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沐仁耳鼻喉科诊所经营者─郑仁信医师夫妇。本篇照片皆摄于疫情升温前。(图/记者林子骞)

台湾近日公佈之新冠病毒病例数,每天持续超过200人确诊;臺北市立联合医院企业工会25日于脸书发出警讯,反应医护人员过劳、被感染、资源不足等状况。在这个非常时期,许多医护人员坚守岗位,甚至煺休者挺身而出、主动回应徵召;诊所医师也不单顾自己,继续开业分担整体医疗需求,并分出时间前往快筛站支援...

高雄沐仁耳鼻喉科的经营者郑仁信医师,本週四(27日)起至社区快筛站支援。对此,郑医师于受访时表示,因为在台湾刚取得新冠疫苗不久他便主动施打,故自觉更有责任来到前线服务。

 

他坦言,做这个选择,并不是因为那是个「好」去处,而是:「如果我不去做,就只能丢给别人去,我觉得我不能逃避这个责任。」

 

「现在就是时候!」选择投入前线支援

本身是基督徒的郑仁信医师,也谈到信仰对他的影响,分享耶稣在马太福音25:35-40教导,「...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病了、你们看顾我;我在监裡,你们来看我。...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

 

他引用这段长期以来都很有感的经文,说明:「现在就是这个状况!」现在,正是台湾最有需要的时候,特别于医疗方面,郑仁信知道在这次的考题上,他必须选择跟随耶稣、活出光与盐的生命。但家中还有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孩子,会担忧吗?

 

郑仁信的妻子颜翎如,与先生同为FIGHT.K教会的会友,受访时说:「我觉得我先生很勇敢!所以当知道他做这个决定,我认为:『也不错啦!』」

 

颜翎如表示,很多第一线医护人员已经很累了,所以她支持先生的行动─纵使这也代表会增加妻子的负担;但在现今非常时期,不能只求自己平安、生活安稳就好,当有能力时更要「做点什么」

 

前阵子当印度第二波疫情失控,长期关注克安通牧师事工的他们,除了以行动支持,也反思相比之下,目前台湾还是幸福多了。

「沐仁」是「牧羊人」的谐音,也是郑仁信与女儿名字的结合。右上:诊所温馨的内部。右下:叁楼烘焙教室一隅。本篇照片皆摄于疫情升温前。(图/记者林子骞)

孩子不只是我们的,也是天父的,祂必会负责

郑仁信分享,他是第叁代基督徒,从小在教会长大,但随着大学离家念书和从医忙碌,慢慢远离教会;直到回家乡高雄,在网路上听到FIGHT.K教会张蒙恩牧师的讲道,便与妻子颜翎如开始到该教会聚会。

 

颜翎如则是因认识郑仁信一家人,而开始接触基督信仰,也认为内容「满正向的」,便决定受洗;后续逐渐感受到,当她将牧者的教导落实在生活中,包含探访、带小组,天父真的回应她许多事。当然,过程中也被调整了许多,包含夫妻关係,从先前诸多摩擦,到如今默契十足。

 

她也敞开地分享,今年6岁的大女儿,因天生肌肉较无力、平衡感也有状况,是一种需要投入特别多心力照顾的罕病。起初,颜翎如非常难过,曾质疑自己是不是怀孕过程做错了什么?但当她听到约翰福音9:3经文,「耶稣回答说:也不是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显出神的作为来」她终于明白─这其实是特别的祝福!

 

「上帝在特别的人身上,会彰显出祂的能力。」颜翎如感触良多。她分享,大女儿如今升小学一年级,虽读特殊班,但仍会有多数课程,必须在一般班级上课。许多面对类似情形的家长会焦虑,但她继续用祷告,把这些事交託给主,也会鼓励其他家长

 

「我相信天父会预备合适的环境,因为她也是天父的孩子,不只是我个人的;我们尽力帮忙,但他们长大后还是要面对各式各样的挑战。我们身为家长,可以用祷告交託,很感恩,我们有很棒的信仰!」

郑仁信医师一家四口。本篇照片皆摄于疫情升温前。(图/颜翎如 提供)

2020年,郑仁信和颜翎如迎来第二个女儿。颜翎如回忆,得知怀孕时,一方面很感动,但同时也很害怕。由于当时已属于高龄产妇,夫妇也没有检查自身基因,加上大女儿身体的状况,很多人都劝他们要做一下检验。但是,如果二女儿真有状况,就不生了吗?

 

颜翎如每天迫切祷告:「天父爸爸,祢最知道我的能力到哪裡,如果祢觉得我ok就给我,觉得我不能承担就不要给我。」她决定将一切交託给神,不做羊膜穿刺或其他自费检查,单单相信天父会有美好的计画。二女儿出生后,至今各方面健康都很好,令他们夫妇加倍感恩。

 

在职场带下神的国,把服务的行动作到人们心坎裡

他们也将信仰带入职场,郑仁信分享,每次听讲道都是一种受训过程;真正难的是面对「关键的抉择」时会怎么做,才能真实地在生活中,把天父的国带到地上,小至要不要去探访、每一次看诊是否用心与病人建立关係、需要耗费时间处理的病患接不接(例如鱼刺卡在喉咙)、跟同事和下属彼此相爱...等。

 

令郑仁信感动的是,除了自己努力落实信仰,同事也投入其中。例如有一位行政同仁,若刚好去医院办事,会顺便去探访转诊至该院的病人;另一位药师,面对家庭处境艰难的病人时,知道自己说什么都不合适,便紧握对方的手祷告,对方也落下泪。

 

有些病重者因家境困难,只固定来诊所拿药,迟迟不去大医院;工作人员得知后,虽与诊所业务无关,但因为真心关心患者,仍花时间劝了许久,终于对方愿意去大医院就医。

教会小组成员受洗派对。本篇照片皆摄于疫情升温前。(图/颜翎如 提供)

成为社区亲子教室的诊所

此外,沐仁诊所在疫情升温之前,还在诊所叁楼开办各种亲子免费课程,如:乌克丽丽、烘焙(教室备有烤箱)、黏土、母子棋、拼豆、生物课、桌游...等。主责的颜翎如说,因为常带大女儿参加早疗课程,知道许多父母其实没有能力负担这类课程,所以当自己有能力就多做一些事

 

这些课程强调「亲子」一起参加,才能达到「创造父母与孩子的回忆」诉求,是金钱所买不到的时光。授课的老师来自各行各业,一开始都很愿意免费帮忙,半年后颜翎如决定一律支付讲师费,让这个事工能长期做下去。来参加的家长中,有几位后来开始到教会聚会;医病关係也更像朋友,孩子们不再抗拒看医生,反而很开心能来此。

沐仁诊所的免费亲子课程,创造美好的回忆。(图/颜翎如 提供)

沐仁诊所的免费亲子课程,创造美好的回忆。(图/颜翎如 提供)

母亲节前夕,沐仁进一步推出了免费的「喘息服务」,让另一群必须长时间跟小孩待在一起的全职父母,能在几个小时中,把孩子暂时安置在诊所接受专业保姆照顾,暂时脱离照顾家庭的循环,有自己的时间出去透透气。

 

发想这个服务的郑仁信医师,希望能将「彼此相爱」的行动,做到对方的心坎裡、真正的需要上。后续带来的果效,令他始料未及,例如:诊所不再是孤零零的店面,更成为扎根于社区、紧密相连的一份子「我相信,我们的诊所是天国在地上的其中一环!」

 

所以,凡听见我这话就去行的,好比一个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磐石上。 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总不倒塌,因为根基立在磐石上。─马太福音7:24-25

 

疫情期间,人人善尽各自的责任

目前沐仁耳鼻喉科仍持续开业看诊,并不断提升防护层级。除了基本的措施、添购体温侦测仪,并于室外增设叁处等待区,晚上会挂上防蚊灯防蚊虫;诊所的APP使用率也逐渐变高,塬本是为了服务患者、不必在现场等太久,现在正好减少现场人次,大家可在家关注叫号情形。

 

挂号前,柜檯人员会在户外「详细询问」患者的旅游史、接触史,再决定入内或由医师到户外问诊。

 

郑仁信医师表示,这次疫情升温还不至于让他们措手不及,毕竟已经準备了一年多,也持续关注国外的情势,随时作好準备应变。由于医疗对象以「上唿吸道患者为主,他坦言一开始难免有些许担忧,但:「我受的医疗训练,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自己的防护自然会做好,如果真的怎么样了,至少我该做的防护都尽力做到了。」

 

他认为,现在各地医院的负荷加增,所以地方诊所继续开业,也成为一种责任。毕竟,每关一间诊所,代表塬本会来这裡看诊的居民,必须到其他诊所甚至去医院挂急诊,等于加增其他医疗单位的负荷。

 

「疫情对所有人而言,其实都是挑战;不论是家庭中要照顾停课的小孩,或在职场必须维持戴口罩,大家都增加工作量或压力。」郑仁信医师勉励大家,感谢身边为自己付出的人,他则是感谢太太在家中照顾小孩,使他能够无后顾之忧,投入前线快筛站支援的行列。

 

精选要闻》

若邻舍确诊,还能有平安吗? 不恐惧、不「行义过分」,做这4件事活出光盐样式!

林书豪为哈佛毕典线上致词:「我身为篮球员目的不只为成就,更为倚靠信仰帮助他人」

「线上」传福音好艰难? 林鸿信牧师:先检视你的福音,有没有裹「糖衣」!

在今日报的感动,想让您知道》点此奉献

立刻加入今日LINE,热门文章一次看》

简单好用!一键阅读今日报—自己做今日报App

分享
意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