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news-details
基督教香港崇真会救恩堂,19世纪宣教士在塬址建立教会。(摄影/记者邓敏如)

香港着名的歷史建筑物,大多集中在港岛西区。其中1932年扩建完工的基督教香港崇真会救恩堂,属于哥德復兴式建筑,至今已有87年的歷史,一直是这裡知名的地标,也被评定为「一级歷史建筑」,存留世代更迭的轨迹,更带来信仰的祝福。

 19世纪初设教会,早期服事客家族群  

1852年瑞士巴色差会宣教士在救恩堂现址设立教会,之后1927年教会自立并进行扩建,新堂「救恩堂」1932年落成,一开始服事客家人为主,崇拜时有广东话翻译,而随着客语族群人数愈来愈少,从 1984年开始改用粤语崇拜。

「叁楼主礼堂内强调线条美,不能再加上装饰物,不然感觉会很乱。」姚健伟牧师说。(摄影/记者邓敏如)

 

走进救恩堂的正堂,抬头仰望看到半圆拱形的楼顶,连接两侧外墙扶壁,线条延伸让空间更觉宽广,目光自然往前望去,立刻被那美丽紫光的十字架吸引。十字架背后是色调柔和的玻璃窗户,上方是尖拱窗面。讲坛设计依照信义宗传统,讲台在礼堂的左侧,中央最重要的位置留给上帝。

 

会堂裡的硬木长椅,沉实而雕工精美。但毕竟已使用87年,好几代弟兄姊妹坐过,难免有岁月的痕迹,「偶尔做一些打腊翻新,至今才能有完好保留。」不过救恩堂姚健伟主任牧师也说,现在时代进步,讲求座椅符合人体工学,「这些长椅不能支撑人的嵴髓,会众坐久了会感觉不舒服。」

 

哥德式建筑的救恩堂,有别于传统哥德式教堂以麻石铺砌外墙,而是选用「上海洗水石米」,岁月痕迹相当明显,「从1932年直到10多年的外墙大清洗前,在日渐严重的空气污染下,其实雪白外墙都变成灰黑色。」姚牧师说。

以「上海洗水石米」铺砌外墙本来的灰黑色外墙经清洗后已变得雪白。(摄影/记者敏如)

 教堂哥德式建筑常见的叁叶拱图案,散落于阶梯栏杆、木门雕刻、外墙装饰。治着这条花岗岩石楼梯可直达教会的二楼。(摄影/记者邓敏如)

 

据教会文献资料,叁道门含属灵意义,取自以赛亚书66章2节,门廊宽阔象徵教会能容万国子民,包含教会内叁类蒙恩信徒。(摄影/记者邓敏如)

 

弟兄姊妹走进社区,教堂不再只是歷史建筑

「基督徒走进社区传福音时会遇到各种挑战,例如怕被拒绝,」姚牧师说,但救恩堂弟兄姊妹20年来同心积极投入社区宣教,一开始是应民政署邀请,在社区办嘉年华,之后主动投入社区志工,「救恩堂的弟兄姊妹从教会走到摩星岭,清除这一段的山路清除杂草,」这段路也因此被公部门命名为「救恩径」。

由区议会提供的路牌「救恩径」。(照片提供/姚健伟牧师)

 

「弟兄姊妹很熟悉附近西区这一带,有的在这裡住了几十年,有些是因为就读救恩学校信主而进入教会。」姚牧师说,在自己熟悉的社区宣教,邻里一家亲,更能乐在其中。早年救恩堂社区服事规模大,但从中期之后调整方向「从外围换到集中服事」,例如较多的家庭探访、开设「救恩服务社」,更加重视会友的灵性成长。

 

用教育塑造生命,赢得一家人的灵魂

为回应社区学童的教育需求,救恩堂在1946年成立救恩学校(小学部及幼稚园部),4年后再开办救恩书院(中学部),学生在校归信主后,校友也变成救恩堂的会友。教会办学校,学生接触福音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老师的爱心教导,而姚牧师更大的期待是,「学校透过举办家长班,关心家长需要,教导如何维繫更良好的家庭关係,让家长与学生一同在学校裡信主,一家人一起来救恩堂聚会。」

属一级歷史建筑的「基督教香港崇真会救恩堂」位于香港西营盘高街97号A。(摄影/记者邓敏如)

 

神能将各样的恩惠多多的加给你们,使你们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样善事(哥林多后书9:8)。请支持今日报媒体事工,谢谢您~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