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千人

【七千人網誌專欄】冠狀病毒和基督

「可見神的恩慈和嚴厲??」   我們怎樣看冠狀病毒,這並不重要。但神怎樣看,這是永遠重要。神對祂的看法並不緘默。幾乎沒有一頁聖經是與這場危機不相關。   我們的聲音如草。祂的聲音如磐石。「草必枯乾,花必凋謝;惟有主的道是永存的。」(彼前1:24–25) 祂在聖經上的話「是不能廢的」(約10:35)。祂所說的都是「真實,全然公義」(詩19:9)。聽神的話,相信祂,這就好像把你的房屋建造在磐石上,而不是沙土上(太7:24)。   祂的聲音不僅真實,在每一種處境中,還是完全有智慧。「祂的謀略奇妙,祂的智慧廣大。」(賽28:29)「祂的智慧無法測度。」(詩147:5)祂定下和冠狀病毒有關的籌算時,這籌算堅定,不可動搖,直到永遠。「耶和華的籌算永遠立定。」(詩33:11)「祂的道是完全的。」(撒下22:31)   在像現在的時候,神的話語不僅真實,滿有智慧,還是寶貴和甘甜。「比金子可羨慕……比蜜甘甜,且比蜂房下滴的蜜甘甜。」(詩19:10)神的話語有生命的甘甜:「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們還歸從誰呢?」(約6:68)從堅不可摧的生命而來的,是不可撼動的平安喜樂的話語:「你的言語是我心中的歡喜快樂。」(耶15:16)   在這苦澀護理的時刻,這種甘甜並沒有失去——如果我們學會了這秘訣,「似乎憂愁,卻是常常快樂的」(林後6:10),這甘甜就不會失去:認識到可以制止冠狀病毒,卻不制止的神同一主權,正正就是在這危機當中維繫著人靈魂的神的主權。確實,神的主權不僅維繫著人,還讓我們心裡甘甜,因我們有這盼望,就是對信靠祂的人來說,祂的旨意充滿慈愛,即使在死時也是如此。   看啊,「神的恩慈和嚴厲」(羅11:22)。祂的護理又甜又苦。拿俄米如此說,並不是犯罪:「全能者使我受了大苦。」(得1:20)她說得沒錯。她一這樣說,她的全部命運就開始改變。   現在不是用多愁善感的眼光看待神的時候。這是讓我們痛苦的時候。這時候是神降下的。我們知道這一點,因祂「隨己意行作萬事」(弗1:11)。萬事。若是我們的天父不許,一個麻雀也不能掉在地上(太10:29)。   自然界並不掌管主權。撒但不掌管主權。罪人不掌管主權。神統治著這一切(路8:25;伯1:12;2:6;徒4:27-28)。所以,我們和約伯一道說:「我知道你萬事都能作,你的旨意不能攔阻。」(伯42:2)   所以,神不僅完全知道關於冠狀病毒的事;祂還對此懷有祂的旨意。凡神所做的,凡神所許可的,沒有一樣不是懷有智慧的旨意。沒有一件事是碰巧發生。每一樣事情都源自神亙古的旨意(弗1:11)。這一切都有神的智慧。這一切都是有目的的。對於信靠耶穌基督的人來說,這一切都滿有神的慈愛。對其他人而言,這是神出於憐憫,喚醒沈睡之人的呼召:「口渴的人也當來;願意的,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22:17)   https://mp.weixin.qq.com/s/1pq3R7vZUPgCVlaRQuq_tw?   (文章授權/七千人網誌)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七千人網誌專欄】信徒在神保守下的堅忍及其奬賞

「你務要至死忠心,我就賜給你那生命的冠冕。」(啟2:10)   信徒本身沒有能力維持或保護他們自己的信心。如果我們可以失去救恩的話,我們肯定會失去。是主堅固我們的信心。基督一再向祂的門徒宣告這個榮耀的真理。「我又賜給他們永生,他們永不滅亡,誰也不能從我手裡把他們奪去。我父把羊賜給我,祂比萬有都大,誰也不能從我父手裡把他們奪去。」(約10:28-29)。「差我來者的意思就是:祂所賜給我的,叫我一個也不失落,在末日卻叫他復活。」(約6:39)。保羅在羅馬書中消除了任何關於我們得救的保障的憂慮:   「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因為祂預先所知道的人,就預先定下效法祂兒子的模樣,使祂兒子在許多弟兄中做長子。預先所定下的人又召他們來;所召來的人又稱他們為義;所稱為義的人又叫他們得榮耀。既是這樣,還有什麼說的呢?神若幫助我們,誰能敵擋我們呢? 」(羅8:28–31)   聖經清楚說明:如果你是一個信徒,你會在信仰上堅忍。不是因為你本身有任何力量。你本身沒有這種力量。而是神自己「能保守你們不失腳,叫你們無瑕無疵、歡歡喜喜站在祂榮耀之前」(猶24)。祂確實牢牢地抓住祂的子民。「主必救我脫離諸般的凶惡,也必救我進祂的天國。願榮耀歸給祂,直到永永遠遠!阿們。」(提後4:18)。這意味著,如果你真的是一個信徒,那麼你的信心將一直堅持到最後。真正的信心在逼迫之火中得到證實。它經得起考驗。   對於那些拒絕基督並背離信仰的人意味著什麼?約翰在他的第一封書信中回答了這個問題:「他們從我們中間出去,卻不是屬我們的,若是屬我們的,就必仍舊與我們同在;他們出去,顯明都不是屬我們的。」(約壹2:19)   從這個意義上說,主不僅僅是應許士每拿教會的信徒,他們的堅忍會得到獎賞。他們的堅忍就是他們的獎賞,因為他們的堅忍毋庸置疑地見證了他們的信心是真的。而那些至死忠心從而證實擁有真信心的人,將與他們的主及救主一起享受永生的冠冕。   這封信的結尾是對士每那信徒和廣大聽眾的安慰:「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得勝的,必不受第二次死的害。」(啟2:11)。迫害可能會使信徒付出很多代價。它可能會損害我們的生計。它可能會奪走我們的房屋和財產。它可能會切斷家庭和破壞人際關係。它可能會使我們喪失自由和健康。在某些情況下,它使我們付上生命的代價。無法保證我們在今生不會遭遇以上任何一種情況。   但是主應許祂的得勝者、信徒(參看約翰壹書5:4-5)不會面對第二次死亡。我們可能要忍受肉體的死亡,但是對於那些認識和愛主的人來說,沒有靈性死亡的威脅。 ?? 在面對苦難和逼害時,我們必須記住,撒但的逼迫能力是受到限制的,並且有榮耀、永恆的?賞等待著那些堅忍到底的信徒。   節譯自“Christ’s Call to Reform the Church”   (文章授權/七千人網誌)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七千人網誌專欄】患難中的恩典

神在患難中賜給我們:   1.平安 「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16:33)   這是主在釘十字架前,最後晚餐的時候對門徒說的。主沒有應許門徒在世上沒有苦難。祂只應許他們在祂裡面有平安。世上的苦難會比主的平安大嗎?絕對不會。「我已經勝了世界。」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4:6-7)   患難其中一個可怕之處,就是它往往在我們意想不到的時候發生。我們人很害怕「意外」的發生,常常會不知所措:「驚恐臨到你們,好像狂風;災難來到,如同暴風;急難痛苦臨到你們身上。」(箴1:27)。然而,神所賜給我們的,乃是「出人意外」的平安。「願賜平安的主隨時隨事親自給你們平安!」(帖後3:16)。主的平安不只是在平順時或意料中的事才有,而是「隨時」、「隨事」、「親自」賜給我們!   2.喜樂 「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羅5:3)   「我的弟兄們,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雅1:2-3)   「並且你們在大難之中,蒙了聖靈所賜的喜樂,領受真道就效法我們,也效法了主。」(帖前1:6)   本人在前文說過,神在患難中使我們得著屬靈的益處。若我們能明白這一點,我們的心便可以安息,甚至是喜樂,因為知道那些事都是出於神,目的是在我們身上成就祂的美旨。   此外,神也藉著在我們內住的聖靈給我們喜樂。我們都知道,喜樂也是聖靈所結的果子之一:「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加5:22-23)。只有基督徒可以在患難中「歡歡喜喜」、「以為大喜樂」。不是因為我們自己可以喜樂得來,而是居住在我們裡面的聖靈發生果效!   3.盼望 「從前所寫的聖經都是為教訓我們寫的,叫我們因聖經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著盼望。」(羅15:4)   「但願使人有盼望的神,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羅15:13)   一般世人都明白「盼望」是何等重要,因為沒有希望,人就失去面對困難的勇氣及力量。然而,他們所謂的希望,往往只是一些不能掌握、主觀的願望而已,可能不會發生。只有基督徒有真正的盼望,因為聖經所提及的「盼望」,都是將來必定會發生的事實:「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來11:1)。我們盼望主必成就祂的旨意;我們盼望主必快來;我們盼望主必把我們帶進神的國,新天新地,有義居在其中。這些應許都是神藉著祂的話語及聖靈賜給我們,使我們「大有盼望」。   4.神的安慰 「願頌讚歸與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父神,就是發慈悲的父,賜各樣安慰的神。我們在一切患難中,他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我們既多受基督的苦楚,就靠基督多得安慰。我們受患難呢,是為叫你們得安慰,得拯救;我們得安慰呢,也是為叫你們得安慰;這安慰能叫你們忍受我們所受的那樣苦楚。我們為你們所存的盼望是確定的,因為知道你們既是同受苦楚,也必同得安慰。」(林後1:3-7)   聖經說我們的神是「賜各樣安慰」的神,特別在患難的時候。人給我們的安慰許多時都很有限及很軟弱無力,因為安慰者自己也很軟弱。然而,神的安慰就真的可以安慰人心,因為世上所有人的心都是神所造的。奧古斯丁說:「神啊,你是為自己而創造我們的。我們的心不會找到安息,除非安息在你裡面。」基督徒或遭遇「各樣患難」,甚至是「一切患難」,但神所賜的安慰也是「各樣安慰」,而且「多受基督的苦楚,就靠基督多得安慰」。   此外,神吩咐那些受過患難而得安慰的人去安慰其他忍受苦楚的人。所以,神讓苦難臨到我們,確實有神的心意,目的就是叫我們用神的安慰去安慰其他受苦的神的兒女。   5.神的能力 「又恐怕我因所得的啟示甚大,就過於自高,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肉體上,就是撒但的差役要攻擊我,免得我過於自高。為這事,我三次求過主,叫這刺離開我。他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凌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林後12:7-10)   我們不太確定保羅身上的那根刺是甚麼。有解經家說是身體的疾病(可能是眼疾)。有人說是撒但的使者(假使徒、假先知等)不斷去攻擊及中傷保羅,影響他的傳道工作。無論如何,那根刺確是令保羅非常苦惱,以致他三次求主,叫那根刺離開他。然而,主沒有把那根刺挪去,只應許給保羅恩典及能力,使祂的能力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我們都是軟弱的人,面對患難及試煉時,靠自己能力根本無法勝過。我們可以求主叫那些患難及試煉盡快離開,像保羅一樣向主求。然而,若主按著祂的心意,沒有立時把它們挪去,祂必定會給我們足夠的恩典及能力,使我們成為剛強的人,可以喜樂地忍受那些「軟弱、凌辱、急難、逼迫、困苦」。「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然而,你們和我同受患難原是美事。」(腓4:13-14)。   6.基督的愛 「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羅5:3-5)   「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難道是患難嗎?是困苦嗎?是逼迫嗎?是飢餓嗎?是赤身露體嗎?是危險嗎?是刀劍嗎? 如經上所記:我們為你的緣故終日被殺;人看我們如將宰的羊。然而,靠著愛我們的主,在這一切的事上已經得勝有餘了。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權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 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的。」(羅8:35-39)   按人的天性,面對極大的患難時,很容易會懷疑神的慈愛。我們很容易會失去忍耐,甚至失去信心及愛神的心。然而,縱使我們的信心會軟弱、愛心會冷淡,神對祂兒女的愛仍不會改變。「祂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約13:1)。世上沒有任何人、事、物,能使我們與神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也是神藉著聖靈「澆灌在我們心裡」。請注意,不是我們愛神的心能保守我們不跌倒或隨流失去,而是神對我們的愛,是祂信實不變的愛一直保守我們,使我們不致失去信心:「我正說我失了腳,耶和華啊,那時你的慈愛扶助我。」(詩94:18);「大山可以挪開,小山可以遷移;但我的慈愛必不離開你;我平安的約也不遷移。這是憐恤你的耶和華說的。」(賽54:10);「耶穌基督的僕人,雅各的弟兄猶大,寫信給那被召、在父神裡蒙愛、為耶穌基督保守的人。」(猶1:1)。   7.神的同在 「約瑟被帶下埃及去。有一個埃及人,是法老的內臣─護衛長波提乏,從那些帶下他來的以實瑪利人手下買了他去。約瑟住在他主人埃及人的家中,耶和華與他同在,他就百事順利。」(創39:1-2)   「約瑟的主人聽見他妻子對他所說的話,說:你的僕人如此如此待我,他就生氣, 把約瑟下在監裡,就是王的囚犯被囚的地方。於是約瑟在那裡坐監。但耶和華與約瑟同在,向他施恩,使他在司獄的眼前蒙恩。」(創39-19-21)   「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20)   約瑟遇見的試煉確實是異常沉重。他從小被眾兄長嫉妒及排斥,之後被他們陷害賣去埃及。在波提乏手下時又因他主母引誘不果而被誣陷坐牢。這樣悲慘及不公的遭遇,我們想許多人一早已經跌倒及離棄神了。但約瑟卻不是這樣。何解?就是因為他在困苦之中,「耶和華與他同在」!兄弟出賣、遠離家鄉、失去自由、被人誣告、前路渺茫,但有「耶和華與他同在」,他就能支持下去!   在保羅快將為主殉道之前,他在監獄寫信給提摩太說:「我初次申訴,沒有人前來幫助,竟都離棄我;但願這罪不歸與他們。惟有主站在我旁邊,加給我力量,使福音被我盡都傳明。」(提後4:16-17)。保羅一生事奉主,到處傳道及造就信徒,在他最後的日子身邊竟然一個人也沒有,都離棄他。這實在太淒涼及太令人傷感了吧。保羅會否想過要大大自憐一番,甚至放棄使命?沒有,因為「主站在他旁邊」,加給他力量,他就能夠堅持下去,把福音傳至最後一刻。對他來說,有主就夠了:   神阿,你名何等廣大泱漭! 我今投身其中,心頂安然; 有你夠了,無論日有多長; 有你夠了,無論夜有多暗。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詩23:4)   8.神的榮耀 「親愛的弟兄啊,有火煉的試驗臨到你們,不要以為奇怪(似乎是遭遇非常的事),倒要歡喜;因為你們是與基督一同受苦,使你們在他榮耀顯現的時候,也可以歡喜快樂。 你們若為基督的名受辱罵,便是有福的;因為神榮耀的靈常住在你們身上。你們中間卻不可有人因為殺人、偷竊、作惡、好管閒事而受苦。若為作基督徒受苦,卻不要羞恥,倒要因這名歸榮耀給神。」(彼前4:12-16)   認識聖經的人都知道,神的榮耀是全宇宙至高至大的事情。神的榮耀基本上就是神所有屬性及美德的總歸。世上一切被造之物、世界所發生的一切事,都是為著神的榮耀而有的。神是榮耀的神,將來也要得著一切的榮耀。叫人希奇的是,神願意與我們這些卑微不配的受造之物分享祂的榮耀。「預先所定下的人又召他們來;所召來的人又稱他們為義;所稱為義的人又叫他們得榮耀。」(羅8:30)。然而,親愛的弟兄的姊妹,神的榮耀並不是白白得來的,聖經告訴我們必須先受苦,然後才有榮耀:「基督這樣受害,又進入他的榮耀,豈不是應當的嗎?」(路24:26);「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林後4:17)。   此外,得榮耀也不單是將來的事。聖經告訴我們,當信徒為主忍受試煉的時候,「神榮耀的靈常住在你們身上」。這節經文的意思,相信就是當我們為主忍受試煉時,住在我們裡面的聖靈就會透過我們的見證彰顯神的榮耀。換句話說,別人可以從我們身上看見神的榮耀。   親愛的弟兄姊妹,你既知道神的榮耀是世上至高至大的事,你願意去得著嗎?你願意為主去忍受患難嗎?聖經沒有告訴我們需要主動向神求更多的患難,但若主按著祂的美意及計劃,安排我們去經歷那些苦難,你是竭力逃避抗拒,還是欣然接受?你是不斷埋怨及追究,還是藉此機會使人從我們身上看見神的榮耀?神的榮耀對你來說真是這麼無關重要,不值得你付代價去得著?   最後讓我再多說一些心裡話。親愛的弟兄姊妹,我不是想唱高調或說風涼話。我們都是有血有肉有感覺的人,自然不想面對那些可怕的苦難。另一方面,神也沒有否定人的感受。聖經承認那些患難是「苦楚」(羅8:18;林後4:17)、會使人憂愁(彼前1:6)、使人膽怯(約14:27),甚至使人灰心(來12:3)。然而,這些人性的反應,若與神的恩典相比,它們只是「至暫至輕的苦楚」、「暫時憂愁」,是「不足介意」的(羅8:18)。在患難當中,神讓人得著祂的平安、喜樂、盼望、安慰、能力、愛心、同在及榮耀。難道這些恩典都不能勝過人的軟弱嗎?   神讓那些患難臨到我們,著實有祂的旨意,目的是叫我們得著益處。患難乃是神讓我們學習屬靈功課、經歷祂恩典,以及為祂作見證的機會。盼望在患難中的弟兄姊妹不要懼怕、不要憂愁、不要埋怨、不要灰心,因為在你面前有神豐盛的恩典,足夠我們享受!   「感謝神,因祂有說不盡的恩賜!」(林後9:15)   (文章授權/七千人網誌)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七千人網誌專欄】面對大疫情,除了焦慮我們該如何行?

「我們也不知道怎樣行,我們的眼目單仰望你。」當我身處冠狀病毒肆虐的中國,坐在自己公寓裡時,我可能想不到更合適的禱告了。這是約沙法王的禱告—一個極其絕望但依舊充滿信心的王(歷代志下20:12) 整個世界都在焦慮之中,人們的眼光都聚焦在這個全球性健康危機上。中國的公司都推遲了復工、學校延期開學,國境線被關閉。最近幾天,許多航空公司都暫停了進出這個大國的航班。作為一個在中國牧會的美國人,我們留下來的決定似乎有破釜沉舟的味道。 我們的禱告是什麼?「我們也不知道怎樣行,我們的眼目單仰望你。」約沙法那上古時代的觀點比我們以為的更加適合2020年2月的處境。在他的處境中,以東的大軍正逼近猶大。但是約沙法所信的更大、更宏觀。他相信的神不僅僅能幫他面對潛在軍事打擊,也是能幫助他面對一切災難的神。他是這樣說的(歷代志下20:9,注意他強調了「我們」):   倘有禍患臨到我們,或刀兵災殃,或瘟疫饑荒,我們在急難的時候,站在這殿前向你呼求,你必垂聽而拯救,因為你的名在這殿裡。    約沙法不顧危難,有一顆信靠的心。即便面對瘟疫和災難,他仍向神呼求。   面對眼前的大疫情,我們也需要如此效法。約沙法在五個方面信靠神,是可以在今天幫助到我們的。   第一, 在懼怕中信靠神 約沙法「便懼怕,定意尋求耶和華」(代下20:3)。他不是超人,他是普通人。無論在舊約時代還是在我們的時代,任何人相信神的第一步都是承認自己的軟弱。來到主的面前,告訴他你心中的懼怕,這可能是此刻的一劑良藥。我害怕、我沮喪、我憤怒、我孤獨、我受傷了、我已經精疲力盡。   訴說我們的痛苦並非對神的拒絕,當我們深深的信靠祂時,我們就變得誠實。約沙法選擇相信這位主,也是我們所呼求的那位神。信靠是我們必須做出的選擇,是我們必須一次又一次做出的選擇。   第二, 鼓勵他人信靠神 約沙法王尋求神之後,他宣告了一次全國性的禁食:「於是猶大人聚會,求耶和華幫助。猶大各城都有人出來尋求耶和華。」(代下20:4)這位王知道真正的幫助從何而來,不僅如此,他帶領百姓到那位幫助者面前。當我們身邊的人都抓狂了,當我們的鄰舍覺得天塌了,我們必須彼此提醒,我們所服事的是一位有愛,有慈愛,有權能的神,祂是哪位禍害不臨,災難不挨的神(詩篇91)。   當我們把憂慮通過禱告呈在神面前時,我們會體會到超越理性的平安(腓立比書4:6-7)。當我們經歷這樣的平安時,一種反文化,超驗性的盼望會反應在我們的行為中(彼得前書3:15)。畢竟,我們的信仰是個人的,但卻不是私密的。   第三, 呼求神 約沙法在5-12節的禱告具有示範性。他靠著神的性情而呼求,他仰賴的是神的應許和神過去的作為。禱告的高潮是這樣的:「我們無力抵擋這來攻擊我們的大軍,我們也不知道怎樣行,我們的眼目單仰望你。」   在新型冠狀病毒面前,你可能與約沙法感同身受。面對這個你可能已經被它感染,只是沒有明顯症狀產生的病毒,你可能感到徹底無助。專家們遲遲不能確定病毒的傳播方式,這可能讓你的焦慮情緒加劇。當你看到病毒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不斷上升時,一定會非常沮喪。這樣的話,請你加入約沙法承認自己無力自救的宣告,然而你的盼望在全能的神那裡。   我們有多少的禱告會以這樣一句話結束的?這恰恰是基督徒應有的姿態。靠著神的性情而呼求,承認自己的無能,單單仰望主。   第四, 牢記神的救恩 在歷代志下的記載中,神差派了一位先知提醒猶大:這場戰役不在乎他們,而在乎神(20:15)。他們甚至不需要爭戰;只需要擺陣站著,看耶和華為你們施行拯救(20:17)!   這個小小的故事反應了每一個時代,發生在每一個人身上的屬靈戰事。我們都面對致命的麻煩,對此我們拼盡全力卻無能為力。我們必須信靠一位「他者」,因為這不是我們的戰爭。我們所信靠的那位是能夠為我們爭戰的,我們應邀擺陣站著,看耶和華的救恩!   冠狀病毒的疫情可能在下周就穩定下來,也可能更加惡化。我和我的家人可能倖免於難,也可能成為感染數字裡增加的那一個。但是,我們會始終定睛上帝的拯救!並非因為祂會通過保護我們免受疾病來證明祂對我們的愛,乃是因為祂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羅馬書 5:8;約翰福音 3:16)   我祈求這次病毒會被根除,我的家庭健康平安,但無論接下來的幾周發生什麼,神都是美善的。我出門都帶上口罩,頻繁的洗手,但是這一切的努力不是我盼望的源頭。我希望我和我的家人都能活得長久,但我也明白生命的意義不是躲過肉身的死亡—這是徒勞無益的。生命的意義是預備自己,榮耀神並且以祂為樂,直到當死亡不可避免來到的那日。   第五,敬拜 約沙法信靠神,他也帶領眾人信靠神。讓我們來關注這終極之戰:敬拜。在歷代志下20-21章中,在最終的勝利來臨之前,王帶領百姓們敬拜:「眾人方唱歌讚美的時候,耶和華就派伏兵擊殺那來攻擊猶大人的亞捫人,摩押人,和西珥山人,他們就被打敗了。」(代下 20:22)   最後的這一幕如何成為信靠神的一部分?因為如果神是良善的,是可以信靠的,那麼即便在苦難中我們也可以敬拜祂。在重重危機之下,我們可以讚美祂。儘管病毒肆虐,我們依舊可以歸榮耀給祂。   這並不是神的命令,神也沒有讓約沙法王這麼做,招聚百姓組織一場敬拜並不是神發出要求,也不是操控神做事的手段。敬拜是我們因著明白上帝過去、現在乃至將來都會工作,而做出的回應。這就是尋求主的樣子。   次日,猶大人來到曠野觀看,他們的威脅解除了。我並不是說,只要我們開始敬拜,上帝就會神奇的解決我們的問題。我的意思是,你最大的問題—不信的問題—會在你開始敬拜時被解決。   盼望中國乃至全世界的基督徒,在面對冠狀病毒時,永不動搖地信靠神—哪怕我們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文章來源於福音聯盟/https://tc.tgcchinese.org/   (文章授權/七千人網誌/Jason Seville)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七千人網誌專欄】比死亡更可怕的事

死亡是最後的仇敵,但卻不是最可怕的。這個看似矛盾,但我們在真正明白其含義之後,我們才能理解聖經,理解教會的使命,或是理解福音的榮耀。   我們很清楚死亡是一個仇敵,正如保羅所說(林前15:26),它是要被攻破的最後一個仇敵。死亡是罪的悲慘結果(羅5:12)。它應當被恨惡、被唾棄。它應當激起我們的忿怒和憂傷的義憤(約11:35,38)。死亡必須被擊敗。   然而我們不應懼怕它。聖經一次次地告訴我們,不要懼怕死亡。血氣之輩能把我們怎麼樣呢(詩56:3-4)?耶和華的名是堅固台;義人奔入便得安穩(箴18:10)。因此,即使我們被置於敵人面前,若沒有神的允許,我們連一根頭髮都不會損壞(路21:18)。作為基督徒,我們得勝是因為我們所見證的道,而不是因為依靠肉體的氣息(啟12:11)。實際上對基督徒來說,最根基性的信心是死亡將是我們的益處(腓1:21)。   因此我們不懼怕死亡。相反,「我們坦然無懼」,是「更願意離開身體與主同住」(林後5:8)。聖經一致見證死亡是痛苦的,卻遠不是臨到人的最後災難。實際上,有比死亡更加可怕的東西,而且可怕得多。   要懼怕這個 大部分時候,耶穌不希望門徒懼怕。他告訴他們,不要怕那些逼迫他們的(太10:26),不要怕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31節)。耶穌不希望他們怕這怕那,卻希望他們懼怕地獄。耶穌提醒他們:「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們」,「惟有把身體和靈魂都滅在地獄裡的,正要怕他」(28節)。   人們經常會說,耶穌高高在上,用審判的場景恐嚇人。但這樣的觀點暴露了懦弱的偏見,而非謹慎的解經。耶穌常常會提醒審判的日子(太11:24; 25:31-46),會談到定罪(太12:37; 約3:18),會想像地描繪地獄(太13:49-50; 路16:24)。只要讀到他關於園戶、婚宴、童女以及才幹的比喻,你就會發現,耶穌經常通過提醒將臨的審判,來激勵他的聽眾留意他的信息。耶穌並不是要把人嚇得驚慌失措。   顯然,有人把耶穌和使徒們刻畫成狂熱分子,背著廣告牌、眼神空洞地恐嚇人們不悔改就滅亡,這是錯誤的。這種刻畫讓新約聖經變得面目全非,似乎只知道從地獄拯救靈魂。然而,更接近事實的是,默想耶穌和使徒們(更不必說施洗約翰)在熱切地呼籲人們躲避將來的忿怒,而不是他們在描繪宇宙更新計劃,在屬靈旅途上幫助人們。   任何以開放心態來閱讀福音書、使徒書信和《啟示錄》的人,都會得出結論:死後的永遠生命是最大的賞賜,是我們所盼望的,而死後的永遠毀滅是可怕的審判,是我們不惜一切代價想要逃避的。從《約翰福音》3章到《羅馬書》1章,到《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再到《啟示錄》,所有的章節鮮有不提及神是公義偉大的救贖者,並對罪人有公義的審判。有一種死,神的兒女毋需害怕(來2:14-15),也有第二次的死,是不敬虔之人會害怕的(啟20:11-15)。   循序漸進 無論有多麼不受歡迎,無論我們多想委婉表達,地獄的教義是基督徒見證的關鍵。回想約翰派博(John Piper)的比喻,相信有比死更可怕的東西存在,是我們事工航船的壓艙物。   地獄不是北極星。也就是說,神聖的忿怒不是我們的指向燈。它並不在基督信仰道路上指引每一件事,比如說神在基督面上的榮光。地獄也不是駕駛航船的信仰之輪,不是給我們力量前行的風,不是抓住聖靈微風的帆。然而對教會來說,地獄並非偶然。它是我們的壓艙物,如果把它扔進海裡,對我們自己和其他人都會產生極大的危險。   對那些不太瞭解航船術語的人來說,壓艙物是指通常放在船中部下方的重物,用來保持船在水裡平穩。如果沒有壓艙物,船就不能正常就位。它會更容易偏離軌道,或是搖擺不定。壓艙物使航船保持平衡。   對教會來說,關於地獄的教義就像是壓艙物。神聖的忿怒或許並非裝飾漂亮的桅頂,也非我們升上每個旗杆的旗幟。這個教義可能藏在其他教義下面,不總是可見。然而一旦缺失,我們就能感受得到。   因為地獄是真的,我們就必須預備我們的人好好死,遠甚於掙扎著幫他們好好活。因為地獄是真的,我們就永不能把緩解地上的痛苦作為最喜歡的可做之事。因為地獄是真的,福音和門訓就不能像畫學校或做電影那樣被邊緣化。   如果失去了關於地獄的教義,無論是因為太尷尬而不提,還是因為文化太敏感而不堅持,我們相信:船會偏移。十架將不再有挽回祭,我們的佈道將缺乏緊迫感和能力,我們在世上的工作不再聚焦于呼召人們相信和悔改,以及建立他們在基督裡成熟。失去神聖審判的壓艙物,我們的信息、事工和使命都將會徹底改變。   保持航向 所有的生命都必須活出神的榮耀(林前10:31)。我們應當善待所有的人(加6:10)。關心我們的城市,關愛我們的鄰舍,以及在職場上努力工作,這些都沒有必要道歉,也都是「必須做的事」。但把關於地獄的教義作為我們航船的壓艙物,我們就永遠不會輕視那些呼召我們拯救滅亡者的古老讚美詩,也不會嘲笑拯救靈魂,好像那只是榮耀的火災保險而已。   確實有比死亡更可怕的事。只有被基督徒所宣揚、被教會所護衛的基督耶穌的福音,才能把我們從最當受的懼怕中釋放出來。關於地獄的教義提醒我們,聯合國或仁人家園(Habitat for Humanity)或聯合勸募會(United Way)都無法滿足每個人最大的需要。只有通過基督徒所見證、十字架所顯明的基督,全世界最可怕的事情才會不落到世人身上。   所有美好的、有犧牲精神、敢於冒險的、熱愛正義、關心受苦者、渴望更新他們的城市的牧者們,耶穌說:「幹得好。但別忘了壓艙物。」   (文章授權/七千人網誌/凱文德揚 (Kevin DeYoung))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七千人網誌專欄】不要效法這個世界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羅12:2)   自稱信福音的人!要防範這個世界;它會毀掉你!小心,不要在你的衣著上,在你的生活方式上,在你對孩子的教育上,以及在管理你的原則、動機、和方針上效法它。   不要做任何已知不當的行為,不要跟從世上罪惡的潮流,不要過分追求世上的財富、榮譽、享樂、友誼、美妙的事物,致使聖靈憂傷。   祈禱抵擋貪婪的罪,這條蠶食許多靈魂的蠕蟲!   祈禱抵擋對外表妝飾的熱愛,這罪使許多信徒失去對基督純真專一的心,並且不再注重內在的妝飾!   祈禱抵擋對閱讀聖經的冷淡,這種許多人都抱著的奇怪和罪惡態度與他們的信徒身份相矛盾,其必然的趨勢是使靈魂裡面神的生命得不到飽足,導致厭惡從神的話語中汲取養分,以及厭惡默想神的話語和與神團契相交。   是的,祈禱抵擋效法一切世俗、罪惡的事!   讀者!你自稱是基督徒嗎?那麼請提防一個世俗的基督教——一個空有外表的基督教,它只注重教會的出席率,卻排除了神溫順謙卑的羔羊的十字架——一個熱愛世界和世界上事物的基督教,「希圖外貌體面的人」(加6:12),說基督的好話,卻以一個吻背叛了祂。   啊,極糟糕的狀態!啊,可怕的迷惑!啊,致命的幻覺!   這個世界是你救主的死敵;不要讓它成為你的朋友。要從這個世界分別出來!   譯自“A worldly Christianity” https://www.gracegems.org/…/12/A%20worldly%20Christianity.h…   (文章授權/七千人網誌/屋大維·溫斯洛(Octavius Winslow, 1808-1878 ))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