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鼓

【張文亮專欄】「鼓舞」與「葡萄汁」

有一種愛,是陪伴病人在最不可愛的日子,使我們都變得更可愛。   有一種幫助,是提攜病人在最無力的時候,使我們都變剛強。   有一種接納,是呼喚病人的重擔要放下,使我們更輕省。   不用說「感謝」,如果我生病,你們也會一樣幫助我。   癌症病人的睡眠品質,會逐漸低落,長期的?床,無法接觸陽光,分不清日與夜,每天若看到照顧者憂愁的臉,自己身上掛著不同的管子,要吃難吃的藥,要進行一些不明白的檢查。這種日子還要多久?不知未來還要如何?   生活品質的低落,會影響病人的情緒,許多病人在住院後二、三個月,即使個性堅強,也會產生求死的念頭。   情緒低落,會加重病情,這是病理與生理交錯,稱為「病理生理」。這時,喝橘子汁、葡萄汁、奇異果等所含類黃酮,可以令人振奮,鼓舞癌症患者的心情,或是吃些維他命C、D,也有些幫助。   活著有意義,在癌症的醫治過程,更重要的是可以幫助我們認識: 1. 生命在流失中,什麼是不改變? 2. 在健康的改變中,什麼是不改變的關係? 3. 可以記錄,自己的感受,成為一個禮物。 4. 與周圍的人,分享自己的感受,那是最美好的勸勉。 5. 與所愛的人,交待與珍重告別。 6. 將世上的事做個了結,寬恕一切得罪我們的人。 7. 末了,將自己生命,交在上帝的手中。   我們始終沒有放棄生命,勇敢的面對每一天。 是的,致命的疾病,也無法改變我們對生命的態度與愛的分享。   (文章授權/張文亮老師)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以斯拉專欄】創造未來的信心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是創造未來最大的能力。現今我們因著過於擔心未來而焦急不安,也出現許多對未來悲觀的論調。我認為這種失去自信而悲觀的氣氛,遠比社會經濟情況更令人擔心。   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在美國陷入經濟大恐慌時發表演說宣告:「我們唯一要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我深信,只要丟棄懼怕,重新孕育對美好未來的希望,就能克服重重難關,沒有任何障礙能阻擋我們前進。   有位父親帶著小兒子,展開徒步穿越沙漠的冒險之旅。烈日下的沙漠異常高溫,準備的水也快要見底。兒子累得好像隨時都會倒下,父親則鼓勵他說:「再忍耐一會兒,很快就會到達村莊了。」   再走不久,他們看見墳墓,一見到墳墓,兒子就腿軟跌坐在地上。「爸爸,墳墓裡一定埋著像我們這樣缺水渴死的人。」父親笑著扶起兒子說:「孩子,不要擔心,墳墓代表了有人住在附近。」果然再走不久,父子就抵達有人居住的村莊。   同樣是墳墓,對兒子來說是絕望,對父親而言卻是希望。今天,在我們生命中流露出的不安、挫折和絕望的徵兆,都告訴我們要再次來到神的面前。假如我們能謙卑懇求神,緊緊抓住祂應許的話語前進,不久,就會到達墳墓後方的村落。   文章摘錄整理自《挑戰信的偉人》/李東元   http://www.ezra.com.tw/   (文章授權/以斯拉出版有限公司)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施以諾專欄】別讓你的生涯規劃,隨著愛鼓譟的人起舞

一個成熟的人,往往具有能「靜」得下心來的特質。   喬治是一位善良的青年,他的父親生前經營了一間自己的小公司,他跟父親的所學專長雖完全不一樣,但父親卻也以他為榮。他父親過世時,治喪期間,來了不少平時不常見面的長輩與友人,大家除了致哀外,也關心起他父親那間小公司未來的存廢,不少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說:「你當然應該子承父業啊!」「在這個時刻,你父親若知道你肯繼承他的事業,一定可以很安慰的安心闔眼。」   於是,喬治馬上辭去了原本的工作,真的回到家裡繼承他父親生前的小公司,但他根本不是做這一行的料,過去對從事這一行也沒有特別的使命感,只是父親過世期間眾人的期許言詞太過感人,讓他做出了生涯上的重大決定!過了一陣子,心情平靜了,他發現自己所愛的工作跟父親生前所愛的工作實在不一樣,是以他做得很辛苦也不快樂。至於前一陣子那些鼓勵他這麼做的人呢?早就散了!那些七嘴八舌的人們本來就只是一群看似有關係但卻不熟的人,給完幾句聽起來激勵、催淚的建議後就走人了,至於喬治因那些人的言論而在職涯規劃上所做出的重大改變,最後,當然是只有他自己一個人要去面對。   其實那些給喬治意見的人雖然不瞭解喬治,但初衷仍是好的,這種人並不是「壞人」,但卻常易成為「壞了事的好人」;當然,最後的決定仍是喬治自己做的,喬治自己還是應負最大的責任。   這社會就是有許多人也許沒有惡意,但的確很愛給人意見,除了上述喬治的例子外,生活中許多人也喜歡起鬨說:「快結婚啊!」「快生孩子啊!」「再多生一個啊!」之類的話,但他們絕大多數講完後並不會參與或分擔他們那些人生建議所可能為您帶來的辛勞。   是以我常喜歡與人分享一個觀點--別讓你的職涯規劃,隨著愛鼓譟的人起舞!許多人可能根本不瞭解您的性格與夢想,但卻很愛給人意見,他們不壞,但是話多、愛敲邊鼓,這種人不必去敵視他們,因為他們畢竟沒有惡意,但也不一定要隨著他們的意見起舞,因為他們所給您的意見,恐怕並沒有真的?您深思過多久,只是因為話多,所以就吐出口了。   別讓你的職涯規劃,隨著話多、愛看熱鬧的人起舞!別人可能會出於一時的氛圍而給了您聽似清高的人生建議,但他們可能未必有為您熟慮過,若是凡事隨著愛起鬨的人起舞,他們最後不但不會為他們所給的建議負責,甚至連陪在您身邊都無法做到,是以無論您最後做了甚麼決定,仍然要自己去面對。   一個成熟的人,往往能靜得下心來去尋求自己的定位與方向。願我們都能培養出這樣的成熟特質。   【上帝的小叮嚀】  你或向左,或向右,你必聽見後邊有聲音說,這是正路,要行在其間。(賽30:21) 【施以諾新書分享】  《喜樂,是一帖良藥》 施以諾著/主流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文章授權/施以諾教授)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金聖惠專欄】扶持他人從失敗中站起來

若有人在廚房把盤子打碎,我們就會認為她洗碗的工夫還不到家。但是換個角度來看,她可能正是要接受稱讚的人呢!   做任何事都會有失手的時候。故意不專心工作,結果卻失手當然是不行的;但是在努力工作的當兒,若一時不慎失手,卻需要安慰和鼓勵。   因為,在客廳悠閒地看書或看電視的人當然不會把盤子打碎,只有在廚房用心做飯、洗碗、做家事的人才有機會把盤子弄碎。   若只看結果,那可能是打碎盤子的人錯了,但是看過程,就會發現其實不一定是她的錯。因為假如她沒有去洗碗,她就不會打碎盤子。若害怕失敗而不去行動,那成果就就永遠不是你的,和你毫無關係。   常有什麼事都不做的人,老是責備做事失誤的人。不該壓制那些認真做事的人,反倒要予以安慰,免得他們陷入挫折,還要激勵他們,讓他們日後可以做得更好。   你看過一生出來的嬰兒就能高興地到處走路嗎?誰都不會責備剛剛學步跌倒的嬰兒,反而會鼓勵他做得好。當孩子不乖乖地躺著或是坐著,反而?了自我成長,開始冒險地跨出步伐時,我們不知道有多寶貴和高興呢!   同樣的道理,我們的人生也是這樣。一邊經歷做錯事、挫折和失敗,一邊在世上學習著完成事情。因此,在人生旅途中,遇見打碎盤子的人要理解。要思想:他正努力想要往前跨出一步啊!   若能鼓勵他,他就得到勇氣得以更努力地工作,當然也會得到更好的成果。   有一句俗語叫做:「七跌八起。」這是說雖跌倒七次,還會再站起來的意思。我們要成為在他人跌倒的時候,在旁邊幫助他重新站起來的人。   文章摘錄整理自《平靜風浪的主》/金聖惠 https://www.pcstore.com.tw/ezra/M50288262.htm   (文章授權/以斯拉出版有限公司)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