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網路

【泉源之聲專欄】當手機成為小三...另一半長時間在網路手機上,怎麼辦?

當配偶注視的是手機螢幕,而不再是你的臉龐時,當他/她與你四目相對的時間越來越短、關係漸漸越來越平淡,婚姻生活也不再像當初那樣甜蜜濃烈,而這樣的情況,雙方都要留意。因為這樣的結果會帶來真實外遇的試探,所以在這樣的狀況下,我們要更用心經營感情!   在處理「要配偶不看手機」的夫妻問題,其實另外潛藏一個更深刻的問題--婚姻愛情生活變淡、變無趣,太習慣對方的存在,而忘了為感情與婚姻製造驚喜與浪漫。本篇文章不僅是讓我們知道如何與這樣的配偶相處,也讓如果自己就是這樣的配偶能察覺與調整。所以當配偶任何一方花許多時間在手機上,我們可以開始著手以下幾方面來提升婚姻感情的溫度。   一、刻意約會與談心 過去無時無刻想見到對方,只要能見面不在乎時間長短。熱戀時,對於對方喜歡吃什麼、做什麼,約會時的一分一秒往往都不想錯過,對於對方的一言一行更是記得清清楚楚。但現在相處常各自滑手機、分心做自己的事,忘了把注意力留給另一半,所以要刻意訂下精心時刻,專注在對方身上與心靈層面的對話。   二、提升靈性 夫妻可以一起讀經、禱告,或帶孩子一起家庭祭壇和禮拜。當我們意識到自己或配偶常常花時間做無謂打遊戲或追劇、看臉書的活動,就要保守自己的心和家庭氣氛更多在神的同在裡面。我們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我們裡面,凡眼目的情慾、肉體的情慾和今生的驕傲,都是世界上的事。所以要留意自己的眼目與肉體,不要被世界奪走了。   三、要在意外表、形象 以前戀愛每次約會見面前,都會站在衣櫃前看半天、精心打扮,結婚後出門就算素顏、穿居家衣物、夾腳拖也沒關係,越來越邋遢,不顧形象。常常我們美麗帥氣的出現在別人面前,卻不修邊幅在配偶面前,所以要留意自己的形象,在配偶面前時,讓自己常保有吸引力,內在與外表都要用心,因為他/她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四、尋找更建設性的休閒活動或紓壓方式 有些人靠打遊戲、看臉書、追劇來紓壓,這些事並不是不能做,而是沒有建設性的休閒娛樂,這些放空、耍廢的事情可能就吃掉我們整個晚上、甚至整個假期,所以我們要留意時間的分配,時間都花到哪裡去了?花時間與我們所愛的人「在一起」是更重要的,這個「在一起」是有交流與溫度的。全家性活動,出遊、運動、聚會,都是很好的選擇。   五、不要比較、抱怨 剛戀愛時「情人眼裡出西施」,怎麼看對方都是美好。但現在卻經常看不順眼,動不動抱怨伴侶,心裡更常忍不住把自己與對方的相處模式,和他人相互比較。以前約會常牽手、摸頭、擁抱,但結婚後親密愛語、小動作,卻慢慢消失無蹤;關係久了,難免少了點驚喜和新鮮感,那些戀愛時怦然心動的感覺,也會慢慢消失。相處的時間拉長後,對方的缺點、不完美一覽無遺,如果雙方沒有包容、接納,環境改變,價值觀、金錢觀的不同,沒有好的磨合和溝通,爭執很可能由此而生,使感情逐漸被消磨殆盡。   六、要做關係加溫動作 最重要的,邀請神進入我們的關係中,為自己禱告、為對方祝福。如果雙方還有愛,只是相處模式越來越平淡,要留意「手機」這個婚姻小狐狸,好好看守我們的葡萄園。   關係加溫動作可以有: 1.為婚姻生活多點浪漫、驚喜與情趣,有助重燃熱情,而婚前的示愛方式,婚後要繼續保持。2.換位思考,意思就是「不自我中心」。感情最後形同陌路的原因,常與雙方不理解對方價值觀,又未善加溝通、表達,使不滿長期累積有關。建議不妨可多試著融入對方的思維角度、接納對方喜好,多為伴侶著想,理解對方困難。3.彼此相互溝通、道出愛:愛情也是一種人際互動,千萬不要把對方的付出當作理所當然!多說請、謝謝、對不起,用心對待彼此,同時經常溝通、「道愛」,表達自己的愛意非常重要。4.信賴、尊重對方:雖然兩個人的相處很重要,但一段感情想要維持長久,別忘了也要給予對方適度的尊重和信任,不掌控對方,讓雙方都覺得舒服享受。   (文章授權/泉源之聲-台南聖教會)  作者/邱燕碧師母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黃國倫專欄】從N號房事件,理解孩子的世界與其對話

看到N號房事件的相關新聞,我感到非常非常沉重,這當中有太多值得我們去了解、關心的人事物,但我想特別從中和父母們說說話,因為其實我們做父母的並不太了解網路世界,也就是所謂虛擬世界,它的變化非常快速及巨大。   我有四個孩子,其中一個孩子在青少年時,曾經在跟我的衝突爭執中脫口而出:「其實你根本不了解我們的世界和想像。」   孩子想表達父母看到的只是他們想讓我們看到的,並不是他們真正的全部,或許可以選擇理解為那只是在說氣話,但事實很有可能我們對孩子世界的了解,非常片面以及有限。   現在整個虛擬世界演變,以前我們都會說虛擬跟實體非常不同,但當科技愈加發達,對現代年輕人來說虛擬與現實的界線不再那麼清楚了,搞不好我們的實體對他們來說是虛擬的,反而網路世界對他們來說才是實體。   尤其是不方便在實體中表達的東西,但在虛擬的層面中相對更容易展現,當一進入虛擬的身份或是氛圍,從個性到態度到方式竟然可以突然全部都改變,對此我沒有什麼特別的答案,但我想跟父母們表達的是要了解這個世界正在經歷巨大的改變,而且不管你同意不同意,它都已經發生。   N號房事件,它可以在這麼長的時間中沒有被發現、揭露,並且有這麼龐大的會員系統,我猜想可能因為有些人是贊同這樣的做為,但是他不會在真實世界表達,卻會在虛擬世界繼續支持,否則它不會這麼有影響力,而這個部分是非常值得我們關切的,但不是要去探究為什麼事情是這樣發生,而是為什麼現實與虛擬、這兩個世界的差別如此巨大。   把話題拉回我們跟我們的孩子,或許聽了這樣的訊息,你會去思考該怎麼樣「圍堵」孩子,以免他陷入虛擬之中,實話是現在的孩子比父母聰明太多了(甚至是聰明百萬倍),層出不窮的模式讓你防不勝防,我認為唯一的方式是要與孩子互動,那個互動不是為了要糾正、改變孩子的想法,我們一定要先去了解,當孩子提出不同的論述及看法時,不要急於推翻或是告訴他為什麼是不對的,有許多父母在不了解的狀況下就先不願意傾聽,一味的想要表述自己的價值觀和立場,這樣真的會錯失了解孩子真實想法的機會之窗,我們需要有一個方式讓孩子可以毫不擔心地將想法與感受說出來。   我要很用力地強調這不是「獵巫行動」,不是去抓住孩子有什麼思想上的問題,以至於可以進行改造工程,而是當你了解他的邏輯思想,進入他的世界,孩子才可能覺得你是可以溝通的,並且只有了解他的邏輯思想,你才能用他的邏輯思想跟他互動。   我要再更多解釋,進入孩子的世界和干涉他們的世界,在「出發點」上有很大的不同。我當一個諮商師,我的角色是為了要理解,而不是成為一個法官,判定你這樣是對的還是錯的,我只是為了要理解你的想法、為什麼你會有這樣的想法或感受,以一個旁觀者或是記者的角度去採訪了解你的整個思想。   我覺得當年輕人發現父母的出發點只是想了解,甚至可能同理他,在這種情況下才可能有對話,否則當連對話的機會都沒有,更不可能對他們有影響力。   (文章授權/黃國倫牧師)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