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讀經:約伯記22~24章) 兩輪辯論戰罷,第三輪迅速開始。 以利法說:人豈能使神有益呢?人無論怎樣行,都不能達到神的標準,更不能讓神得什麼利益,這話是對的,但跟約伯受苦有什麼關係呢? 他是在說,既然神的標準那麼高,希望人公義完全,那就絕不會因為人敬畏他而責備他,審判他。因此,他確
(讀經:約伯記15~21章) 好友的安慰演變成了一場辯論賽,而且是車輪大戰,誰也不服誰。容不得休息,第二輪開始了。 這一輪,還是以利法打頭陣。約伯說的每句話,他都在認真聽,不過,只是在尋找漏洞,而非聆聽約伯的心聲。 他感覺很難過,因約伯的話太過犀利,傷到老人家的自尊心了。若他人幾句
(讀經:約伯記11~14章) 朋友們總想說服他,讓他乖乖認罪,跪地求饒。約伯偏不聽勸,而且理直氣壯。這時,輪到拿瑪人瑣法出場了。 很顯然,他說話的態度比前兩位差多了。當然,說話的水平也差很多。他不僅責備約伯的話太多,更說他是一個狂妄自大的人,竟然敢自稱無罪,敢要求跟神辯論。他提醒約伯要有
(讀經:約伯記8~10章) 聽完約伯跟以利法的對話,書亞人比勒達不耐煩了,清清嗓子,入場辯論。 以利法說話時還滿懷同情,言語柔和,比勒達則不管不顧,直接就對約伯開批了。他批評約伯話太多,更看不慣約伯一臉無辜的樣子。 這樣的輔導者,骨子裡就有一種自我優越感,覺得約伯既然遭難就該不停地
(讀經:約伯記3~7章) 聽說約伯遭難,他的三個朋友相約而來。患難見真情,他們的確是真朋友。而假朋友就是那些在發達時與你往來密切,落魄時便退避三舍的人。我相信,約伯身邊這樣的朋友也不會少,否則怎麼可能只有三個人來呢? 三個人趕到約伯面前時,儘管已做足了心理準備,但眼前的場景還是令他們難以
當我們遇到不如意的事時,除了要花費精神體力去處理,可能心中也會吶喊:「為什麼這種事會發生在我身上?」
我们的心等候耶和华,他是我们的帮助、我们的盾牌。我们的心因他欢乐,因为我们倚靠他的圣名。耶和华啊!求你照着我们所仰望你的,向我们施慈爱。 -诗篇33:20-22
我们的心等候耶和华,他是我们的帮助、我们的盾牌。我们的心因他欢乐,因为我们倚靠他的圣名。耶和华啊!求你照着我们所仰望你的,向我们施慈爱。
-诗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