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昨(9)日,震驚憾事一再發生,新北市因老老照護引發社會悲劇,一年8起,再度震撼社會。「外表看起來,我們只會看到被照顧者需要幫忙,但其實更需要關心顧惜的,還有家裡的主要照顧者」卓越北大行道會的會友洪雅琪說,她從去(2023)年被神呼召投入長照領域、專職從事居家照顧員表示「照顧者」往往更是需要被支持與呵
最新一版《2025-2026台澎金馬教會機構名錄》預計將於11月出版發行,負責帶領編纂工作的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簡稱「網協」)秘書長王獻宗分享,校對工作於5至9月中密集進行,因工序和庶務繁多,有特別邀請支持協會事工的夥伴前來協助,組成約10人的聯繫與校對團隊,持續推動進度。
「凡事心想事成、遇難逢凶化吉!」這是86歲的前台中二中校長陳義明,對其個人生涯的註解。透過專訪,陳義明點滴細屬,從年幼到年老,神在他身上彰顯的恩典與慈愛
隨著國人平均壽命增加,老年憂鬱症患者增加比率相對提高,依照世界各地研究老年人口各種精神疾病中,「憂鬱症」的盛行率最高,其次才是老年失智症!2025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藝人薔薔(林嘉凌)表示,由於父親罹患憂鬱症,決定養新柴犬療癒其負面心情,引熱議...。教會如何陪伴長者及其家屬面對老年憂鬱?基督徒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估計,台灣高齡人口將於2025年超過20%,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為此,政府積極推動長照2.0服務,加強照顧者和被照顧者的身心關顧。以基督信仰的角度出發,關懷不只有身心,應該還包括「靈性」照顧,才是真正做到身心靈的全人關懷,以實踐哥林多前書9:23所教導:「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
超高齡社會將至,平均每5人中,就有1人是65歲以上長者。對於變老,許多人的刻板印象可能是身心與人際關係衰敗,然而張宰金牧師提醒,只要做好身心調適、坦然面對生命每個階段,即使已到晚年,仍能活出松柏長青的精采人生!
不少長輩都說:「來這邊之後,我的人生從黑白變成彩色的!」進入銀髮的階段,身體逐漸衰退、心靈也容易孤獨,若有基督信仰的介入,長輩的身心靈都較能得寬慰與豐盛。惠來里基督徒聚會處看到更多長輩的需要,結合社區關懷據點,投身長青事工10年,梅占先以耐心、愛心、謙卑,服事長輩。
預計2025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佈局退休理財規劃的風潮流行,今年9月政府與基富通推出「好好退休準備平台」,提供規劃退休投資簡易入門。28歲前已環遊世界的腦力開發講師黃千碩,強調理財前,須建立正確金錢價值觀,而前基督教平安園總經理廖正行牧師,結合信仰,及其退休前53年理財經驗,分享「二要、二不」,提供理財規劃參考。
高齡父母親相繼罹患攝護腺癌及巴金森氏症之後失智及失能尾隨而來,對於單身未婚在教會全職的女牧者來說實屬不易...
台北浸信會頌恩堂在11月《活力講堂》邀請到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的職能治療師鄭佩均分享《健康不藍調–憂鬱症》,希望可以讓更多人知道現今社會老年罹患憂鬱症的問題已經不容忽視。
我们的心等候耶和华,他是我们的帮助、我们的盾牌。我们的心因他欢乐,因为我们倚靠他的圣名。耶和华啊!求你照着我们所仰望你的,向我们施慈爱。 -诗篇33:20-22
我们的心等候耶和华,他是我们的帮助、我们的盾牌。我们的心因他欢乐,因为我们倚靠他的圣名。耶和华啊!求你照着我们所仰望你的,向我们施慈爱。
-诗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