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馬偕來到台灣,聽見原住民的歌聲,不禁讚嘆「我聽著他們的歌聲,遙想創造天地的上帝。」透過其日記,能看見每首詩歌的蹤跡,都在訴說馬偕宣教的生命旅程。18-20日,台灣神學院舉辦「論述與傳承:馬偕來台宣教150週年紀念講座」,19日邀請到鄭睦群教授,分享「與馬偕同行的詩歌」主題。
18-20日,台灣神學院,舉辦「論述與傳承:馬偕來台宣教150週年紀念講座」,今(20)日邀請到Jamie Black Knox教授,以「蘇格蘭認同對馬偕和馬雅各的意義」為題分享。
第三代基督徒—林淑慧傳道,重新認識聖靈後,禱告就成了她的盾牌。在經歷「莫名大出血」的生命救治,兩度急診及加護病房的病危通知中,虛弱的她竟意識清晰聽見主耶穌說:「妳還有事還未了!」
人稱「東元阿嬤」的林明穱,前天(10/5)晚上回天家,享嵩壽103歲。為大眾所知的她,是「東元電機創辦人」,更是一生愛主,默默為神國度奉獻。晚年,林明穱特別心繫「聾人宣教」使命,創辦「恩典以法大教會」,立志將福音擺在第一順位。將近100歲、已然老邁的她說,只要是為主呼召,永遠不嫌晚,「上帝的呼召,我
疫情之下,人心惶惶。許多人努力研究,如何吃得健康,提升抵抗力,這些雖然重要,但黃瑽寧醫生指出,情緒對於抵抗力,也有直接的影響!不僅可以降低染疫機率,甚至可以提升疫苗的保護力,並提供3個簡單的方法,令人常保喜樂。
展現基督視野,超越世界觀點,屬靈影音大補帖!
馬偕博士孫女偕瑪烈(Magaret Mackay)於美國時間8月21日(台灣時間2021年8月22日)下午,於加拿大多倫多在睡夢中辭世,享耆壽103歲。她是淡江中學創校校長偕叡廉的小女兒,也是馬偕博士第三代最後一位長輩。偕瑪烈極愛台灣,逢人便問「你來自Formosa嗎?」,辭世前嘴裡仍喃喃說著「Fo
國際知名畫家—陳錦芳博士,有「梵谷的傳人」及「台灣的羅曼羅蘭」之稱,被譽為「後現代文化先驅」及「當今世界上20位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在國外,有人捧著逾百萬邀請他們至國際畫展演講,這次在台灣,主辦方沒花一分錢,陳錦芳伉儷說,「我們在台灣,不計較任何(錢),」他們自掏腰包,投入10多萬裝潢,將這位「聯合國文化大使」的許多世界級和基督信仰畫作,搬進位於桃園的「中華差傳」內。
台東馬偕癌症病房中癌友家屬邱文娟,在愛中告別,陪癌末父親,有感而發在病房中以刮刀及筷子為工具,做一系列的油畫作品,滿了天父的愛,感受造物主的偉大創作,一起為癌友加油打氣!
今晚,花點時間仔細檢查一下你的心,好嗎?這次,你可別心不在焉??
全球疫情已持續兩年,突如其來的病毒奪走許多人的生命,可以說是「全世界都在面對生死的課題」。「死亡」,是所有人都會經歷的,在死亡之際,我們可以如何面對?
這讓我不得不謙卑承認,有時候,上帝帶領我們走一條未曾走過的路,即使跌跌撞撞,孤單寒冷,甚至崎嶇難行,但當我們走完全程時,終究會發現:祂其實從未離開的同在是何等踏實,祂為我們在路徑終點擺設的筵席是何等豐盛??
「一個沒有準備好為了什麼而死的人,還沒有準備好迎接人生。」 -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全球持續被COVID-19籠罩,彷彿看不到終點,台灣過去一直蒙受保守,這波疫情突然間大爆發,我們時常看到、聽到,關於染疫者、施打疫苗的人,對於死亡的擔憂與害怕,還有第一線醫護人員的緊張和壓力。教會,除了禱告求平安,還能實質地為國家、城市做些什麼呢?
21日下午,黃健庭著一身便服,兼當司機,他開著車,身旁坐著妻子陳怜燕,兩人在前往3家台東醫院的路上,為的是親送3,500個N95口罩,給疫情中「需求量最大」的醫院;抵達目的地後,他們把裝著N95口罩的箱子,從後車廂搬下車,送到醫院院長和同仁的手中!
第一線醫護日以繼夜堅守崗位,為抗疫持續奮戰,醫療量能負荷龐大下,新竹市西區國際扶輪社捐款不落人後,公益募款150萬元為新竹馬偕醫院挹注抗疫基金,更購置防疫採檢亭,盼早日脫離疫情警戒。
我们的心等候耶和华,他是我们的帮助、我们的盾牌。我们的心因他欢乐,因为我们倚靠他的圣名。耶和华啊!求你照着我们所仰望你的,向我们施慈爱。 -诗篇33:20-22
我们的心等候耶和华,他是我们的帮助、我们的盾牌。我们的心因他欢乐,因为我们倚靠他的圣名。耶和华啊!求你照着我们所仰望你的,向我们施慈爱。
-诗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