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图/shutterstock)

一般来说,幼儿园通常招收3-5岁,但也还有针对2岁的孩子设立的幼幼班;但何时进入才适合或是说才预备好呢?面对孩子的哭声是否就说明了他不习惯幼儿园呢?提供一些思考给正考虑让孩子读幼儿园的家长事先预备工作...

最近有比较多的时间跟幼儿园的孩子相处,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状况,就是开始听到哭声。

 

不过哭声出现的时间点也都蛮一致的,早上进教室前通常会来一场嚎啕大哭;中午吃饭时,再来一场;睡午觉时,有时候会再来一场;睡醒时偶尔会有,看睡醒的心情。

 

不禁思考到底几岁才适合送入幼儿园?


一般来说,幼儿园通常招收3-5岁,但也还有针对2岁的孩子设立的幼幼班;但何时进入才适合或是说才预备好呢?面对孩子的哭声是否就说明了他不习惯幼儿园呢?

 

不过从哭声的确可以提供一些思考给正考虑读幼儿园的家长事先预备工作...

 

我想先将幼儿园定义是一个「教育机构」;不像是「托婴中心」是属于「养护型」。所以要送到幼儿园的孩子一定是基本的卫生都能自理,可以自己如厕保持清洁。

 

的确也会有碰到有些孩子虽然白天活动时可以不用尿布,但中午午休时间还是必须换上尿布的!这就会埋下一颗地雷。如果他「使用」到了尿布,也会让孩子的心情不太美丽。

 

试想老师要协助每个如厕的孩子清洁,中午时要帮孩子套上布布,也增加老师的负担,所以第一件事情应该是先确认孩子可以自己如厕。

 

再来就是面对吃饭的这一场哭战。通常孩子在家可能一顿饭会吃好久的时间;但是在学校,所有的孩子一起吃饭,老师当然没有办法一口一口地餵食,所以孩子必须要会自己吃饭。

 

而且不只是「自己」吃饭,是「专心」吃饭。很多孩子吃一口饭,就会发呆个3-5分鐘,看看天花板、玩玩菜。突然想到的爸爸妈妈...又或是碰到不喜欢吃的菜,很有可能下个瞬间就开始啜泣...

 

另外,进入团体生活,一顿饭如果发呆,老师应该会一直在旁边,孩子也会感受到吃饭的压力,所以爸爸妈妈如果可以事先协助孩子吃饭的专注,应该有助于孩子在吃饭时情绪的顺畅。

 

接下来回到每天的第一场战役—进教室。很多的孩子在踏进教室的那瞬间,常常会需要跟爸爸妈妈演「十八相送」,不过这裡哭的状况很有趣。

 

有些爸妈一离开,孩子顿时就清醒跟其他同学玩乐起来;有些是一进入教室就放开爸爸妈妈的手;有些是在车上大哭...但哭泣的塬因很多,

也有些大哭的塬因也有因为前一晚睡不够,早上睡不饱而哭。

 

但如果是因为对环境不放心而紧张的哭泣,孩子真的无法融入校园,是否可以先别急呢?

 

可能是对于跟新同学、新老师的相处会有太多刺激感受、压力,或许可以从半天的课程开始。多製造一些孩子与这个环境裡的人、事、物相处的机会与时间。

 

有些大人属于「慢熟型」的,为什么我们不能接受孩子也有慢熟型呢?先是半天的加入,再慢慢拉长时间,也给孩子适应期,也让他更加放心。

 

学校是个团体生活,孩子不再能独佔老师所有的目光与时间,孩子也必须学习与他人互动、分享。甚至开始进入「规律」的生活,开始有「上课」、「下课」的分别,这些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全新」的开始,在适应其难免都会有些阵痛,所以真的不用强迫孩子早点进入「幼儿园」。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而学习也不只仅限于「学校」。所以进入学校,并不是谁跑得早谁就赢了!反倒该思考若是为了图「快」,反而坏了孩子对于「学校」的胃口,拒绝学校那就反而可惜了!

 

最后,还是要提醒爸爸妈妈,其实父母是孩子最棒的老师!孩子喜欢黏着父母的时间也就是某段时期!当孩子进入青少年时期,爸妈想要孩子跟前跟后可能都没机会,何不好好珍惜这段他非常需要你陪伴的时光呢?把时间投资在孩子身上,是个聪明的投资!

 

还不适应校园生活没有问题,在爸妈的爱中,让孩子更有安全感,对于新的环境不陌生、不害怕!成为孩子永远的后盾,让孩子勇敢的往前走!

 

(文章授权/梁蓓祯老师)

诚挚的邀请每位读者以奉献来支持这份新闻媒体,并且为我们加油打气,让每一个神所赐福的事工,化为百倍千倍的祝福。谢谢您~(点此奉献)

author

梁蓓祯

梁蓓祯,高师大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现担任Fight.K国际「心」教育执行长。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