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美好

【梁蓓禎專欄】你的世界有多大,並不在於你生活中看見多少人

最近我們有個孩子告訴我他的世界太小,他想要去「外面的」世界看看。這個「理由」我在一些年輕孩子的身上聽過,然後下一句通常會接:所以我要去台北找工作、我要去國外讀書,我要去working holiday....   去外面看看真的很美好,但去外面「世界」就會變大嗎?   我一直在思考「世界」到底是什麼意思,我們一直在說要培養孩子「世界觀」,到底怎麼做比較實際?   回想之前在國中教書,也算是蠻大的學校,人數眾多。不過有些孩子很容易「小團體」。不管他身旁有多少同學、補習班、生活周遭?他的生活總是受小團體影響?甲不理我,或是我跟乙吵架,覺得全世界只剩下我一個人孤孤單單。   這樣的「世界尺寸」不知是多少?雖然我們每天活在相同的環境當中,但是他的「世界」跟其他同學的「世界」,很明顯規模不一樣。   進入職場後,看得見的世界似乎真的縮小,辦公室、家裏、教會??,所以開始有去健身房、團體課程?等,參加各樣的活動都沒有問題,但活動越多真的不代表世界越大?,世界的大小應該其中有一個評估是,你打開多少讓別人進入吧??。   當你在意、當你關心,這個人就進入你的世界了。同樣的,當你不在意、不關心,這些人雖「活在」你身旁,卻沒「進入」你的世界。   的確,看得見的人數跟我們心裡面真正世界的人數是不一樣的。很多人關切不同的議題,這些人不見得出現在他的生活圈。但因為關注他們,這就進入他的「世界」。所以在意非洲的小朋友糧食短缺,雖然沒到過非洲,但這卻在他的世界。在意經濟貿易戰爭,川普也就住在你的世界。所以大前研一之前說年輕人只關心半徑三公尺的事,這會是蠻驚人的,這樣的「世界」多狹隘。   所以如何培養世界觀?   方法很多,但有一個是最基本的,就是幫助我們的孩子彼此相愛吧!當連真實活在身旁的同學都無法進入他的世界,要談什麼遙遠的國家?所以,幫助孩子好好與現在生活中的人用心相處。   去外縣市、出國讀書、工作都沒有問題,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很好的。但敞開心去關懷身邊的人,走的城市越多才越有不同體驗?畢竟「人,才是關鍵」!   (文章授權/梁蓓禎老師)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蒲公英專欄】我的房東貴人

畢業之前,元英便積極投遞履歷,希望能得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然而直到驪歌奏響、同學們互道珍重後,依然沒有一家公司錄取他。而那些積極邀約他面試的,偏偏又都是自己沒興趣的工作。   一碗麵的關懷 「我還有存在的價值嗎?」元英變得自卑起來,竟日躲在房內上網。眼看著生活費即將用罄,他只好硬著頭皮打電話,找房東李伯伯商量下個月的房租能否寬限。對方把他訓了一頓:「年輕人啊,不要眼高手低,先求有再求好,不然搞到這步田地,別人看了也難過!」 掛上電話,元英感到羞憤難當,誰知過了一會李伯伯便在樓下按電鈴:「你最近是不是都只喝水沒吃飯?」元英臉頰一熱,只聽對方又說:「你知道我在公園那邊開小吃店吧?剛才請師傅給你煮了碗陽春麵,你下來拿。找到工作以前,儘管去我的店賒帳……。」 聽完這段話,元英很想哭,明明非親非故的。為了不辜負這份關懷,也為了重拾尊嚴,他決定走出房間,去應徵李伯伯推薦的保全工作。   默默陪伴 起先元英心態消極,認為保全是混日子的閒差,但不久便體悟到:「如果連基層的事都做不好,日後如何能承擔更重要的工作?」 這份工作除了防範宵小、收發信件、指揮車輛,最重要的是EQ要高,和住戶維持良好的互動。於是他開始學習逐一問安,把笑容和朝氣帶給進出社區的人。有時還會幫忙住戶上網查詢資料,或者遞上茶水接待訪客。大家都說,這個大學畢業生談吐不俗,態度親切,把我們這個小社區提升成了豪宅呢! 有天元英看見一個熟悉的身影。「李伯伯,你怎麼到這裡來了?」房東點點頭:「我這裡也有房子,大家都說你幹得不錯,所以我來看看你。」聊了一會,對方又問:「聽說你很會玩魔術方塊,我約了幾個住戶,你給我們小孩教一教,這樣又能多一筆收入!」 元英這才知道,這段時間房東始終在關心自己。他不禁感動萬分地說:「我一定好好給孩子們上課!」   美好的結果 有了第二份收入,元英更無後顧之憂,決心衝刺半年後的國家考試。儘管他非常認真,然而得知電腦閱卷的結果後,發現自己離上榜的分數還是差了一點點。 「都這麼拚了還是考不上,果然我是廢物嗎?」他一邊流淚一邊睡著了。那一週給孩子們上課時,他有些魂不守舍,挨了李伯伯一頓罵:「急什麼!努力不一定立刻有收穫,明年再拚一次不就得了!」 元英勉強擠出了笑容,一張臉比哭還難看。誰知過了一個月,元英雀躍不已打來一通電話:「政府說這次考試題目有爭議,要改答案,對我相當有利……。」 正式公布榜單後,元英果然低空掠過考上了。除了自己家人,最替他開心的就是房東李伯伯了。 「謝謝您總在關鍵時刻推我一把!」但房東欣慰地拍拍元英肩膀:「不,是你自己願意振作。至於為什麼要幫你,因為年輕時我也曾經和你一樣,躲在屋裡沒飯吃啊!」   你們以祈禱幫助我們,好叫許多人為我們謝恩,就是為我們因許多人所得的恩。—《聖經》哥林多後書1章11節 (文章授權/蒲公英希望基金會) http://www.dhf.org.tw/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馨香女人專欄】把愛找回來

我2000年信主。從2013年開始,我發覺丈夫的心不在我和家庭上,當時沒看到我自己的問題,內心非常非常的痛苦。到2014年我一直跟他吵鬧、摔手機,那是最痛苦的時候…。我還是用我的方式來解決,我甚至告訴我的女兒、告訴我的家人。雖然有位姐妹輔導幫助我,但是我還是掙脫不了那個痛苦。   想想丈夫的好處感謝他   很感謝神,後來,女兒在美國有一位姊妹,她告訴女兒參加了台灣的學園婦女小組,非常好。我問她的收獲,她說非常多,我就請她介紹我參加學園婦女小組。感恩的是,第一次參加小組,我的組長對我說:「請你想想你丈夫的好處。」 我一直想、想,我想了很長的時間,就說:「他很聰明。」組長說:「就為聰明來感謝他。」姐妹也鼓勵我,第一次向先生感謝,先生可能會是沒有反應的。就這樣我學習第一次的感謝他。   讚美拉近夫妻關係   聚會下來,我真的覺得我離不開小組了,因為小組改正了我的觀念。其實和女兒或兒子住在一起,我的眼睛卻看丈夫全身都是缺點,我看不到他的好。現在我知道要去讚美我的丈夫,雖然他沒有多說什麼,但看得出來他很高興。對我也關心多了,我們的溝通也比以前好多了。 現在經過這一年多,學習讚美他,一點一點地不再指責,而是尊重他,就像小組所教的,尊重、順服、溫柔,是我要學習改變的功課。並且看重我們夫妻是一體的,在事情上是要順服丈夫而不是順服兒女。   用道歉信搭起愛的橋樑   在小組也學習和兒媳、兒子如何相處。也向兒子、女兒寫了道歉信。以下是給女兒的道歉信。 星期一我參加餐會對我幫助很大,過去原來從沒有意識到我的錯,從小對待你們,我以為對你們板起臉來,你們就會聽話,不但一點愛都沒有,還一直說都是你們脾氣不好!對不起,是我的錯,我向你道歉,也向哥哥道歉,真的對不起!   我也寫給兒子道歉信   兒子,請你原諒媽媽從前的愚昧的行為,不知道怎麼愛孩子,我以為不要給你們好臉色看,你們就會聽話,尤其有了妹妹之後,真的對不起,我很後悔。沒有看到你的孤獨,其實我都在傷害你們二個,從來沒有抱抱你們,給你們愛,我從心裏說對不起。   饒恕醫治受傷的心   最近我也和先生談到當時摔手機的事,他仍記得,我不知道當時對他的傷害這麼大,之後我寫了道歉信給他,我這樣寫: 我真的不是故意氣你,請原諒我,我真的一生愛?你一個人,我傷害了你,我對不起你,雖然那時真的恨你,但神憐憫我,給我一個饒恕的心,我真的好愛你,我需要你的愛和呵護,真的離不開你。真想贏回你的愛。 先生回覆:「謝謝!」加上[擁抱][擁抱]的貼圖   不灰心的傳遞愛   晚上我還問他:「你愛我嗎?」他勉強說:「愛!」不過我也滿足微笑了。 當我願意改變自己時,丈夫也在改變,我原以為都這麼大年紀了,對丈夫的誇獎,傳達愛有必要嗎?但是我錯了,我用微信傳了愛的話語並誇獎他,而且我每天都發,尤其當組長傳來範本,我用了幾條發了,沒反應。但我不灰心,今早再發,收獲好大! 在小組學習做正確的事,看他的回覆,我好感動。這是我們一起過了43年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   被濃濃的愛意所浸透   以下是我寫給先生的: 謝謝你!一早醒來,就被濃濃的愛意所浸透。深感無比幸福!辛苦了,抽完血了嗎?抽完血記得到附近吃點早餐。別餓過頭了,胃又疼了。 最最親愛的老伴,神給我的寶貝,以前都不知道珍惜你,現在覺得我好有福,你讓我一生沒有窮過,不會為自己浪費錢財,總是精打細算,謝謝你為這個家和我的付出。 親愛的,你的心非常善良,雖然嘴裡不說,心裏卻特別愛兒子,為他付出。 辛苦了老公。我愛你??[擁抱][擁抱][擁抱]   享受婚姻的美好   先生回覆我: 為了這個家,你也付出好多,為了孩子們上學,你是家庭保姆、掃地工、賣豆腐、照顧孩子、忍氣吞聲、辛苦地操勞。 我和孩子們都要衷心地感謝你。你是良妻賢母。我的愛,謝謝你![親親][擁抱][強] 今年元旦,先生給我一個大擁抱,這是他主動的。真的享受到了婚姻的美好。自從參加小組,真的有了方向,我不能改變別人,只能改變自己,這是真的。雖然有時夫妻關係也會有衝突,但不失望,不後退,繼續努力,非常感謝神有豐富的預備。   <http://women.cru.tw/?attachment_id=4865> (文章授權/學園傳道會 馨香女人專欄)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