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吴春城弟兄是「壮世代」概念的重要推手,在着作中写道:上帝创造世人,就是把人当成一件艺术品,祂希望看到每一个作品发光发热,而不是黯然无光。 箴言9:11说,「你藉着我,日子必增多,年岁也必加添。」他认为,面对21世纪全新时代,不能仅凭生理数字就被划定是老人!这群有能力持续追求自我实现者,生命的光环不受年龄的限制,应被称为「壮世代」。 面对健康的壮世代,你我该有如何的认知呢?
你知道2026年台湾即将进入「超高龄社会」吗? 依照国发会人口推估系统,2022至2027年的高龄人口,整体将成长73.27%,百岁以上人数会翻涨15倍;未来「长命百岁」将不再稀奇,多数人可能活得比想像久。社会上正在颠覆对「老」的认知,人们开始意识到「生命将进入延长赛」。 对此,身为基督徒的你预备好了吗?我们如何以「前瞻观」迈进超高龄社会?如何融合新旧能力?以下从见证及牧者分享,一起来思考。
6月是个各级学校纷纷高唱骊歌的时日,有人庆祝终于完成四年学业、準备步入人生下段旅程,也有人欢庆长久挂在心中的梦想终乎完成! 美国史丹佛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今(2024)年毕业典礼最受瞩目的焦点之一,是高龄105岁的希丝洛(Virginia Hislop)婆婆,歷经83年等待,终能回到校园,领取史丹佛大学教育硕士学位。 对此,台中长青学苑杨惠美老师受访回应,随着人口高龄化趋势加剧,「活跃老化」是值得全民关注的议题。 通常,长辈都有很旺盛的好奇心和学习企图,只要适当引导、不断鼓励,定能看到有愈多终身学习、也乐在学习的长辈出现,值得所有人为他们的积极态度喝采!
随着高龄化与少子化衝击,社会劳动力短缺,政府进而鼓励55岁以上已煺休的「壮世代」能回归职场,传承经验。 而在教会界,也有许多牧者年届高龄仍火热服事。现年79岁的中华少数民族关怀协会秘书长张华容牧师,始终坚守神所赐「门训儿少成为大军」的异象,不擅电脑与英文的她,倚靠神来完成门训教材,从翻译、编写、出版到训练,皆有神引领,更在遭仇敌攻击——手术引发败血症死亡时,因神的大能而死裡復活!
社会巨变下,60岁完成学业、追求壮世代之春的梦想,不再是遥不可及.... 王燕莉重拾课本,歷经四年恩典,60岁之际,不但勇夺校园一年一度「金声奖」首奖,更顺利毕业于臺北基督学院传播学系;与自己的二儿子宋修宏,脑麻生命斗士台大外文系大四毕,再修二年创新设计学程!母子一同经歷主恩,深知「神有够用恩典」,正是壮世代的榜样。 她愿奉献神所赐的恩赐:美声,口出嘉美言语,一生为主而唱,以宣扬福音为职志,如同毕製专题「因为有爱、所以无碍」,时时宣讲神的爱!
台湾有个族群,过去极少被注意到,然而随着高龄、少子化的趋势,人口越来越多之际,谁来为他们发声!? 相信是神的灵感,吴春城弟兄创立壮世代教科文协会,并唿吁这群被贴上「弱势标籤」的银髮族、老人,其实是未来将掌握台湾大新经济命脉的「壮世代」…若没有新思维,社会巨变下,超高速的超高龄化,将带来怎样的现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