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睡眠

【泉源之聲專欄】我該做的不是更多,而是把主權交出去

今天最開心的事…… 接到樂的時候他說的第一句話:「媽媽!我交到新朋友了耶!」 然後不斷地敘述他們聊了什麼、開了什麼玩笑、一整個人還在興奮當中,笑個不停...。 在整個車上不斷地分享、回到家不斷地敘述,然後,走路的腳步似乎是在跳舞....。 我其實沒有在等待什麼,我想看到的,就是這麼快樂的孩子...。   為了這樣單純的願望,我們繞來繞去,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淚,也不知道吞了多少委屈、發了多少脾氣、責備了多少自己…… 希望你的新生活,就如你今天這麼快樂、充滿希望、充滿力量。 他笑起來這麼的可愛,我都快忘了……   晚上,兩個孩子不知道想起什麼,突然說要先做功課! 一個自己把數學自修已經寫到第三單元,一個開始寫還沒教的國語習作,兩個人超級認真,叫他們去睡都不願意,一直說:「再等我一下」、「再等我一下……」 雖然最後媽媽我還是發了脾氣,因為睡眠比做這些重要,妹妹也已經很累了。 但是媽媽我看到孩子的主動,心裡好欣慰、並默默的祈禱:「神啊,請?幫助我不要把他們抓得太緊,學習把他們交在?手上,讓他們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就如今天開始這麼喜樂一樣……。」 我以後盡量不碎碎念,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緒盡量不暴怒,讓他們自己管理自己,只有需要的時候再伸手幫助。    我告訴自己,我要學習讓孩子去失敗。  我告訴自己,我不能害怕看他們跌倒。  我告訴自己,我要學習欣賞他們的獨特特質。  我只希望神賜我智慧,如何當一個有智慧的媽媽,如何當一個勇敢的媽媽。   這些年來,我真的覺得:沒錯,我承認做了很多、也很累。但那是因為我把神的主導權搶過來手上,也是因為我一直尋求人的幫助、信不過神的幫助。 我終於明白了。 我該做的並不是更多,而是要把主權交出去、交給神。   在教會夏令營的時候,看著他們的開幕典禮,我心想:我真的好羨慕一些父母,他們的孩子去到哪裡都被讚美,不用父母擔心,我的孩子能有這樣的一天嗎?他們是神所喜悅的孩子嗎? 當朋友的孩子被讚美的時候,朋友指著天空說:「不是我、是祂做的。」 那單純的舉動、真的令我感動。   反過來看看自己,孩子做不好、被批評時,就責備自己,嫌自己做得不夠好、不夠多;孩子做得好、被讚美時,就好像自己的功勞、也沒有把榮耀歸給神。 一切好的、不好的,都自己獨吞,難怪這麼累,這麼容易自誇。   「神,我錯了……」   心裡想著這些事情,看著開幕典禮,突然心裡有一個意念對我說:「妳已經自己掌權太久了,現在開始妳要把它交給我,妳就放心看著我要開始做的美好的事,從現在開始我要親自來帶(領)他了。」 我才發現,原來是我握得太緊了。 所以我答應神:「我把主權交給?,我要享受期待?美好的旨意!」   孩子們,新學習開始了。爸爸跟媽媽盡力給你們一個新的開始,希望你們能好好珍惜、柔和謙卑,但要勇敢不退縮得邁向神的方向,我們一起走向那方向,好嗎?   「神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沒有見過,耳朵沒有聽過,人心也沒有想過的。」(哥林多前書2:9) 因此、如果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的已經過去,看哪,新的已經來臨。   (文章授權/泉源之聲-台南聖教會)  作者 林韻綺姐妹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陳思國專欄】活在被愛的身份裡

在我小學的時候,我很愛賴床(現在不會了),上課天我媽早上都會叫我:「起床了,耶穌的小王子~~~」然後反覆的叫。 叫到後來我長大只要聽到這幾個字就會有驚嚇感。 在我要出門前,我媽也會抓緊時間說:「耶穌愛你,爸爸媽媽也愛你哦!」可是照常的,我沒有什麼反應,還是一樣擺著那副毫無表情的臉出門。 晚上睡覺前,我媽媽也會到我們三個孩子的房間為我們各別禱告,禱告主給我們好的睡眠。 雖然我的反應很弱,但其實我心裡仍接收到了(你知道屁孩都很ㄍㄧㄥ的...)。我帶著媽媽的祝福去到學校,雖然在學校愛打架,但至少我知道回到家會有人愛我♥ 可能那一天我過的並不開心,可是睡覺前的禱告至少會給我一定程度的平安,讓我帶著更平穩的心入睡。 雖然小時候我們對神的愛理解不深,但我們至少確定爸媽是愛我們的。這帶給我們很大的安全感,也讓我知道我是活在被愛的身份裡的! 我相信因著這種浸泡式的禱告與宣告,信仰的種子被種在了我的心中,直到現在仍幫助著我。 當我們想到身份時,我們往往先想到「責任」,可是創世記提到神對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1:28) 上帝先賜福了人,然後再賦予他們責任。這也讓我想到當耶穌正要出來公開服事前,在約旦河中,天父賜下來聖靈並溫柔的說:「你是我的愛子,我喜悅你。」(路3:22) 耶穌在愛裡開始他的服事! 原來,在愛的身份中活著,才能帶出愛人愛神的果子。 原來,在愛裡承受責任,會讓你更清楚的知道你在為誰而做,為誰而活! 活在愛裡的感覺很美好,那是真正的活著! (文章授權/陳思國粉絲專頁)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張文亮專欄】同學,早一點說「晚安」,也是幸福

「我必安然,躺下睡覺。」(詩篇四:8)   上帝創造萬物時,就設下了規律,讓地球按著軌道運轉,有春、夏、秋、冬;讓地球能自轉,有晚上、有早晨,也給人的大腦設下活動有時,睡眠有時,使人在白天活動,夜裡沈睡。   2006年,我的父親在吃晚餐時,開始會吃一些,就睡著。飯後看電視時,他大部分是邊睡邊看,直到凌晨1、2點,才上床睡覺。   父親長期晚睡,他在凌晨2點睡覺,是很平常的事,我的母親早起,上午5點就起來活動。有陣子,家裡有個笑話:「小偷不容易進來偷東西,因為這家晚上燈總是亮的。」   沒想到,有一種可怕的小偷,不是偷東西,是偷睡眠。我的父親由習慣性的晚睡,變成於忽睡忽醒的淺睡狀態,睡的時間彷彿更久,深睡的時間縮短,睡眠的品質更差。   用電視、報紙、咖啡等來喚醒昏睡,不願上床休息,無異於為阿茲海默症,鋪上歡迎的紅毯,讓它長驅直入!   我們容易忽略上帝為人設置睡眠的美意,睡眠是人體內部韻律的一部分。世界上許多動物是沒有睡眠,例如魚、蝸牛、爬蟲等,沒有睡眠,有些動物睡的少,例如大象每天只睡2~3小時,但是一般人需要睡足八個小時。   上帝甚至給我們設計了「眼皮」,讓人睡覺時,眼皮自然垂下,為人遮光,減少大腦受光刺激而難以入眠。當大腦的功能正常時,人可迅速進入睡眠;年老之時,受到刺激的大腦,不易恢復平靜,導致睡眠受到干擾。   過去,我不瞭解睡滿八小時的重要,年輕時經常讀書到深夜。美國「國家老人研究中心」(National Institute of Aging)的神經科學實驗教授馬瑟森(Mark P.Mattson)在所編著的《睡眠與老化》(Sleeping and Aging)一書中,提到有些老人由一般性的失憶,轉成快速失憶的阿茲海默症,有個關鍵,就是在夜間應該睡眠之時,仍然接受光的刺激,尤其是電視或電腦螢幕的光線。   大腦的結構奇妙,在光的刺激下會分泌神經元刺激素(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level,簡稱BDNF),使大腦持續活動,不易入睡。當大腦無法調整BDNF,對於光暗的判斷逐漸混淆,成為無法分辨白天與黑夜的阿茲海默患者。   我的父親阿茲海默症,兩年後安息。同學,這提醒我,睡眠是上帝所賜的,是祂給人的祝福與保守。早一點說晚安,也是祝福。   (文章授權/張文亮教授)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