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其實,妳一生在尋找的是『我』,卻一直試圖用世俗的東西填補渴望。」神說。三位前穆斯林女性分享,她們分別在異象、異夢、詩歌,像是在全身像著火的超自然經歷後戒毒戒菸,生命劇烈轉變,或者因著天父偉大的愛,得以饒恕父親。在伊斯蘭教的世界裡,女性總是被視為低人一等,是為了服事男性而存在,沒有太大的價值和發言權
神創造了你就是要讓你「作自己」,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人是跟你一樣的。你要知道你的核心身份,你是神的兒女!
不少牧師的孩子,因父母為傳道人,從小在教會進出,所以信仰對他們而言,可能只停留在「父母的神」,但自身未曾深刻感受。身為牧者孩子、新加坡百大藝術家的游主業(Benedict Yu)也有類似想法,加上爺爺在佛教擔任重要職位,使其經常思考上帝之於自己的意義,沒想到一次他在與和尚同住的西藏旅程中,遇見了上帝
身為基督徒,除擁有天國子民的身份,同時也是世上的一個國族,但在面對社會各樣議題,該如何看待自身身份?如何認同自身國族?
宣教士的孩子,常面臨「我到底是哪一國人?」的身分迷惘,也和PK(牧師小孩)同樣經歷「這是父母的信仰」。獲得2018「傑出教學獎」的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姜鍾赫老師,父母是在台灣事奉的韓國宣教士,他就曾是一隻迷失的小羊,之後生命經歷上帝翻轉,找到「自己的信仰」,承襲父母的宣教熱火,在香港的大學校園為主發光。
身份認同(Identity),是一個同時存在於心理學及社會學的議題。英國的社會學家紀登斯表示,認同是一個漸進式的「過程」,依據生命經驗結合「自我反思」,而得到新的結果。而這個認同的概念也十分生活化存在於你我的生活中,做為基督徒的我們是否也在信仰生活中看見自己對基督的認同呢?
24日上午,立法院法制委員會針對「同性婚姻修法」召開公聽會,政大法律系教授姜世明認為,同
美國基督教民調機構的最新調查顯示,受訪者認為,最重要的身分認同因素,神已經退居第三位。
我们的心等候耶和华,他是我们的帮助、我们的盾牌。我们的心因他欢乐,因为我们倚靠他的圣名。耶和华啊!求你照着我们所仰望你的,向我们施慈爱。 -诗篇33:20-22
我们的心等候耶和华,他是我们的帮助、我们的盾牌。我们的心因他欢乐,因为我们倚靠他的圣名。耶和华啊!求你照着我们所仰望你的,向我们施慈爱。
-诗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