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I Am Second

【耶路撒冷專欄】來自耶路撒冷視野—冠狀病毒

三月初,我從德國返回以色列,這兩個國家的電視和新聞網站上都充斥著冠狀病毒的相關報導,以及分析該病毒對社會、公共衛生、全球經濟和國際旅遊的影響。在我返家的當天,以色列政府決定,只要從某些歐洲國家(包括德國)入境以色列,每個人都需要居家隔離14天。因此在過去幾天,我有更多機會禱告與思考,隨著冠狀病毒對世界各國的衝擊,幾乎每天都在創新高,而這種全球威脅對教會和以色列的意義是什麼。我在隔離兩週時間進行到一半時,寫下這篇文章。   如此微小的病毒,小到不足一微米,卻能讓股市大跌,全球經濟嚴重受挫,國際旅遊幾乎完全停擺。許多人和各國都懷抱著懼怕,對於可能的全球大流行病深感憂慮。民眾最常聽到的建議就是要勤洗手,因為大家認真看待這事,導致歐洲醫院消毒用品大量遭竊。   1.自潔的要求 西方文化養成定期洗手的習慣,其實不如我們想像的早,頂多是在150年前才開始。原因是當時欠缺對細菌病毒的認識,也不瞭解他們在疾病傳播中扮演的角色。當時一名匈牙利醫生伊格納茲·塞麥爾維斯(Ignaz Semmelweis;1818 – 1865),在布達佩斯的婦產科醫院工作時,發現只要醫生在接生前,用含氯的消毒液洗手,產婦受感染死亡的機率就會大大降低,他也被稱為媽媽救星。   但是自有文獻記載,最早擁有個人潔淨傳統的民族就是猶太人,也因為這項傳統,猶太人在「黑死病」疫情中受創最小。與廣大歐洲的文化不同,猶太人仍維持著吃飯前洗手的聖經教導;這對他們的外邦鄰居來說,簡直匪夷所思,還引發了各種陰謀論和一連串反猶太主義的暴力事件,甚至導致數千名歐洲猶太人喪生。   然而這項自潔傳統可追溯到猶太民族最初期,從以色列人領受摩西律法開始。當時神要求祭司在按立祭司之前,要先用水浸身(出埃及記 29:4);他們在進入會幕事奉神之前,也需要在會幕前的洗濯盆洗手洗腳(出埃及記 30: 17-21)。   神的百姓瞭解,這不只是身體上的自潔儀式,更反映深層的真理—就是我們需要在心靈上自潔。在詩篇 24 篇3-4 節中,大衛呼求說:「誰能登耶和華的山?誰能站在他的聖所?就是手潔心清,不向虛妄,起誓不懷詭詐的人。」   神透過先知以賽亞提出警告,他不再容忍以色列百姓事奉、獻祭和唱詩讚美,因為「你們的手都滿了殺人的血。」(以賽亞書 1: 15)先知在這段經文所指的,很顯然不是身體上的血,而是指祂百姓所犯的罪。先知約珥要百姓「在錫安吹角」,招聚神的百姓起來悔改,尋求神的面,因為「或者他轉意後悔,留下餘福…」(約珥書 2: 1, 14)。   因此我們應該將冠狀病毒解讀為天上的角聲吹響,呼籲我們起來尋求神,鑒察自己的心。我們需要追隨耶穌的弟弟雅各的建議,「你們要親近神,神就會親近你們。你們這些罪人哪,當使你們的手潔淨!心懷二意的人哪,當使你們的心純潔!」(雅各書 4: 8)。   耶穌的教導強調,清潔的心比個人的衛生習慣和洗手更重要,因為我們的心才會污穢人、欺哄人(馬太福音 15:16-20)。當然,這「不表示」,我們可以輕忽所有關於這個病毒的實際建議,或是衛生法規的要求(正如我家人目前正遵守以色列的規定);而是表示,我們需要同樣看重自己的心,甚至更要潔淨自己的心,因為心才會影響我們的屬靈生命。   2.全球震動的時刻 今年二月初,全球事工的許多重要幹部來到耶路撒冷,參加我們舉辦的 ICEJ 40 週年策略會議。在一場禱告會中,ICEJ 董事會成員與挪威事務部主任達格·烏維·猶里歐森(Dag Øyvind Juliussen)分享最近幾個月,神透過哈該書第二章大大對他說話,在這段經文中,這位先知宣告:   「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過不多時,我必再一次震動天地、滄海與旱地。我必震動萬國,萬國的珍寶必都運來,我就使這殿滿了榮耀。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哈該書 2: 6-7,同時參考第 21-23 節)希伯來書12章27-29節的書信內容也引述這段預言,也就是天上地下的掌權者與各體系都要經歷震動。就在耶路撒冷聚會幾週後,全世界的確經歷了震動,也帶來了許多意想不到的結果,例如以色列不允許觀光客入境。   這些先知性預言的震動將帶來劇烈的影響,耶穌也警告:「人們預料到將要臨到世界的事,就嚇得魂不附體;因為諸天的各勢力都將被震動。」(路加福音 21:26)   當前的震動帶來了各樣效應,經濟危機已超出想像,逐漸在世界各地浮現。一些新聞來源顯示,冠狀病毒造成班機取消、貨物無法送達等經濟損失,已高達約一兆美金。這不單只是一項數據,而是真實地影響到所有人。例如,以色列航空已讓多數員工放無薪假,而且飛機大多已停飛。科技大廠蘋果一月份和二月份股價大幅重挫,由於手機零件多是在武漢地區生產製造,已無法交貨。英國週刊《旁觀者》(The Spectator)評估這場危機,將讓全球化面臨崩解,至少是暫時性的。   冠狀病毒的危機確實暴露出全球貿易體系的脆弱,這也可能是啟示錄中提到那大日子的預表,到那時全球體系將走向終結,因為「倒塌了!大巴比倫倒塌了」(啟示錄14:8)。   同樣地,先知哈該描述如此的震動,是正在神的殿中釋放一個新的榮耀;也就是說,當世界處在動盪不安時,神的國在地上就會愈加強盛。冠狀病毒的爆發也帶來了正面的結果,目前伊朗爆發冠狀病毒的嚴重疫情,據報導,約有 7 萬名受刑人從監獄中獲釋,其中有許多是遭受逼迫的基督徒。   類似的震動將釋放對神的渴慕,教會需要隨時做好準備。在哈該書提到的這段經文,在希伯來書第 12 章中,又是以不同的方式描述。在經文中提到,當震動來臨時,將震動那些能夠被震動的,同時又顯明那些不被震動的事(希伯來書12:27ff)。   這段經文最後呼籲大家作為結語:「所以,我們既得了不能震動的國,就當感恩,照神所喜悅的,用虔誠、敬畏的心侍奉神,因為我們的神乃是烈火。」(希伯來書12: 28-29)   3.這只是個預兆 在讀了神的話和收聽新聞報導後,我不禁認為,這個事件只是未來將要發生之事的小小預兆。舊約希伯來先知和新約中都提到,到那時,神要嚴厲審判這世界一切的不義和悖逆神的行為。   如果有人在 2020 年 1 月初,用 Google 搜尋「Corona」這個關鍵字,得到的結果可能是墨西哥啤酒品牌可樂娜,或是日全蝕現象發生時出現的日冕圖片。這種現象是當太陽完全被月亮遮住,在月球周圍形成一個火環,產生了發光的(冠狀)日冕。人肉眼看到的只是太陽最外圈,並非太陽本身。在禱告中,我忽然領略,這正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冠狀病毒大流行本身不是審判,而是如果這世界不悔改,將面對更大災難的先兆。瘟疫來到,要毀滅這地,而人卻不願悔改(啟示錄9:18-21)。然而這也是一項提醒,知道如今仍是恩典時代,是因著「凡求告耶和華名的,就必得救。」(約珥書2: 32;使徒行傳2:21)對教會而言,這次大流行是一記敲響的警鐘,讓我們更瞭解現今所處的世代與季節,並採取因應措施。   在此,容我提出下列建議。這些建議不應取代您國家衛生單位要您採取的合理行動,但我們需要將危機化為契機:   A.親近神,省察自己的行為,必要時就該洗手。讓我們鑒察自己的心,恢復我們與神的關係,因為神乃是「烈火」(希伯來書12:29;雅各書4:8)。使徒保羅談到這末後的日子,提醒我們:「這一切既然都要如此銷化,你們為人該當怎樣聖潔,怎樣敬虔,切切仰望神的日子來到!在那日,天被火燒就銷化了,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熔化。」(彼得後書3:11-12)。   B.在這個震動的時刻,讓我們謹記神是永不改變的,我們的生命都在祂手中,祂告訴我們「不要害怕,因為我與你同在」,正是這充滿黑暗與挑戰的時刻,我們的光要照的更明亮。人都在看我們,讓我們如光發出,仰望這位復活的主。   C.我們需要明白,我們現今所處的世代,將會有更多的震動臨到,因此我們需要建造穩固的根基。耶穌在路加福音提醒我們:「一有這些事,你們就當挺身昂首,因為你們得贖的日子近了。」(路加福音21:28)的確,耶穌來的日子近了!   D.耶穌鼓勵祂的門徒要看重禱告,才能通過這些日子的考驗。「你們要時時警醒,常常祈求,使你們能逃避這一切要來的事,得以站立在人子面前。」(路加福音21:36)讓我們今天就下定決心,願意前所未有地花更多時間禱告、尋求神。   E.使徒保羅提醒我們,神先知性的話語要成為黑暗時刻的那盞光。「我們並有先知更確的預言,如同燈照在暗處。你們在這預言上留意,直等到天發亮、晨星在你們心裡出現的時候,才是好的。」(彼得後書1:19)。神的話在這些變動的時刻,成為我們生命的明燈與指引。確保使神活潑的話語成為您的每日靈糧。   F.最後,此刻是絕佳時機,按著神的心意與以色列同站立。這個國家因為冠狀病毒的關係,設下許多嚴格的限制,意在拯救生命。特別在這段健康危急時刻,年長者(包括許多猶太大屠殺倖存者)更容易受到隔離措施和種種限制的影響。猶太新移民仍可以歸回(Aliyah)以色列,但他們也必須接受為期兩週的居家隔離。我們的ICEJ AID團隊已接到當地慈善機構的要求,希望協助他們進行各項計劃,在這樣的嚴峻情勢下,為那些受創最深的人提供協助。請幫助我們達成這個迫切需要。   呼籲起來禱告!   過去幾週,因為冠狀病毒的威脅,國際旅遊(包括到以色列旅遊)遭受重創。以色列回應威脅的做法,較其他國家更為嚴格,包括要求所有入境以色列的旅客都要接受兩週的隔離,也取消大型的公共活動,例如在耶路撒冷舉辦的馬拉松活動。我們深切期盼,當我們10 月初舉辦住棚節慶典時,這些限制都將解除,耶路撒冷的生活都能恢復正常。不論情勢如何演變,誠如撒迦利亞書 14 章 16 節所說的,我們希望能夠「守住棚節」!我們想邀請您們,加入我們誠心禱告的行列,為今年的住棚節,也為冠狀病毒疫情能夠完全止住,且威脅盡快解除禱告。   今年 ICEJ住棚節慶典有其特殊的意義,因為今年剛好是我們在以色列事工40週年。因此我們需要格外的智慧與先見,妥善規劃這次的特殊慶典,並因應當前情況帶來的挑戰,適時調整時程。求神讓我們在規劃今年住棚節慶典時,有「基督的心」(哥林多前書2:16)。也禱告能有合適講員和敬拜主領,願意來到耶路撒冷,參與今年住棚節聚會的服事。讓以色列人從這些來參加住棚節表明支持以色列的基督徒身上,蒙受特別的福分。   此外,我們也希望你們能夠為神大大做工禱告,能提高存活率,消除因冠狀病毒帶來的懼怕與痛苦。在這個全球危機的時刻,願神的旨意能夠成就在地上。為這些醫學專家和政府單位能夠快速控制疫情,消弭疫情對全球公共衛生帶來的威脅。最後,求神幫助以色列,讓這個國家能夠找出解決之道,化解病毒威脅。   https://www.icej.org.tw/icej_200318-1/ (文章授權/台灣ICEJ)作者:ICEJ總裁 猶根布勒博士 翻譯:豐盛|編審:雲嵐牧師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Q  LAM專欄】關於世界末日

身處這末後世代的現代人,要不心臟要很大顆,要不就最好有顆鋼鐵心,偏偏,我屬於既不大顆又不鋼鐵的那種...   曾年少輕狂以為: 考不到學校是世界末日,交不到男友是世界末日,遇人不淑也是世界末日,被甩失戀更是世界末日;   孰不知青壯入社會時: 沒工作無法生活才是世界末日,枕邊人變陌生人才是世界末日,說共度此生卻辜負一世才是世界末日,相愛卻得留下承受失去愛的才是世界末日;   但今天才明白: 一邊看新冠狀肺炎的疫情發展、南極破20度的高溫、歧視與恐慌導致的動亂...數不清也追究不完的天災人禍??再轉頭見著寶貝女兒熟睡的臉龐,我竟然軟弱到落淚。我不知道五十年後她要面對的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那時,或許才是真正的世界末日??   渺小本為塵土的我,知道不是我做了多少對或錯的事,就能決定或左右留下個怎樣的世界給孩子,但我清楚唯一能夠也唯一渴望留給她的:不是萬貫家財的生存環境,不是十八般武藝的生財技能,不是自以為義的是非道德經驗;   而是,無論環境如何都有: 一份誰也奪不走的平安,一種堅定而勇敢的信心,一生都感受到愛的盼望,就是一位—永遠不離開她的上帝。   親愛的父神,我不知道我該如何能做到這份渴望。我是如此地愚昧又軟弱,只願?的智慧與剛強,領我將?的愛傾倒在樂希的生命裡,即使我不可能完美,但因著?的大能與計畫,她的生命便能在?手中完全。願?賜予她面對世界末日時,更篤定清楚看見?再來的盼望。以上禱告奉耶穌基督的名求,AMEN   世界的末日,等同於,祂再來的日子! 迎接新天新地那天,願我們都滿有信心與平安! (文章授權/Q  LAM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QLAM.ThanksGod/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Q  LAM專欄】我們的眼光,早已把人也把自己傷透

  樂希最近看了一本吃零食就會變很胖太hyper的書。看完童書的後遺症,不外乎就是孩子學的很快,她立刻就記得胖跟瘦的差異。   某天,她看著電視上唱歌的人說:「他很胖耶!」媽媽下意識第一個念頭就是:「天啊!不就還好是在四下無人的家裡!啊~這該如何是好?」   我回答她:「對啊!」   下一秒神的智慧立刻進來,我接著說:「有人胖胖的、有人瘦瘦的,有人高有人矮,因為上帝創造每個人都不一樣啊!」這種神救援真是太及時的驚險了~   樂希說:「就像我矮矮的一樣嗎?」「對啊~不管高矮肥瘦,神都愛我們每個人。」   有時候,其實不是話語傷人,而是我們的眼光,早已把人也把自己傷透。   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又是用什麼標準衡量他人呢?   馬可福音12:30-31 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其次,就是說:要愛人如己。再沒有比這兩條誡命更大的了。   路加福音6:41-42 為甚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你不見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對你弟兄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你這假冒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後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   (文章授權/Q  LAM臉書專頁)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Q  LAM專欄】祝大家2020年愛祢愛你年快樂~

2019,過得如何? 大多數人都習慣在年末回顧整年的自己。   我呢?不例外也不意外,新年開始時的信誓旦旦,年終再來一次悔不當初。 只能求主饒恕一個懶散的靈魂。   但每次只要把眼光放回恩典裡,就不得不驚嘆神的奇妙帶領,原來這一年經歷了那麼多超乎我想像的事啊! 有些是想著想著突然就成就了,更多時候卻是沒想過但已經完成的了!   數算恩典,總會充滿感恩與盼望~   若你專注於自身的行為來斷定過往成敗於否,我的建議是:定睛於祂的作為吧!   你會發現,當我們還在抱怨、緊張、興奮、驕傲、焦慮、沮喪......糊裡糊塗的時候,祂早滿有慈愛地褓抱我們於掌心裡。   無論我們以為過得如何,過去的一年都值得獻上感恩,因為祂仍賜下生命的氣息與盼望予我們。   然後,大聲對自己說: Happy New Year & Happy New Me ! 祝大家愛?愛你年快樂~   以賽亞書43:18-19 耶和華如此說:你們不要記念從前的事,也不要思想古時的事。看哪,我要作一件新事,如今要發現,你們豈不知道嗎?我必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   (文章授權/Q  LAM臉書專)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Q  LAM專欄】帶著盼望看看神為你預備了什麼

似乎是一眨眼 就十年了   記得30那年,還在跟當時交往七年的男友討價還價著結婚的年紀:「你要是35我就38了,到時生不出來怎麼辦?」心理想著「是不是該再等等,反正很快就38了?」然後撐不到32。 到了35看著對方挽著新對象,而自己還空窗的時候,開始懷疑人生,朋友鼓勵著:「放心,妳38時早就結婚生子了!」   然後,我放下了汲汲營營地無謂擔憂,轉而專心認識自己,明白我的需要,也讚賞我的美好,每天開心地生活,就像隨時可能會結婚就不能只顧自己那樣地盡心享受一個人,因為我認真覺得婚姻很快就到了!哈!   瞬間,40。幸福美滿一家三口。   當初每一個難熬的時刻,沒離開過我的腦袋,偶爾一個夢一場電影,還是會勾起那些往事。不同的是:那已經不痛不難過了,有的只剩下感謝。   感謝神對我的計畫,用那些經歷成就現在的我,一個我從來沒想像過卻美好無比的自己與生活。   我常跟帶門哥說:「回看照片,我發現我最美的時候,就是遇見你那一年!」 我相信,神一直在預備一個連我自己都喜歡的最美好的自己,才能發著光讓幸福看見!   我們永遠不知道未來會長什麼樣子,但倘若我們把自己困在恐懼的想像,而不選擇擦乾淚面對自己該改變的成長,誰能拿我們怎麼辦呢?   謙卑,是應該的,因為世界很大;自信,也是必備的,因為天生我材必有用。 所以,兩者俱全的生命才健康,也才能創造健康的人際關係。   走出那個無意義的自怨自艾房間,帶著盼望看看神為你預備了什麼在未來的路上吧!   四十,不只是一枝花,更是可以散播的芬芳。   祝福你們,如照片裡的孩子那樣,對未來充滿活力、好奇、興奮,也對一個單純的自己滿有自信!   (文章授權/Q  LAM臉書專頁) 著名兩性關係作家Q LAM教你如何建立自我價值,想談場好戀愛,你必須先懂得「什麼是愛」、「愛是什麼」 【講座資訊】 主講人:Q LAM 時 間:2019/11/23(六) 09:30-11:30 地 點: 大毅幸福館 梨子咖啡館崇德店(台中市崇德路三段1號) 費 用: 免費,請至梨子咖啡各分店領取入場券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提摩太凱勒專欄】工作—它是從上帝而來的極好禮物

尤瑟夫.皮柏(Josef Pieper)是一個20世紀德國天主教會的哲學家,寫過一篇著名的文章叫做《閒暇:文化的基礎》。皮柏論證說,休閒不只是沒有工作,而是一種心靈或靈魂的態度,在這種狀態下,你可以按照事物的本相來沉思和欣賞它們,不必考慮它們的價值或直接效用。工作狂的頭腦(如西方文化所常見的)傾向於用效率、價值和時效的方式來看待任何事,但我們也必須有能力欣賞生活最簡單和平常的層面,甚至嚴格說來並沒有用、只是讓人高興的層面。令人吃驚的是,所謂嚴苛的改教家約翰.加爾文甚至也同意此點。他在談論基督徒生活時,也警告人們不要只從用途來衡量事物:   「我們若思考神為何創造飲食,就會發現這不但是為了人的需要,也是為了人的享受和使人快樂。和歡暢嗎?除了人的需要以外,神給我們衣裳的目的也是為了美麗和含蓄。草、樹和水果,除了本身實際的用處之外,也有他們美麗的外觀和味道……簡言之,除了神決定一切的受造物有實際用處以外,難道祂不也是賞賜它們吸引力嗎?」   換句話說,當我們看到任何事物時,要能夠說出像下面這樣的話:  世上萬物光華美麗,大小活物盡現驚奇,  世上萬物智慧奇妙,都是至高上帝創造。   除非我們時常停下工作、花時間敬拜(皮柏視為「休閒」的主要活動之一),單單欣賞和享受世界—包括我們勞動的成果,否則我們就無法真正體驗到生命的意義。皮柏寫道:   「閒暇是一種肯定的狀態,這和「不活動」不一樣……這好比一對情侶談話之間的靜默片刻,什麼話都不必說,兩人卻能融而為一……《聖經》上也這樣記載著,在收工之後,「上帝看到他所做的一切,他覺得非常好。」(創世記1:31)可見閒暇包含了人的內省行為,他看到了他在現實世界的工作完成之後,感到心滿意足。」   簡言之,工作—大量的工作,是使人生有意義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它是從上帝而來的極好禮物,也是賦予我們生活有目標的主因,但它也必須有自己恰當的位置,要服膺於上帝,它必須時常停下來,不僅為了身體的恢復,也為了喜悅地接受世界和日常生活。   我們可能覺得這是顯而易見的。我們會說:「工作當然很重要,不過工作也不是生活的全部。」但準確地抓住這些真理是必要的。因為在一個墮落的世界裡,工作使人倍感挫折、精疲力盡,所以人們很容易就下結論說:「能不工作就好了,」或者只能短暫忍受工作的艱難。但另一方面,因為我們混亂的心靈渴求肯定和讚賞,所以也很容易落入相反的極端—生活只圍繞著事業成就,很少顧及其他。事實上,過度工作常常是一種可怕的企圖,嘗試要早早就把一生的工作做完,以便不要再去思想工作。這些態度最終只會讓工作變得更令人感到愚昧和不滿足。   當我們覺得「我討厭工作!」的時候,我們應當記得,雖然工作對於提醒我們萬物是受到的咒詛(甚至強化這個觀念)特別有效,但它本身並不是咒詛。我們被造就是要工作,而且也因此得到自由。另一方面,當我們感到生活完全被工作佔據的時候,我們也要記得必須尊重工作的限度。要過一個有意義的工作人生,就要牢牢抓住這套平衡工作與休息的神學,因為沒有比這個出發點更好的了。   (文章授權/提摩太 凱勒(Timothy Keller)臉書專頁)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Q  LAM專欄】人生總會遇上幾個亂流

人生總會遇上幾個亂流......   去年跨年,挺著肚子跟帶門哥(筆者的先生)一起在越南的小巷裡,安靜卻滿足地倒數;今年跨年,小小聲深怕吵醒身旁那個剛會喊媽媽的娃兒,在深圳Q爸的家,倒數屬於我們自己的年,依舊安靜滿足~   由於早班機的起床時間實在太早,回程的飛機上,樂希上機沒一會兒便在我懷裡安穩入睡。飛機裡一下機組廣播、一下送餐走動、一下機翼開啟...種種嘈雜的聲音,這小妞一點兒也沒醒,直到那個小小亂流的入侵。   她先是皺了一下眉頭,然後睜開了惺忪的睡眼,扭動了一下身體,直至跟我對到眼後,就又緩緩地進入夢鄉。這時即便媽媽手再酸也得繼續撐著啊~   看著她,我似乎明白了天父說在祂裡面得著安息的意思了。   生活不會一帆風順,也無法自欺欺人地說對處境一點感覺都沒有,但,我是否知道我在誰懷裡?並且知道無論氣流多混亂,祂都會抱緊我?當定睛看見祂,清楚被祂抱著,便能滿有平安地繼續走完這趟旅程?相信祂就算祂賠上性命,都仍然不會放開抱緊我的手?   即便是面對真愛,也總還是會有讓人捶心跺肺的時候啊~那麼人生總會遇上的幾個亂流,就安然地遇上吧!   詩篇22:8-9 他把自己交託耶和華,耶和華可以救他吧,耶和華既喜悅他,可以搭救他吧。但你是叫我出母腹的,我在母懷裡,你就使我有倚靠的心。   出埃及記33:14 耶和華說:我必親自和你同去,使你得安息。   (文章授權/Q  LAM臉書專頁)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Q  LAM專欄】美好的東西可能是致命的關鍵

我們家種了幾棵羅勒葉,之前第一次種植的時候因為水份沒有拿捏好,都被我養枯了。不死心的我又再去買了兩盆,沒想到這一次不但繁盛茂密,還開出了可愛的小白花。   正當沾沾自喜之際,帶門哥問我:「開花是不是就不能吃了?」「我不知到耶!查一下」正當帶門哥很認真幫我查的時候,說也奇怪,似乎發現了這陣子羅勒好像真的沒那麼香....緊接著就傳來帶門哥說:「開花前就該剪了!不然花會把整株母株的養分吸光,然後就死掉了。」什麼!!心裡大驚!虧我澆水時還小心翼翼地不要動到小白花耶~~~   很多我們以為美好的東西,原來,不見得是我們想像或眼見的那樣個樣子,一個搞不清楚,反而正是致命的關鍵。   願我們都能在現實中看見真理裡永恆不變的美好。   哥林多前書 10:23 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   創世記3:6 於是女人見那棵樹好作食物,又悅人的眼目,那樹令人喜愛,能使人有智慧,她就摘下果子吃了,又給了與她一起的丈夫,他也吃了。   (文章授權/Q  LAM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QLAM.ThanksGod/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