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我常聽人說我們應該要設法「去除」心中的焦慮,或是「消滅」心中的焦慮感。這似乎是許多人的期待與祈求。 但身為一個精神科職能治療學者,我必須說,「焦慮」其實是上天賦予人一種心智機制,它不見得是壞事。事實上,一個完全不會焦慮的人反而是值得我們擔心的,因為這種人亦將不會有上進心,亦難以能有多大的成就。
來自千禧與Z世代的「自拍世代」面臨有史以來最大的焦慮比例,近期美國多份調查報告顯示,過度依賴網路社群媒體,而產生出焦慮與憂慮症狀者高達三成。福音佈道家葛福臨牧師日前透過臉書,提出這個令人擔憂的現象,表示即便網路上有上千追隨者,仍然無法滿足人類真實的「內在需求」。
小賈斯汀又有信仰動態和粉絲們分享了!3天前(10日),他在Instagram上暴低潮,提到自己「有很多掙扎」。「我感到非常疏離、有點怪…我總是會恢復的。因此我不擔心,只是希望你們可以為我禱告。」
為何我會沒來由地焦慮?為何我總是懷疑別人的動機?為何我明明想要表達關心,但說出相反的話?許多這些你不明就裡的心理掙扎,其實,都源自於你潛意識裡所住的一個「往日幼童」。
我走過迷霧森林,空氣中凝結著濃重的恐懼。從來沒想過,我腦中閃過的想法會是假的,因為我一向的認知是「我思故我在」-好人有好思想,行事不對的人才會想不好的事。我自認是屬於好的那群人,但是我的思緒為何會愈來愈灰暗?而且愈加混亂。因饒恕父親兇手而出書的羅莉·庫姆斯(Laurie Coombs)也曾走過焦慮與憂鬱。這篇文章中,她以親身經驗,告訴你如何倚靠信仰走出恐懼。
有不少基督徒面臨憂鬱症的苦惱,儘管非常愛主,仍難以擺脫心靈的空虛與折磨。35歲的「無肢佈道家」力克胡哲(Nick Vujicic)建議憂鬱症患者,以甚麼方法,幫助自己走出「死蔭幽谷」。
「求主幫助我們明辨是非,不做民粹的基督徒,凡事照神的心意來禱告,為台灣的下一代,為台東的未來選擇一位合神心意的人,不要攔阻神的工作,至於他們什麼時候會成為基督徒,那是上帝的事情,我們可以傳福音,為他們早日得救來禱告。」
美國加州奇諾教會(Inland Hills)主任牧師安德魯‧史托克萊(Andrew Stoecklein)8月24日輕生的消息震驚會眾。 據《視博恩新聞》(CBN News)報導,史托克萊牧師的妻子克拉(Kayla)表示,他生前為憂鬱和焦慮疾病所苦。克拉說她從來沒想過他會以這種方式結束自己的生
世上有許多的人肩負各種的重擔:痛喪心愛的人,需要照顧殘障者,承受婚姻失敗傷痛者,渴望永恆的婚姻。有些人染上手機成癮或戒不掉的酗酒、抽煙、吸毒或沉溺色情或斷袖之癖的行為,他們有身體或心靈方面的障礙,也有些人則在情緒上飽受抑鬱或能力不足的困擾。 世人明知安息是好,只因擔子過重,所以就不敢找安息,他
「我行路,我躺臥,你都細察;你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詩篇一三九:3)
近來,全球動盪不安,無論是颶風、地震、洪水等天災,或是恐攻、槍擊、武力衝突、政治對立等人禍事件頻傳,引發我們對日常生活中不確定事情發生的焦慮情緒。
「萬一…怎麼辦」,你會為尚未發生的事情煩惱嗎?生活中有許多不確定的事讓我們感到恐懼和焦慮,面對這種情況你能選擇以神的話語來取代這些負面情緒...
苦難可能以「看得見」或「看不見」等多種面向呈現,包括:身體的、財務的、心理的、屬靈的、哀慟、孤單、恐懼、焦慮等。當親友受苦時,我們往往不知道該說什麼或做什麼,沒有人教導我們如何「與哀哭的人同哀哭」,我們甚至可能逃避或退縮,害怕自己也被牽扯其中。然而,一個不經意的言行,卻可能對受苦者造成更大傷害。
基督教專欄作家瑞秋‧道森(Rachel Dawson)整理出當焦慮來襲時「不可不讀的10節經文」,鼓勵在苦難和混亂增多的日子中,基督徒可以倚靠神的話為喜樂的力量。
註?音樂治療師林麗青指出音樂治療本身是沒有宗教元素,但她會同時提供流行曲和詩歌給受助者選
(圖片提供/iM行動教會)
我们的心等候耶和华,他是我们的帮助、我们的盾牌。我们的心因他欢乐,因为我们倚靠他的圣名。耶和华啊!求你照着我们所仰望你的,向我们施慈爱。 -诗篇33:20-22
我们的心等候耶和华,他是我们的帮助、我们的盾牌。我们的心因他欢乐,因为我们倚靠他的圣名。耶和华啊!求你照着我们所仰望你的,向我们施慈爱。
-诗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