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性骚新闻频传,「PUA」指关係裡的心理操纵手段,被广泛延伸至交友、职场、家人之间。(图 / shutterstock)

新闻性骚事件风波以来,连带「PUA」也引起高度话题性。

 

在两性交往、亲子关係、同侪互动等各种关係中,都可能出现PUA情形

 

尤其,随着网路发展,现今交友软体和社群媒体普及,更容易使人滥用PUA技巧,企图透过情感来矇蔽对方心眼,陷入不平等关係,来达其目的,甚至骗财骗色。

 

一起来检视,你被PUA了吗?又当如何智慧回应?

PUA是什么?

 

「Pickup artist」(缩写作PUA),又叫「搭讪艺术家」。

 

从事PUA操作的人,经常表现出自恋倾向,通常习惯性和病态说谎,且为彻底利用、驯化对方,会利用语言、肢体动作、表情等,来挟制关係,使对方一步步蒙蔽自我价值,而乖乖听话。

 

PUA现今在社会上引起广泛讨论,因常被运用到各种「关係」上,会导致对人产生某种形式的操控、强迫和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

 

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呢?

 

「A级人物」容易令人降低理性判断

对此,拉第石心理谘商师洪桃美表示,通常社经地位较高、较有公众魅力的人物(本文暂称为「A级人物」),符合社会推崇的高、富、帅(美)等价值观,即容易使人产生迷思、崇拜心理,以致在关係中,受吸引的一方,易启动「非理性的信念」。

 

PUA 诈欺并不分性别,骗女性时就把妹、假炫富、找同情;骗男性时就装软弱可怜、撒娇、假崇拜。

 

洪桃美描述:「(此)如同脑内吗啡,让人被哄得晕晕的,导致失去一定判断力,就容易越来越失去尺度。」

 

若是与「A级人物」有正向互动关係,则不会产生PUA情形;然而,假使一再利用关係界线的模煳,纠缠不清,则易使受控制一方降低理性判断,因而做出非理性决定。

 

进一步说明,洪桃美指出,PUA的发生,其实可谓「得寸进尺」。一方利用语言与非语言(肢体动作、表情),去吸引情感共鸣、及拴住对方,形成关係上的暧昧。

 

那么,如何能及早察觉,减少落入不可控、或令人感到不安全的窘况?这都需要经过一次次的积极学习,才能适时「反应感受」及「拒绝妥协」。

  • news-details
  • 谘商师洪桃美说明,在PUA关係操纵下,人容易失去理性判断。(图 / 洪桃美 提供)

「家庭教育」是一切学习根源

「核心,其实源于家庭教育

 

回到家庭关係上来认识PUA,洪桃美表示,家庭生活中的父母、兄长,实际上常是处于一种「上对下的管理关係」。如,年长者具有权柄及框架,也等同家中的「A级人物」,家中有看得见的规範,也有看不见的情感连结,会帮助孩子培养规律生活。

 

反之,父母一旦过度操控,则恐形成日常生活中的「情绪勒索」,而使孩子一再屈服与煺让,无法表达自身感受,久而久之,导致孩子自我价值感低落,更无法说清楚界线,或不愿表明真正心意

 

每个孩子离开家庭后,开始学习社会化,从进入幼稚园、学校、职场、踏入婚姻等,都是社会化的过程,而,如何在每个「人际关係」中,学习清楚且适切的「表达感受」呢?

 

洪桃美强调:「从家庭生活开始,就需要不断练习

 

父母的家庭教育是最大基础。平时,亲子要培养聊天习惯,进而「谈心」,父母可用自身经歷分享,使孩子有机会分享,营造家庭时光。

 

基督徒家庭者可建立家庭祭坛、或进行睡前晚祷时光,藉着圣经人物、品格故事,成为待人处事榜样及生活题材。

 

例如:约瑟不受女主人的试诱;耶稣特地在白天、公开场合,遇见打水的撒玛利亚妇人等,以此学习立定界限

 

当孩子遭遇PUA情形,父母可以叁步骤因应:

1)先引导孩子主动学习说出来

2)学习倾听,慢慢听、慢慢回应

3)在第一时间点,协助孩子适时反应、并亮出警示灯

 

相对来说,父母也可能是PUA的加害者,导致孩子在社会化过程,遇困境时无法开口表达,或者才说一句话,就被父母唠叨一小时、开口训斥。

 

其实,孩子若总被定罪,失去表达的习惯或机会,则可能容易卡在PUA的困窘,有苦说不出。

 

建议父母,在爱裡说诚实话,并学习在基督裡划定区隔,从神来学习立订界限塬则

我们知道,我们是属神的,全世界都卧在那恶者手下。我们也知道,神的儿子已经来到,且将智慧赐给我们,使我们认识那位真实的,我们也在那位真实的裡面,就是在他儿子耶稣基督裡面。这是真神,也是永生。

 

小子们哪,你们要自守,远避偶像!

—约翰壹书5:19-21

  • news-details
  • 该如何预防PUA发生呢?(图 / shutterstock)

基督徒是羊的角色,可能难免对牧者、带领者产生依附情感,有时候容易过度,也会对另一方造成困扰。若情感界线分不清,容易衍生「非理性的要求」。

 

特别是,在界线不明情况下,勿将「施比受更为有福」的话来勉强自己,洪桃美点出,反而当学习「施与受都要平衡」,更不要断章取义要求自己或他人

 

每个人要学习健康情绪及开放式社交圈,较能面对不健康的处境

 

洪桃美以自身为例分享,无论何时何地、何种身分地位,人人都可能默默接受了PUA。所以,更需要随时觉察,且能勇于适度反应。

 

学习觉察PUA、学习表达不舒服感受

由于工作关係,洪桃美需长期定时復健。近期,前往诊所进行第叁次復健时,復健师B大哥要她边热敷脖子、边做电疗,接着又边热敷手臂及背,同时边拉脖子;这与自己以往接受治疗的经验很不同。

 

因先前的復健程序是:先热敷拉脖子,最后才是电疗。特别是第一次就诊时,在復健区做完热敷后,因拉脖子区域客满,洪桃美询问可否先电疗?当时的A復健师回覆:「不行,要按照顺序。」

 

这次诊疗异于先前,当復健师B大哥表示,需同时做热敷及电疗时,洪桃美表达出「这跟上次程序不同,我被这样的改变弄得很紧张」时,对方仍不为所动。

 

最后,她去拉脖子的同时,右手、背部都被热敷垫敷着,又反而被另位女復健师询问:「妳的手臂不会被烫伤吗?」她则回覆:「我只能尝试动一动它。」

 

女復健师再问「妳之前会两个项目一起做吗?」洪桃美摇摇手回应。

 

女復健师则说:「你这样又动手又动背,要如何拉脖子?这两项都无法完成疗效。」

 

洪桃美只能无言地接受这所谓的「专业诊疗」——虽然,她真的不太舒服。

 

「最近很流行PUA,我今天就体会到了。碍于专业伦理,我竟无法坚持表达之前的復健节奏。」洪桃美说。

 

经此一事,她警觉到,即使自己是一名社会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却在不同专业领域被PUA了!所以,不论任何年龄阶段,都要练习觉察PUA就在身边,更要学习亮出「警示灯」,主动反应不舒服感觉,避免相同情况再次发生。

总结来说,一旦觉察自己可能陷入PUA景况,洪桃美表示:

 

相信你的直觉,千万不要默默隐忍、默默疗伤,可以找值得信赖的人聊一聊,或者先写下来,学习开口表达不舒服的感受,不要再发生第二次。如此,自然能减少一再落入PUA陷阱裡!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