固然会左右个人选择,但,更重要的是「认识自我兴趣与特长」,即便在生命仍处年轻的阶段,不见得能完全知道「我喜欢什么」、「我擅长什么」,只要对自己有多一份理解,就有高一些的机会让自己往对的方向发展。

  • news-details
  • 开始个人申请入学报名前,学生有一个月的时间能做预备,找寻未来方向。(图/ shutterstock)

「当然,也不要忘记,还很年轻,『方向会改变、方向可以变』,入学后若是发现志趣不合,大二、大叁阶段才规划转系的学生也大有人在。」张宰金说。

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做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侍奉乃是理所当然的。

—罗马书12:1

除了以通则来勉励正在面临重要抉择的高叁生们,针对已经认识神的学生,张宰金再以罗马书的这段经节提醒,不能只单单倚靠人的力量来做决定,基督徒需要学习把自己的主权献上,当我们愿意以神居首位,神必定会引导我们往前的脚步,不论是去哪裡、做什么,因为都是在神的手中,必都会得着祝福、被神使用,减少许多对于未知光景的不安。

 

提醒父母操练「放手」的课题

而在父母的部分,张宰金则指出,在华人家庭教育的习惯中,多半都是大人帮小孩子做决定,且替儿女做决定的歷程可能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可是,当个体为自己做决定的次数越少,越会造成自我认识不足、没有能力与意愿承担后果的景况,让华人社会中的孩子们,普遍面临对自我人生没有想像与规划的问题。

  • news-details
  • 以目前的状况来说,在选填志愿、报考校系的事务中,家长多半会扮演重要决定角色。对此,张宰金提醒,应放手让孩子练习决定,培养承担后果的能力与意愿。(图/ shutterstock)

特别是在成绩与成就的部分,父母很可能会把个人期望、父母辈小时候无法完成的愿望硬生生套到孩子的身上,这种过度的管控与期待,在造成孩子压力、亲子衝突的同时,也很容易让孩子感到不被接纳而受伤。

 

张宰金说明,父母确实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但在这个位份上要做到的是「接纳与理解」,有些孩子强项在于学习和考试,有些人则在课外有各种不同的专长和爱好,只要理解上帝创造每个人时,放在生命中的计画和旨意都有所不同,就会知道家长要帮助孩子去发掘恩赐、善用才干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不是一昧与他人比较,要把所有的面向都用分数来做齐头式的评量比较。

 

「若是真的面对亲子间怎么谈都找不到共识,或是平日累积的关係不足,重要时刻更没办法坐下来好好的时候,寻求专业帮助也是很推荐的选项。」张宰金表示,以自身的教牧谘商经歷来看,会发现除了个人恩赐不同,每个人发展速度和情况也都不同。

  • news-details
  • 成绩好坏,常牵动亲子间的关係。对此,家长应练习理解孩子的恩赐与才干不同,无法齐头式的评量比较。(图/ shutterstock)

透过专业的教牧谘商,辅导者会蒐集如个案期待、父母期待、个案能力、生活圈、交友圈、家庭沟通模式……等多方资料,像是在拚图那般,藉着大量资讯来拼凑出属于个案的专属样貌。

 

马太福音25章中,记载了一个照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的譬喻,有人拿到五千、有人两千、有人一千,但主耶稣要的不是所有人都交五千银子回来,而是看重「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学会为自己负责、善用光阴

当孩子在过往的成长经歷中缺乏做决定、负责任的经验时,不妨把握机会,「让孩子随年龄增长做好独当一面的準备。」

 

张宰金提醒,「长大」不是一蹴可几的课题,需要花时间、有机会不断的操练,毕竟没有父母能在孩子的一生中永远相伴左右,不如趁此机会好好陪伴,让孩子在父母引导下能做出负责的决定。

 

面对是否重考?选兴趣?选校系?等经典课题,张宰金建议,还是让孩子做为主要决策者,但也让他们知道,「爸妈支持你自己做的决定,但要记得为这个决定负责,不可以轻易、随意改换。」

  • news-details
  • 透过自家孙儿的故事为例,张宰金说明做决定、为之负责的重要性。(图/ shutterstock)

用自家的例子分享,张宰金提到女儿在美组建家庭、养育了3个孩子,因为很早就决定要从小将基督信仰的价值传承给孩子,小学阶段都帮他们申请了在家教育:直到初中阶段,女儿才问他的孩子们:「要继续自学?还是要进入公立中学念书?」并将规则说明:「选好后就不可以改来改去的喔!」

 

此时,张宰金的长孙就先询问了教会内有相似经验、在中学就读的弟兄姊妹们的经验,透过蒐集资讯、与人对谈、为疑惑找答案的阶段,最后向妈妈说他想回体制内的学校念书,重返后也都适应得很好,目前已经是大二的年纪。

 

相对的,若是成绩考得很好的学生,张宰金则期待,孩子们在準备高中升大学的最后半学期内保有正常生活与作息,不应存侥倖或偷懒的心态,认为自己找到了下一个阶段的落脚处,就因此懒散度日。

 

还有,基督徒不论在什么阶段,都要维持正常的灵修生活与事奉,因为与神的关係是一生之久,不会有停止的时刻。

 

同时,当孩子能学会规律生活、有稳定的信仰根基,这也代表他们正操练着时间管理的课题,这也是上大学后多数新鲜人会遇到的挑战,不要成为突然被放出笼子的鸟,四处乱飞去找不到回家的路。

 

亲子都成为情绪的好管家

从面对成绩、选校系的议题再做延伸,张宰金援用近日出版的个人新作《信仰与教牧谘商》中〈管理情绪能量〉的篇章再做叮咛。

 

面对选择与讨论,过程中必然会有很多不同的情绪与感受出现,这是心理、生理各方面感知后的汇总,也是神赐给人很正常的反应。

  • news-details
  • 张宰金提醒,情绪无好坏之分,重点在于如何理解和管理。(图/ shutterstock)

严格来说「情绪」每个人都有、不分好坏,但目前能将其区分为「正向情绪」与「负向情绪」两种,则是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产生的感受、如何去因应这些感觉。

 

生气却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也不可给魔鬼留地步。

—以弗所书4:26-27

透过以弗所书就能看到生气不是犯罪,才说明:「生气了『却』不要犯罪」,罪的出现与否,关键是人如何对情绪做管理。

 

也好比当人对「罪」感到恐惧,觉得担心害怕时,实则是在自我提醒,可能有危险、不如预期的事情发生,需要多所留意,藉此也再一次陈明,「情绪不分好坏,就算是负面情绪,只要能理解得好,同样可产生正面的功用。」

 

此外,「不可含怒到日落」则是代表处理情绪的时间不可无止尽的无限延宕,持续太久会让怒气如滚雪球般投射到更多的事情上。

 

面对需要讨论,或是讨论后意见不同而动了干戈的情况,张宰金则认为,要学习「管理情绪之根」,也就是找到引发怒气的真正源头,可能不见得是当下考不好、找不当方向,说不定是长久以来对于彼此认识的误解,觉得很受伤、觉得不被信任,才导致衝突的产生。

 

如何找到好的沟通模式?张宰金认为,重大问题仍建议透过专业辅导者来协助。辅导过程中会让双方都有机会全面讲述事情经歷、全面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把事情讲开来、彼此更多认识,才有机会重新感受对方、再次建立关係。

 

歷程中辅导者也会以同理、倾听的角度来与求助者建立关係,像是伙伴般,一起面对并解决问题。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