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今天

【張文亮專欄】給憂鬱者──今天,我們來數算恩典

「憂鬱」(Depression)是個未知的領域、敏感的議題、陰暗的世界,交錯的小道,讓人走入,不易走出。   憂鬱使人悲傷、失眠、自怨,對外不感興趣,甚至使人失去活下去的動機。他們身體似乎在這個世界,情緒卻退到另一個幽暗的空間,躊躇而行。不只劣化生活品質,降低與人的互動,孤獨地等待幫助。   二十世紀之後,憂鬱的人數激增。啟動憂鬱,是工作的緊張?是都市人際的疏離?是過多資訊,使人思索錯亂?是忽然來的悲傷,使人精神無法承受?是食物、營養、維生素的缺失,使人生理的失調?是期待落空,一時使人難以承受?是過去傷害的纏繞,使人無法走出其陰影?還是綜合幾個原因,使人以情緒的低落,作為對真實世界的逃避。結果逃避太深,以致自己找不出走出的路。   憂鬱症的幫助者,無法進入那憂鬱的世界,也不能走入那逃脫的小路,以致自陷。那裏有許多外界未知的密碼,是現今的神經醫學、心理科學、特殊教育,難以解開,但我們仍待重繫那一些失落的返途。   奇特的是,有些「客觀」的人、事、物,可以幫助憂鬱者。例如:狗是最能與人友善互動的動物,讓憂鬱者養狗,能夠幫助他們。當人在牽狗走在馬路時,要狗走慢一些、走快一些、走近一切,這裡要停,那裡要轉彎……在不斷的照顧狗當中,人似乎是不斷的在「付出」,其實是不斷地在得到治療。付出是人心靈裡苦悶的解碼,是生命裡設定的祝福──施比受更有福。即使照顧弱勢的狗(其實狗並不弱勢),是幫助人與外在的維繫,不會將心思集中在自己的問題,自陷於情緒裡,而由照顧、付出,逐漸走出。   快樂的音符,與節奏快的音樂,也能使憂鬱者振奮,這稱為「莫札特效應」(Mozart effect)。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的〈小星星變奏曲〉、〈G大調第15號小夜曲〉、〈降E大調K.364小提琴與中提琴協奏交響曲〉、〈第11號鋼琴奏鳴曲〉、〈快樂的捕鳥人〉、歌劇〈費加洛婚禮〉、〈土耳其進行曲〉等,讓人聽來心情沸騰的好歌曲。   記憶裡的美好,可以幫人數算恩典:一個不經意的微笑、一頓難忘的餐飲、一杯在愛河邊喝的咖啡、午夜與螢火蟲的相遇、聽小雨蛙的蛙鳴、在海灘撿到的石頭、唱歌有人鼓掌、炒的飯有人敢吃等,都在證明,自己有價值。   同學,我們是屬上帝的,不是悲風苦雨下的作弄人。   (文章授權/張文亮教授)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泉源之聲專欄】你今天做家事了嗎?

媽媽們,你累了嗎?   在台灣,身為家庭主婦,眼睛一睜開,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家裡面的大事小事,裏裏外外,都有許多事情需要打理。一個家庭主婦的工作內容包含哪些呢?除了基本的打掃清潔、煮飯之外,還有保全、心理支持、保母、家教、司機等等.曾有人估算台灣的家庭主婦的工作內容依照相應職業以及工作比例,每個家庭主婦平均所得應該為45K,且這還是依照勞基法規定的一周工時40小時、周休二日、不加班為前提計算。身為家庭主婦的媽媽們,總是一肩扛起家庭中的各種雜事,或許是社會價值觀所賦予的責任,也或許是自認為既然沒有工作,就應該把家裡事情都攬在身上做好。因此,看起來輕鬆在家的媽媽們,其實大部分的時間都不輕鬆,無論是身體,或是心理。   「你今天做家事了嗎?」很多家庭主婦以為,孩子只要讀好書、先生只要好好去上班就好,家裡面的大小事,全都自己做就好。因此有的孩子,回到家,什麼事情都不用幫忙,雖然很會讀書,生活能力卻很差,不懂得為自己的生活負起責任。媽媽們長期下來,也只能感嘆家人把家當旅館。但是一個賢慧的妻子與母親,怎麼能抱怨這些呢?媽媽心裡苦,但媽媽不說,心裏的苦長久累積下來,就成了名副其實的黃臉婆。媽媽成了黃臉婆,爸爸與孩子應該也開心不起來。媽媽們不應該在家務中枯萎,因此家人們應該一同分擔家務,而這個過程也能讓孩子學會愛自己的家、明白與他人共同生活所需負起的責任。   家事需要學,責任也是   許多孩子不會做家事的原因,是因為媽媽們不願意放手,總覺得這些家事他們不會做,也做不好,但做家事不是天生就會的,從小時候就可以教導孩子們收拾玩具,隨著他們長大,可以開始收拾自己的私領域,如自己的房間、浴室,等到青少年時期,家裡大部分的事情,應該都可以請他們幫忙,並且他們也能夠簡單的烹煮食物。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韋特朗曾經追蹤過一組青少年長達十年的時間,發現會做家事的青少年,長大之後收入比別人多出4倍,顯現家長陪孩子做家事習慣的重要性。而哈佛大學研究顯示,會做家事的青少年除了收入會比一般不做家事的青少年多出4倍之外,失業機率也比一般人少了將近15倍。各位媽媽們,訓練孩子做家事,好處多多,從小建立做家事的習慣,絕對不是浪費時間!不要再跟孩子們說,你們只要把書讀好就好,這樣不但讓他失去學習生活自理的機會,也失去了建立良好品格與學習態度的機會!   不知道大家的先生會不會主動做家事呢?其實爸爸們在外辛苦工作一整天,回到家也已經筋疲力竭了,但在這個時候出現的爸爸,卻也是媽媽們在與孩子、家事奮戰一整天後,終於出現在家中的救星。因此,爸爸想要休息、媽媽需要幫助,許多的爭吵常常就在這時候發生。媽媽們其實應該在先生剛下班時,讓他們先安靜放鬆一段時間,等他們身心都有得到滿足後,再邀請他們一同來做家事。爸爸一起做家事的好處多多,一個愛做家事的先生,他的妻子的幸福指數一定很高,心理學家也發現,做家事的男人在情緒和身體上也更健康。以筆者個人的立場上來看,做家事的老公真的很帥!夫妻一同分擔家務,對孩子來說,他們可以學習到彼此尊重、分工合作,看到爸爸媽媽互相扶持,分擔重擔,更能明白愛的真諦,不只是嘴巴上說說。   不自私、不求自己的益處的愛,就從做家事開始!   (文章授權/泉源之聲-台南聖教會)作者/董雅婷傳道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