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当今教育环境普遍高举的是一个成就、成功导向的价值观,基督教教育应如何装备学生,能更深入思考「生命真正的意义」?(图 / 臺北基督学院)

身为臺北基督学院的教师,南润佑时常思考一个议题:基督教教育应如何装备学生,能更深入地思考「生命真正的意义」?

 

当今教育环境普遍高举的是一个成就、成功导向的价值观;在顶尖精英的教育圈层裡,高成就会得到奖励和重视。这暗示了:人生拥有那样的能力或成功,就可以让你成为更好的人,赋予生命意义和价值。

 

这些「假设」,正在我们的社会裡流传、蔓延着。而,针对这样「非常危险的假设」,基督教教育提供了一个「挑战、质疑」的基础。

 

访谈中,南润佑勉励所有基督教教育者:「我们需要『刻意选择』带领孩子们来看:我们虽然在世界裡,却不属于世界;神唿召我们的,是要去追求『更高的唿召』。

走过拟煺场风雨、迎来阶段性新页的「臺北基督学院」,这些日子以来,所有的坚持、祷告、努力,都盼为传承创办人贾嘉美宣教士办学初衷,永续「基督教高等教育」神国异象,在纵然面对少子化、世界体系的大环境衝击下,持续倚靠永不动摇的磐石—上帝,坚定向这世界见证:「这是属基督的学校!

 

该校在台湾董事们请辞后,由1973年毕业校友、台北基督之家长老黄文鸿接任董事长,教务长车龙渊博士接任代理校长,于7月27日下午举办「校长卸任暨代理校长交接典礼」,深盼全校重新在基督爱中合一,以祷告建造起倒塌城墙,继续站立在这世代「训练神国青年」。

 

于臺北基督学院教授「圣经课程」的Dr. David Nam(南润佑)老师,先前接受本报採访,分享基督教高等教育的价值、方向与意义,盼与读者一同思考及勉励。

 

(以下以问答方式呈现)

 

一、问:从您的服事经验中,谈谈「基督教高等教育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南润佑老师表示,就其背景来说,并没有接受过基督教教育,本身就读一般公立高中和非宗教大学的他,是直到最近叁年于臺北基督学院教书,才直接接触到「基督教教育」。因此,对于当中的反思,主要是透过自身经验而来。

 

在南润佑就读耶鲁大学时期,参加了教会和校园事工。大学裡接受的培育,包含灵性养成、人际关係和道德层面,这些基督教教育强调的元素,他大多在「课堂以外」的组织和机构中进行,而非从校园裡习得。

 

耶鲁大学裡,有一种强调公共服务、致力于培养学生「为世界服务,使世界变得更美好」的理念,为一种强烈的「理想主义氛围」。当然,此种价值观并不会对「所有的」耶鲁毕业生产生强烈影响。

 

但是对于南润佑来说,显然有所影响。以至于,现在他成为宣教士,以及身边很多朋友后来选择的人生道路,都是以「服务」为导向。

 

对于许多人而言,受到教会和基督信仰中的培育,使这样「服务导向的价值观」更受到「强化」

 

南润佑表示,世俗的人文教育可提供很强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大多数他都同意。但现在回想起来,有一个问题会浮现,那就是:这些价值观在智识上和道德上的基础是什么?

 

他教导学生要活出「为他人服务的生命价值观」,要关怀贫困者、保护弱势族群,而这些价值观,在非宗教学校的课堂上也会教。但是,教师和学生应该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

 

从世俗角度来看,可能有很好的理由支持这样的想法,如:「我应该帮助他人」,但是否真具有说服力?

 

南润佑认为,非基督教的世界所持有的这些价值观「基础」,其实是不够稳固的。而在基督教教育中,因为同样的价值观根植于「福音」这个基础之上,所以可以看到比较强烈的连贯性。

 

他发现,基督教教育裡有一个价值观,就在于「世界观与福音根基的合一」,正如他所教授的内容,都源自此明确基础—「以福音为核心」。

 

世界普遍高举成就、成功导向价值观

基督教教育提供「挑战、质疑」基础

身为臺北基督学院的教师,南润佑时常思考的另一个议题是:基督教教育应如何装备学生,能更深入地思考「生命真正的意义」?

 

当然,地球上每个人也许都在思考生命的意义,然而他认为,当今教育环境普遍高举的是一个成就、成功导向的价值观,因此,教育系统本身在赋予「生命意义」的事物上,存在着固有偏见。

 

在顶尖精英的教育圈层裡,高成就会得到奖励和重视。这暗示了:人生拥有那样的能力或成功,就可以让你成为更好的人,赋予生命意义和价值。

 

这些「假设」正在我们的社会裡流传、蔓延着。

针对这样「非常危险的假设」,基督教教育提供了一个「挑战、质疑」的基础。

因此,从基督教教育的观点来看,每位学生之所以很宝贵、极有价值,是因为,他们的价值根基,不单在于能力、成就,未来工作或事业成功⋯⋯等——这些「世界价值观」、「多数教育体系」所追求的核心目标。

 

二、问:年轻世代面临现今世俗世界观,对他们坚守基督信仰是一大挑战。您认为,基督教教育应该如何做,才能对他们产生影响?

南润佑表示,教育是以自身所知道的事物、和自我发展的成熟度出发。

 

因此,对于下一代基督徒而言,要希望能在这个世界上蓬勃发展,我们需要一个「充满成熟信徒的教会」。

 

意即,每一个人自己在信仰上曾努力探索、质疑、并与之摔跤过,且对世界有所了解,能与这世界、与周遭不同观点进行对话和互动,最后,在生命中把这一切「负责任地活出来」。

 

再者,他认为,有基督信仰的儿童在早期的养成,必须出自「与父母的对话」。

 

父母能建立基督信仰的思维和生活的基础,同时协助孩子与世界互动,也跟他们将来会遇到的真实观点互动,而不是对外界观点过度封闭、排斥。

 

叁、问:当初您为何选择以教育来投入宣教服事、为何会来到台湾?教学过程中,是否有印象深刻的见证?

在一场谈到「亚洲需要圣经教师」的宣教大会裡,南润佑蒙召,进入宣教禾场。

 

当时的他,在加州担任牧师,实然,宣教工作有许多不同类型,南润佑主要专注于圣经教导,且他的感动一向是以「担任教师」来投入宣教。

 

为什么会来到台湾,特别是来到臺北基督学院?

 

当初是透过在加州的教会,跟「Mission to the World(美国基督教长老会海外宣教差会)」连结。而在听到不同的宣教机会后,来到基督学院服事,最吸引南润佑的注意——一方面,可以有机会「教导圣经」,这正是他想做的,同时又可以在大学校园裡服事学生族群。

 

作为一名牧师,南润佑的经验大多是在大学事工领域裡;对他和妻子来说,其属灵生命,就是在「大学时期」所养成,因而,两人都非常看重「能服事大学生、形塑他们信仰」的事奉机会。

 

至于令人难忘的经验,南润佑谦卑忆起,有一次他听到很随兴的一段对话,那真的是符合了自己当圣经教师的期望。

 

那天,有个学生分享某天读圣经时,读到一段非常熟悉的经文,因为已经听过很多次,以致对此产生「固定看法」。但后来,学生突然想到:「我觉得南老师可能不会同意这种看法。」然后,就开始用不同方式来思考这段经文。

 

作为教师的南润佑,举出此例子表达,他希望灌输给学生们的,不只是读经的方法,还要教他们有一整套的态度和直觉,能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圣经的内容,并对当中含义「作出判断」。

 

他希望教导学生以信仰为基础,并在阅读圣经时以信仰为基準,找出方向。同时,在阅读圣经时,能培养开放心态和愿意心存好奇地提问,在智识上持守谦卑态度,不是觉得自己对圣经无所不知,也不会认为自己对圣经的看法,绝对是正确无误。

 

回顾过去叁年来,在基督学院的教学时光,南润佑看到明年要毕业的这些大叁生(当初他刚来到基督学院教书时,他们还是大一新生),在他们必修的六门圣经课程中,南润佑有机会教了五门。

 

能有这样大量的圣经课程时间教他们,实在非常难得,这是在其他很多学校裡,都不太可能有的机会。

 

对于能有这样的教学机会,南润佑非常感恩。尤其来到这间校园,能对学生们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希望使其思想和对于理解圣经的态度上,都能得到塑造。

 

四、问:您认为对于一个人来说,大学时期在塑造世界观、人生价值观以及未来计画有多重要?

显然地,属灵成长可以发生在生命任何阶段,不过,在「大学时期」裡的成长,可谓尤其重要。

 

因为在这段时期,人在做真正实际的决定,是一些关乎「自我认同」的决定,或是「将来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决定。

 

到了叁、四十岁时,这些决定或许会有所改变,但是在大学时期,可以奠定的是一个人生命的整体大方向。

 

南润佑指出,一个人在青少年晚期、到二十多岁的这段「大学时期」,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因为那时候的心最为敞开,在关係上、观念上,甚至还能考虑接受一些较为彻底、极不一样的人生选择。

 

这个时期的人有理想主义、有热情,那是在生命其他阶段裡无法复製的。如果在二十几岁时没有那种真实「为耶稣捨命」的热情,那么在四十岁几时则难以再有。

 

从歷史得见,一些重大(属灵、復兴)运动,很多都是从「大学生」开始,都是出于他们决定要用自身生命「做重要的事情」而起头的。

  • news-details
  • 在面对少子化、世界体系的大环境衝击下,臺北基督学院持续倚靠永不动摇的磐石—上帝,坚定向这世界见证:「这是属基督的学校!」(图 / 臺北基督学院)

五、问:基督教的学校如何能对社会或世界产生影响?

南润佑表示,基督教大学只是更大的福音生态系统中的其中一个机构,在这个生态裡,教会(神国)才是根基和核心。

 

基督教大学的存在,是为了藉由学生的养成,来支持教会(神国)的工作。很明显地,没有基督教大学的存在,教会工作仍然可以继续。

 

但他认为,可以提出以下的论点:至少对于某些学生来说,基督教大学是他们在大学时期,继续成长和形塑自我生命的最好地方。(补充说明:这可能不适用于每个学生)

 

目前存在的基督教大学,像是洛杉矶的拜欧拉大学 (Biola University) ,还有其他大型基督教大学,以及全国性的学校,如:惠顿学院(Wheaton College),在文化上来讲,都有其重要地位。

 

南润佑认为,最好的衡量标準,是看个别学生的努力成果,和他们将来如何在生命中继续「活」出信仰来!

 

并表示,真正的目标是以教会为起点,促成整个基督教生态系统的成长。

 

在台湾,南润佑注意到的问题是,没有很多年轻人计划投身于基督教事工、在教会中服事,年轻人也不会想找一所基督教大学就读,来帮助自己达成这样的目标...,即使是在神学院层面也是如此——现在入学的学生人数不多。

 

整体而言,基督信仰都面临了许多挑战。基督教教育只是其中一片拼图,最重要的是,教会本身需要有所成长。

 

六、问:给予从事基督教教育人员(包括自学、办学者)提醒与勉励。

会想投入办学的人,应该是非常有勇气的。和美国相比,台湾社会不似美国那样,每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因此,南润佑予以肯定——在台湾要走办学这条路,明知其中的代价和挑战,尤其需要勇气。

 

他想给予的鼓励是:在某种程度上,基督信仰必须藉着与主流文化相抗衡的方式来实践。

 

这会因人而异,也会因情境而异。但南润佑认为:

我们需要『刻意选择』带领孩子们来看:我们虽然在世界裡,却不属于世界;神唿召我们的,是要去追求『更高的唿召』。

相信以整体发展而言,如此终究会有回报。

 

南润佑补充,其观点大体上想表达:在这个世界上,跟随耶稣和事奉神,没有所谓一个「绝对正确的方式」。

 

每一条路,都会面对到「反对和挑战」,甚至是从教会内部而来的不同声音。一定会有人对「应该如何跟随耶稣」的方式,持不同意见想法。

 

他的鼓励就是:去追求自己的唿召,忠于自己的使命,并且要牢记,能够服事大学生、在他们的生命裡投资,是一种特权和荣幸。

  • news-details
  • 南润佑鼓励:在某种程度上,基督信仰必须藉着与主流文化「相抗衡」的方式来实践。(图 / 臺北基督学院)

七、成功是建立在异象之上。

关于基督学院前阵子走过的拟煺场风波,南润佑分享,那一週,有几个学生到他们家一起晚祷时,问说:「宣教士老师们对于发生的事情有什么看法?」

 

因而,在6/2学校举办的「毕业生感恩礼拜」上,他分享了一些想法,主要是想让学生们知道,自己对这个情况有何看法,特别是让学生们知道:「我们看重他们的生命;我们认为,此时此刻能当他们的老师是值得的。

 

在那一场分享中,南润佑也勉励所有学生,成功不能只以金钱来衡量,成功也不是一场人气竞赛——成功的定义取决于你「人生的异象」为何。

 

所以,你我必须拥有一个异象,必须知道你的目标是什么,也当知道你要如何实现你的目标,更要知道你所看重的价值观是什么。

 

南润佑以使徒保罗的生命歷程强调——成功是建立在异象之上

 

身为教师,他说,自己的目标并不崇高、伟大,只是想把「福音」和「自己」分享给他人

 

神的福音和恩典,转化了有罪、有限、软弱、不完美的他,因此,他可以把被福音转化的自己,与人分享。

 

这就是基督教教育的精髓及本质

 

使下一代也能在各自生命中,透过福音,经歷到上帝的恩典和能力、被装备走进世界,去把耶稣的爱分享给他人。

  • news-details
  • 南润佑与妻子南淑心。(图 / 臺北基督学院 FB)

相关阅读》

臺北基督学院存亡之际,师生怎么看?共思基督教高等教育存在价值

孰轻孰重?从基督学院存亡危机,展开一场关乎「基督教教育的对话」

臺北基督学院校长交接典礼》忘记背后努力面前,基督是唯一根基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