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图/Shutterstock)

同学,科学史上,要求不要多人前往医院的理论依据

 

歷史上,任何一场瘟疫的消失,绝对不会归功于哪一些人的处理得当,哪一个医生的医术高明,哪一种药物特别有效。

 

瘟疫的处理,若是归功于自己,那是夸口;归功于主管,那是偶像化。瘟疫时,人人该尽的责任是洗手、戴口罩、喝乾净的水、排污水、吃乾净的食物与用乾净的被单等。「洁净」是人面对瘟疫时,要据守的阵线。

 

医院建筑是为病人设计,有其容量,不是为多人考虑。太多人前往医院,是增加混乱,劣化空气,增加病毒的感染。医院为了病人,必须机警,严格管控人数。

 

这是1862年,着名的医生柏哲德(James Paget,1814-1899)在「英国医学协会」(British Medical Association) 首先提出的:「医院严控人数,是减少传染必须的管理。」要控制到多少人,才是安全?

 

他提出:「医院内要有风流通,如果人多到阻碍风的流通,应该严格管制。管制的时候,不因前来的人有什么身份,而特别通融。」这是「瘟疫时,若不是病人,就少去医院」,建立共识的开始。

 

柏哲德要求下,医院外要与大型公园结合,医院内要有小型公园,屋顶挑高,窗户大,以利通风,开启新的医院建筑学。

 

柏哲德写道:「我们对病因的知识,永远有限,无法取得最快、最佳的处理。争取医院通风,保持乾净,是我们次佳的处理,切实执行,仍能有效的降低死亡百分率。」

 

太多人前往,也会影响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瘟疫之时绝对不是众人涌向医院时。

 

同学,面对瘟疫,我们不是等待什么特效药,不是等待气温来改变,不是等待什么英雄出现,而是有我们该尽的本份。保持乾净,多去野外通风,少去医院。

 

(文章授权/张文亮教授)

诚挚的邀请每位读者以奉献来支持这份新闻媒体并且为我们加油打气让每一个神所赐福的事工化为百倍千倍的祝福谢谢您~(点此奉献)

author

张文亮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 C. Davis)博士,曾任台湾大学生物环境系统工程学系教授,台湾大学新生专题课程(大学101)授课教师,台湾大学生态工程中心主任。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