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孔子

【生命樹專欄】身體是死的,靈卻是生命

羅馬八章十節:『但基督若在你們裏面,身體固然因罪是死的,靈卻因義是生命。』在這一節裏看見三件事實:第一,基督在我們裏面;第二,身體因罪是死的;第三,靈因義是生命。這三件事實同時在我們裏面發生。三件事實中,有兩件是有因素的。罪的因素使我們的身體是死的,義的因素使我們的靈是生命。罪與義的定義是甚麼?罪就是背叛神,義就是與神是對的。在整個宇宙中,任何規條或律法並不是標準,神自己纔是標準。當你與祂是對的,那就是義。當你與祂相悖,那就是罪。   我們必須領悟,在我們的肉體、身體裏,毫無良善,只有背叛神的總和。凡與神是對的都在你的靈裏。你靈裏所有的總與神是對的,甚至就是神自己,因為神自己在你的靈裏。只要你有神、你活神、你與神同行,你與神都是對的;你就有神的義,這義就是使你的靈成為生命的因素。   任何科學家和學者在科學上對人的發現,都遠不及保羅,因為他們不像保羅那樣認識人的事。『人的事』這辭出自林前二章十一節,保羅在這節指出,除了在人裏面人的靈,在人中間沒有人知道人的事。就人這一面而言,孔子雖有智慧,但按照保羅的話來看,他並不認識人的事。例如,孔子指出: 『獲罪於天,無所禱也。』(譯:犯了滔天大罪,怎麼祈禱也沒用)。但保羅不僅告訴我們人怎樣得著赦罪,也告訴我們人如何得著稱義並被聖別,甚至我們的身體如何在將來得贖。人真實的事乃是他的來源(來自何處)、他的地位(在神面前的立場);此外,人真實的事也是人的定命和目的地,是人生的意義。   人肉體的歷史:我們肉體歷史的第一則歷史事件就是墮落。墮落的意思就是撒但進到人的身體裏,使人的身體變成邪惡之物。身體被破壞而成為肉體。我們肉體歷史的第二項要點就是罪在我們的肉體裏;那反對神、攻擊神、破壞人、敗壞人的罪就在肉體中。肉體中所有的就是攻擊神、破壞人的東西,並且結果就是死。這是我們肉體之歷史的第三項要點。所以肉體有撒但、罪和死。   人靈的歷史:我們的靈其歷史乃是先為神所創造,然後蒙神保守;我們的靈被神重生,我們得重生之前,靈是空的。一日,這位創造者、生命的源頭、生命自己進到我們的靈裏,我們立即就得了重生。這位救贖主、救主,進到我們的靈裏。當我們相信祂,呼求祂的名,接受祂作我們的救主時,祂就進到我們的靈裏。當基督作為那靈進到你的靈裏時,祂是作為義而進來,義就時時與你同在,使你與神總是對的,並且每時每刻都在修復你。這義不是在破壞你,祂在將你重新構成,這是真正的修復。這修復的工作如今仍在進行。而這義的結果乃是生命。所以在我們的靈裏有三者:那靈基督、義、生命。   當我們充分認識羅馬八章十節這些事(人肉體的歷史與靈的歷史),這些事就不僅是一種啟示,也是一種拯救。你會跳躍、舞蹈、讚美、呼喊,甚至告訴撒但這些事。這比你禱告要勝過你的脾氣和軟弱要好得多,那種禱告幾乎不會得答應。但我們呼求、讚美、歌唱時,就享受我們屬靈的歷史和家譜;撒但就在我們的腳下。   (文章授權/台北市召會)文章轉載台北市召會週訊1981/真理推廣/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年第一冊第三段第四十二至四十三章/作者/蕭宏志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張文亮專欄】為什麼牛在場上踹穀的時候,不可籠住牠的嘴?

「牛在場上踹穀的時候,不可籠住牠的嘴。」(提摩太前書5:18)   在宜蘭蘭陽溪的出海口,有個鄉鎮叫「五結」,這是宜蘭地區稻米生產最豐富的地方。宜蘭農村保持純樸,其他地區乏人使用的農具,這裡的農人有時還在使用,包括「牛籠」。 牛籠是一種竹製的農具,長度約12~15公分,像個三角錐狀的套子,寬約7~8公分,牛籠套在牛的鼻子上,可以讓牛呼吸,但是讓牛的嘴巴打不開,牛的嘴巴若要掙開牛籠的束縛,就會弄痛鼻子。   這個巧妙的器具,可以讓牛賣力做事,多呼吸、多用力,但是少吃東西。套著牛籠的牛,實在很可憐,用力耕田時,呼吸量也增加,因為嘴巴打不開無法幫助呼吸,只好用嘴角的孔隙吸氣,以致一邊喘氣,一邊嘴角泡沫,邊走邊流唾液。    「為什麼要套牛籠,讓牛耕作的這麼辛苦?」我問當地的農民。「牛在耕田時,有時會吃田裡的秧苗。」農民說道。「可以給牛吃飽,再耕田嗎?」我還是不瞭解。「牛吃飽就不想耕田了。」農夫說道。我在那時,就想到聖經裡的這一個經節:「牛在場上踹穀的時候,不可籠住牠的嘴。」   上帝創造許多動物,都是讓鼻子接近嘴巴,這樣動物吃食物時,也可聞到食物,這是何等的方便與享受。以人為例,如果嘴巴長在前面,鼻子長在後面,那麼每吃一口,又要轉頭聞一聞,才知其味,這將是何等的不便。   上帝恩待人類,但是人類卻設計出一種農具,讓為他工作的牛,聞到卻吃不到,顯然忘記人類與牛是共有一位上帝,是一起配搭在工作。也許當人以為自己是牛的主人,能用牛籠掌控牛的弱點時,就把牛當作奴隸、當成畜牲。   一般人對畜牲沒有耐心,認為只是把工作完成就可以,不需要按部就班的學習;聽話順服最重要,不需要去考慮牠的感受。古今中外,全世界所有的農民恐怕都是如此,不是農民特別殘酷,企業界的老板也可能將人當成機器在使用,殘暴的政治領袖將百姓當成芻狗在殺害,教育者把成績較差的學生「放牛吃草」。    上帝清楚的吩咐道:「牛在上踹穀的時候,不可籠住牠的嘴。」,這一個吩咐在舊約提到,新約又出現兩次,在新約裡對舊約二次引用的經文不多,上帝對這個真理的重提,證明人太容易苛待努力工作的人、或用愛心服事我們的人。   其實真正的「籠」,絕對不是外面的控制,而是人心的省悟。當人擁有一頭牛,擁有一個家,擁有一份工作,擁有一些權利、金錢、名聲、知識等,有一天要面對真正的審判者—上帝。   很可惜,歷代以來,人們最想要的是:掙脫上帝放在他們心中的警誡。人在無有的時候,還有點謙卑;在擁有一些可誇的事物時,就印證了聖經所記的:「萬民為什麼謀算虛妄的事,世上的君王一齊起來,君宰一同商議,要敵擋耶和華,並祂的受膏者,說,我們要掙開他們的捆綁,脫去他們的繩索。」(詩篇二:1-3)。   人類在科學、文學、音樂、美術、政治、經濟、法律、哲學、教育、宗教等領域所表現的如出一轍,例如科學在十六與十七世紀起源時,是探討上帝在大自然的創造與作為;到了近代,科學反成了聰明人崇拜的權威,科學漸漸淪為人類自傲的依據。   巴赫與韓德爾的不朽樂曲,在歌頌上帝;近代的音樂反而大都在挑逗人的情感與眼目的愛好,僅是流行一時的商品。達文西與米開朗基羅的繪畫,是以藝術來彰顯上帝;近代的繪畫卻充斥人的沮喪、頹廢,與虛無。密爾頓的失樂園,本仁約翰的天路歷程,這些不朽的作品,試著指出人要回到上帝的救贖;不少現代的作品卻充斥色情、叛逆與暴力。   美國總統華盛頓作了兩屆之後,就自動下台,成為後來民主制度的典範,他在獨立戰爭時,離開軍隊,跪在冰雪中向上帝禱告,現代已經少有這種政治的領袖。早期的哲學,無論是希臘時代的柏拉圖,中世紀的經院哲學,都在探討上帝與真理,甚至起初杜斯托也夫斯基與祈克果的存在主義,也在探討人在上帝前的存在;後來的存在主義卻宣佈人是超人,上帝已經死了,不過這個宣佈者後來精神發作,超人死在精神病院。   宗教更是如此,釋迦牟尼稱自己不過是探索受苦的「智者」,穆罕默德不過自認是先知,孔子自認是個「不知生,焉知死」的儒者,老子也是「道可道,非常道」的思想者,但是被後人拱為一個宗教後,這些一度尋找真理的人,反而成為後人認識上帝的攔阻。人類一直有個共有的心思,有個固定思考的模式,要掙脫上帝的捆綁與繩索,結果反成為捆綁人類文明的繩索。   但願有一種符合上帝心意的服事,可以處在世界上的巔峰,卻是「當存畏懼事奉耶和華,又當存戰兢而快樂。」(詩篇二:11),因為擁有的愈多,有一天對上帝就要交帳愈多;做的事業愈大,無意中就會將別人當牛來用,動輒套上籠子的機會也愈大;名聲愈好、愈有名,可能自居上帝、先知,竊奪上帝的榮耀而不自知,何等需要戰兢而工作。    加倍的尊重  同學,一個成功者,常有自省,是好的,但是不要隨意給人牛籠,「那善於管理教會的長老,當以為配受加倍的敬奉,那勞苦傳道教導人的,更當如此。」(提摩太前書五:17)。敬奉是尊重,加倍的敬奉是額外的尊重。因著尊重,人與人之間有更好的配搭;因著尊重,夫妻、父子、同事、師生、朋友等,有更好的協調。因著上帝,我們才有機會在一起。   因此牛啊,你不用太緊張,先吃一點飼料吧,吃完以後我們再一起去耕田。   (文章授權/張文亮教授)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