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客西馬尼

【提摩太 凱勒專欄】走向山上的那段路

許多的失望和煩惱都令我們困擾,但是再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那些最叫人痛苦的事物都和我們心中的「以撒」有關。在生活中,我們總會對一些東西有所投入,在這些事物上期待得到只有神才能給予的歡愉和滿足,但是我們生命中最傷痛的時刻,起因都是我們的以撒、我們的偶像受到威脅或是被奪走。當這種情況出現時,通常會有兩種反應:一是我們選擇苦毒或是感到絕望,覺得自己有權在那些感覺裡打滾,心想:「我這一生費盡心力,好不容易在工作上爬到這個位置,現在全沒了!」或是「我這一輩子做牛做馬,無非就是為了讓那個女孩有好日子過,難道這就是她報答我的方式嗎?」我們可能會認為自己有權說謊、欺騙、報復,或是拋開個人的原則,只為了發洩情緒,也可能會因此一直持續地停留在沮喪裡。   或者,你也可以效法亞伯拉罕,邁開步伐走向山上,你可以說:「我知道?要我的人生不要再去倚靠那些我曾賴以存活的東西。有了?,我就擁有我最需要的財富、健康、愛、尊榮和保障,並且不會失去它們。」許多人已經學會了這個功課,並且去教導別人。除非我們只剩下耶穌,否則我們不會明白,唯有耶穌才是我們所需要的。   當我們把這些假神「降級」至真神以下,也許它們大部份仍會留在我們的生命中,但卻再也無法控制我們,或是利用焦慮、驕傲、憤怒和鞭策來使我們感到痛苦。然而,我們也絕不能誤以為這個故事的意思是:只要我們「單單願意」離開我們的偶像就好,並不需要真正地偋棄它們。試想,如果亞伯拉罕走到山上時心裡想著:「我只要把以撒放在祭壇上就好,不用真的把他獻上。」他將無法通過考驗!除非它真的不再是我們的偶像,否則它留在我們生命裡就不會安全。唯有我們真的願意失去它,並且從內心真實地宣告:「因為我有了神,所以沒有你,我也能活下去。」從那一刻起,這個偶像才是真的消失。   有時候,神看似要殺了我們,但其實祂是在拯救我們。在故事裡,祂的目的是要將亞伯拉罕變成一個偉人,只是神的表面看似極其殘酷,對一些人而言,在如此的狀況下跟隨神,根本是「盲目的信心」,但那實際上卻是既強大又充滿感恩的信心。聖經中記載了許多人物的故事,例如:約瑟、摩西和大衛。在這些故事當中,我們常常以為神已經離棄了他們,但是到最終我們才會發現,神其實是在對付他們生命中致命的偶像,也唯有透過這般艱難的經歷,才能真正發現解決之道。   如同亞伯拉罕一樣,耶穌對神的呼召也有極大的掙扎,在客西馬尼園裡,祂問父神,是否有別的方法可以代替?而最後祂仍然順服地走向各各他山上的十字架。也許我們不能完全理解,為什麼我們的父會容許那些壞事臨到我們,但是就如耶穌所作的,我們卻可以選擇在那些艱難的時刻裡信靠祂。當我們仰望祂,並且因祂為我們所作而喜樂時,我們就會擁有所需要的喜樂和盼望,並能脫離假神得到自由,使我們即便在最黑暗和最艱困的時候,都能跟隨神的呼召。   (文章授權/提摩太 凱勒臉書專頁)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泉源之聲專欄】客西馬尼園的沉思

我們因為疾病或是外傷帶來的疼痛、往往使我們覺得自己生活的品質下降,我們會盡力透過醫療或是適當的手法緩解疼痛,但是生命中有另外一種疼痛叫我們更難以承受、這種疼痛是心靈的疼痛,它比身體上的疼痛更難描述、且深度更深,更重要的是【心靈的疼痛往往需要生命類似的經歷才能產生共鳴或是被瞭解】,這讓【心靈疼痛】的人更感覺孤單,因為所描述的苦大家只能投以憐憫的眼光、卻很難有感同身受的感動和體恤。   這次以色列行在客西馬尼園中就有很深這樣的體會,耶穌道成肉身、將天國的福音帶給我們,使我們透過【神所設立的救贖恩典】領受生命中和神恢復關係的喜樂和滿足,但耶穌的【道成肉身】對於那些深受心靈憂傷折磨痛苦的人,也能深深帶來安慰,在客西馬尼園中耶穌邀請門徒和自己一起警醒禱告,門徒身體疲倦竟然睡著了,耶穌三番兩次的邀請鼓勵,雖然祂懂得門徒身體疲倦所以睡著,但是祂也知道門徒不懂得等一下要發生猶大盜賣捉拿自己的事情,所以他們會睏倦疲乏而睡著,門徒不是不願意而是因為不懂而無法一同警醒、使得耶穌的心得到安慰,門徒的不懂帶來耶穌十架道路第一層的孤單,這種孤單類似【無能為力下的遺棄】,比起【不懂而無法陪伴】的痛苦來說,經過選擇之後的放手更讓人心痛。彼得在大祭司院子中否認耶穌,縱使耶穌事先曾經告訴彼得、也清楚讓彼得看見【人的愛非常有限】,當我們的愛必須面對生死存亡的挑戰時,往往我們最後會被逼著放手,這種放手雖然能被體諒,但是這種體諒帶著非常深的失落感和孤單、縱使所有的一切耶穌自己本來都知道。   十字架上是痛苦的最高極致,合併著身體難以承受的痛苦和心靈最深處的孤單,三位一體緊密的連結、彼此相知相惜的關係、因為耶穌承擔人類罪惡的結果必須完全破碎,雖然這種孤單耶穌早就能預期,但是從耶穌聲嘶力竭地呼喊:「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面對門徒的不懂,耶穌只是邀請;面對彼得激情之後的否認,耶穌只是淡淡地回望一眼;但是面對父神鬆手的瞬間撕裂心腸的呼喊、難以承受甚至心臟爆裂的痛苦,耶穌孤單的走上替死代贖的路。   當耶穌應許門徒自己升天之後會請父神差派聖靈下來,耶穌說【我留下平安給你們】,這樣的平安蘊含著耶穌深深經歷一切苦痛的結晶、這樣的平安以【我懂】作為底蘊,最令我們驚訝的是,耶穌深知【孤單】的殺傷力,為我們預備父母、朋友、知己,但是耶穌最美的預備是【聖靈】,因著聖靈我們不再孤單、也因著聖靈我們能夠更深的體會一次獻上永遠獻上大祭司的心,更在許多難言的苦痛中深知【耶穌都知道】、使我們的心中得到最後的安慰,深願十架最黑暗的路為我們帶來最豐富的生命,最孤單的呼喊成為我們最深的安慰。   (文章授權/泉源之聲-台南聖教會)  作者/尤昭然牧師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湖光專欄】基督耶穌的心

  經文:腓立比書2:5-8 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祂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人從出生那天開始,我們就會開始學習~像某個人。通常誰帶我們,誰乳養我們,我們的行為舉止就會像誰(因為人類的本能就是會學習和模仿),所以有的孩子像媽媽,有的像褓母,有的孩子沒有人帶,整天看電視,就會像電視裡的人物(或動畫裡的人物)。漸漸長大,我們在不同的階段,也會開始學像不同的人,求學階段可能像某個同學、某個老師、某個崇拜的偶像,工作階段可能像你的上司、某個同事、或某個社會成功人士,直到漸漸年長可能才發現,一輩子學像別人還挺累的,因為有些你想學的對象,卻怎麼學也學不像,所以我們才開始想做自己,但通常這時候「自己」大致上都已經定型了,要改變也挺困難的。 雖然隨著年紀增長,可能失去了「像別人」的動力,但人們心裡卻仍有「像某人」的渴望,因為生命是會渴望成長與提升的。只不過我們會漸漸明白,要在外表、言行舉止、這些表象的部分像某個人是不切實際的,但我們的內在生命;我們的心境、心態、心靈……,卻是可以透過學習、成長,使我們漸漸改變得更像我們所渴慕的對象。而對一個基督徒來說,我們生命最應該渴慕學習與仿效的,莫過於基督耶穌的心了! 聖經中使徒保羅是一個很努力想「學像耶穌基督」的人,他在所寫的書信中,多次提醒大家要「效法」耶穌或「效法」自己:「但願賜忍耐安慰的上帝叫你們彼此同心,效法基督耶穌。」(羅馬書15:5);「你們該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哥林多前書11:1)保羅知道一個重生得救的基督徒,不會自動變成像耶穌一樣的生命、人格、觀念、特質……,他知道,除非我們「刻意」地去學著像,就像我們在過去成長的過程中所做的,我們必須「有意識」的,要求自己去像,是透過「刻意的」裝扮、練習、學習、模仿,而且還要不斷地練習、才能漸漸地像耶穌。就好像演戲一般,我們必須認真且刻意地去揣摩所要扮演的角色,直到我們完全融入那個角色裡;又好像談戀愛一般,因著愛、因著專注、因著委身,你會與你所愛的對方越來越像,講話像,習慣像,連吃的都越來越像;又好像年輕人崇拜那些藝人一般,因著真心的崇拜,無論打扮、觀念……就會越來越像他們所崇拜的藝人。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沒有越來越像耶穌,沒有耶穌基督的心、沒有祂的觀念、不喜歡祂的喜歡、不模仿祂的樣式,那麼我們怎能說是真的愛祂?又怎能說是真心在崇拜祂呢?所以保羅對腓立比教會提出一個清楚的呼籲~「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就是呼籲我們應該要「刻意地」去揣摩、去感受、去學習、去練習,使我們可以更像耶穌的認知,更貼近耶穌的想法、感受、思維、邏輯,好更容易做出與耶穌一致的決定和行為。 對一般人而言,我們習慣「以自己的心為心」,面對很多事情的第一個想法、認知就是「我覺得」,我們習慣按著過去成長的背景與經驗、按著我們所學到的知識、按著其他人的經驗法則來看待問題和事物,所以「我覺得」是大多數人對事情判斷的第一反應。而另一個一般人常有的反應是「我想」,我想是更抽象一點的認知,不一定有所依據,只因為「我希望成為那樣」或「我認為那樣」,所以「我想的」可能跟現實有很大的差距。還有一種現象叫做「我要」,這是一種個人自我的認知,我就是這樣,管其他人怎麼想,我就是要,是主觀的,是建立在許多錯綜複雜的經驗、認知、態度。這些「以自己的心為心」的「我覺得」、「我想」、「我要」,並沒有刻意地把焦點放在耶穌身上,所以我們並不會去學習、效法、揣摩耶穌基督的心。 有一個比較好的狀況,就是人們會試著「以他人的心為心」,特別是對那些你所喜歡、所羨慕、所崇拜的對象。因為你的認同與喜歡,所以你會刻意地去觀察、去了解、甚至去體會他們的想法、感受。於是乎你會聽見有些人常說:「誰覺得……」、「他們說……」、「某某人認為……」,如果我們能夠懂得「以他人的心為心」,那我們更應該可以「以耶穌基督的心為心」了,只要我們願意,把第一人稱的「我」改成「耶穌」,並不斷地去問:「耶穌會怎麼覺得?耶穌會怎麼想?耶穌會要什麼?耶穌會怎麼說?耶穌會怎麼做?」,我們便能在「刻意的」、「有意識的」、「反覆的」練習過程中,讓自己漸漸地「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 保羅以耶穌基督的生平做了一個簡單的例子,讓我們可以一窺什麼是「基督耶穌的心」,也就是要提醒我們,一個想效法耶穌基督的人,到底有哪些需要「刻意的」、「有意識的」改變,好讓自己更像耶穌呢?   「祂本有上帝的形像,不以自己與上帝同等為強奪的;」(腓立比書2:6)   耶穌祂不濫用自己的權柄,不耍特權!這恰與魔鬼想跟神同等,想擁有跟上帝一樣的權柄與能力相反,至今仍有無數的人加入魔鬼的行列卻沒有學像耶穌基督的心。務要小心,權力(或說權柄)是一種會讓人著迷的東西。很多人為了爭權,可以不擇手段(特別看到在政治上,充斥了這樣的現象,無所不用其極地鬥爭,就是為了要讓自己站上那個權力核心,擁有權力)。然而,耶穌本是創造宇宙萬有的獨一神(祂的確擁有那樣的身分、權柄和能力),所以祂大可以用祂的權柄來審判,可以用權柄來任意而行,但祂卻選擇放下身段,放下權柄。祂的出生,選在馬槽,選在木匠的家裡;祂的成長,選擇在拿撒勒,而不是耶路撒冷的聖殿裡;祂的生活,選擇服事人,而不是受服事;祂的生命,選擇十字架的自我犧牲,而不是犧牲其他人來成就自己。這就是耶穌基督的心,是一種不濫用權柄,不耍特權,謙卑服事人的心志與身量,今天你我擁有哪些權柄呢?我們又如何使用這些權柄呢?當我們權力在握時又是什麼樣的一個態度呢? 今天無數的人仗著自己擁有的權柄欺壓人,甚至轄制人,社會上常聽見有人說:「我是老闆耶、我是某某名人、你知道我是誰嗎、我是老人家耶、我是消費者耶、我有花錢耶、我……、我是……」當神給我們權柄的時候,不是要我們去享受特權、濫用權柄,乃是要我們以手中的權柄和能力,去成全、幫助那些需要被幫助的人。因為,耶穌的心是如此,祂給我們的榜樣也是如此。當耶穌經過撒瑪利亞城卻不被接待時,門徒想耍特權,竟想要禱告吩咐火從天上降下來燒滅他們,但耶穌卻反而責備他們,因為門徒不曉得耶穌基督的心。 基督徒也要小心,因為很多時候我們一不小心就會耍特權,以為我們是上帝的兒女就高人一等,就老是看其他人不順眼,或不經意心中就輕看那些還沒有接受耶穌的人(異教徒),甚至有時候還會在他人所受的苦難和意外上幸災樂禍!有些教會甚至誤導基督徒,隨意去定人的罪,亂解釋經文說:我們在地上「捆綁」的,主在天上也要「捆綁」,在地上「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殊不知耶穌要我們捆綁的是「罪」,但要我們帶著祂的愛與權柄釋放被罪惡轄制、被魔鬼捆綁的「人」。切莫濫用神所給我們的權柄,不要自以為了不起的耍屬靈特權,我們才能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合宜地運用神給我們的權柄,成就、幫助更多人的生命在祂裡面得以完全。   「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腓立比書2:7)   聖經提醒我們,非但不要濫用權柄,耍特權,還要進一步地用自己所有的、所長的、所能的,去成全他人的生命。耶穌成為人的樣式,就是要我們可以有一個榜樣學習,所以祂選擇成為一個像奴僕的人,這是讓我們很不能接受的。在社會上,每個人都想要當領袖(因為我們有個錯誤的領袖觀),屬世的領袖觀念是高高在上,擁有權柄,呼風喚雨的偉人,但真正正確的領袖觀,是耶穌所說的「作眾人的僕人」。所以,錯誤的領袖觀會讓每個人爭破頭,都想得到更高的身分、地位,因為,我們認為僕人是卑賤的、是沒地位的、是糟糕的……。但一個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的人,會明白我們生命中最需要的就是「僕人的事奉」,因為從我們出生開始,就因為有人當我們的奴僕(甚至當一輩子)才能成就我們的人生,試想想,是誰幫我們把屎、把尿?是誰整天做飯給我們吃、幫我們打掃、還要洗衣服……?是誰整天像個奴僕在外面努力打拼,才能供給我們生活的基本需要?當你自以為很了不起,可以成就今日的自己時,千萬不要忽略了,如果不是有很多像奴僕的人在你生命中服事著你,你現在景況如何,可能都不知道。 我們既因著有許多作為我們「奴僕」的人,才成就了我們今天的生命,你我也必須有奴僕的心志和身量,才能透過我們的生命,成就更多人的生命。耶穌帶門徒,不是被他們拱著、崇拜著,而是陪著他們、服事著他們,我們也當效法耶穌,像個奴僕,像個人,而不是像個神,好好地去成全神放在你身邊的一些人吧!   「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書2:8)   耶穌基督的心,另一個特徵就是順服至死,或說「十字架的心志」。除了不濫用權柄、不耍特權,有奴僕的心志、成全人的服事之外,耶穌給我們的另一個心,就是放下自己,成全上帝在我身上旨意的心。大多數人會認為「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我想做什麼樣的事」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上帝想要我成為什麼樣的人、上帝想要我做什麼事」,雖然我有我想要的,但是我願意順服上帝要我的,這就是十字架的心。 當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禱告的時候,雖然祂自己所想的、所要的,跟上帝要祂所做的、所承受的有很大的落差,但祂願意禱告說:「不要照我的意思,乃要照?的意思」;耶穌的母親馬利亞,也曾禱告說:「照?的旨意成就在我身上」。十字架的心,就是按著主的心,而不是按著我的心(我的想法、我的喜好、我的希望),真正要釘上十字架的,是我們的罪,也是我們的想法(那些不符合神心意的計畫和違背神旨意的想法)。 不濫用權柄,不耍特權,或許容易一些,要像個奴僕去服事我們所愛的人,成全人,也或許沒那麼困難,但要我們放下自己的想法,放下自我,擁有十字架的心志,成全主在我們身上的計畫和旨意,似乎就會有很多的掙扎。你可能會說:「會嗎?有那麼難嗎?」老實說,我們有時候連奉獻該奉獻多少都很掙扎,不是嗎?                如果連奉獻都想跟上帝斤斤計較,可不可以不要按著聖經的吩咐,那麼在其他方面你會多麼地願意順服呢?你還認為自己會真的順服「以至於死」嗎?我們放不下的太多了,所以保羅提醒我們要效法耶穌基督。按著耶穌人性的糾結與情感,祂也有很多放不下的,祂有家人、祂有朋友、祂有所愛的門徒,祂可以有世上的享受,祂可以流連在權柄中,祂還有很多地方沒有去過,按著人性祂有很多放不下的,但祂選擇「放下」,選擇「十字架的道路」為要完成神要祂完成的人生目標。 今天你我願意放下什麼?願意為耶穌在我們生命中的計畫,走上十字架的道路嗎?試著以耶穌基督的心為心吧!你就會漸漸明白,你的人生該怎麼過,該怎麼選擇,該怎麼服事神,以致能走在上帝命定計畫的人生路上,完成上帝的使命與託付。    結語 保羅提醒我們,基督耶穌的心包含了三個部分:一個認知~虛己;一個態度~卑微;一個回應~順服。盼望我們能善用神給予我們的權柄,以僕人的心態去服事神、成全人,也讓我們順服在聖靈的引導中,完成神託付給我們生命的計畫和使命,使「以基督的心為心」不只是一句口號,而是我們生命真實的力量與見證。   (文章授權/湖光基督教會)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