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保羅

【湖光專欄】更美的奉獻

經文:腓立比書4:15-20 腓立比人哪,你們也知道我初傳福音離了馬其頓的時候,論到授受的事,除了你們以外,並沒有別的教會供給我。就是我在帖撒羅尼迦,你們也一次兩次的打發人供給我的需用。我並不求什麼餽送,所求的就是你們的果子漸漸增多,歸在你們的帳上。但我樣樣都有,並且有餘。我已經充足,因我從以巴弗提受了你們的餽送,當作極美的香氣,為神所收納、所喜悅的祭物。我的神必照祂榮耀的豐富,在基督耶穌裡,使你們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願榮耀歸給我們的父神,直到永永遠遠。阿們!   「奉獻」的內涵應該是一種出於「愛」的付出,是出於良善的動機,無私的付出,以及不求回報的給予。所以奉獻的觀念和行動,往往是人類社會中維繫美好關係的一份力量,也是讓許多人們得到恩典的一份祝福。但或許很多人不知道,奉獻的觀念和行為最早源自聖經,是人們為了回應對上帝的愛及恩惠獻上感謝,當人們懂得對上帝所賜的萬有感恩與回饋的時候,才會懂得分享、幫助並對身邊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所以在聖經中記載很早的時候,人們就有對神「獻祭」的觀念和行為。顯然,隨著人們受到罪惡的影響,也因為人們偏離了上帝的真理,漸漸地與神疏遠,導致獻祭的動機遭到扭曲而不再蒙神悅納,該隱就是因為獻祭的細故而殺了弟弟亞伯。到了摩西時代,人們對於向上帝感恩與奉獻的認知,更是受到長年在埃及宗教文化的影響而蕩然無存,或是早已扭曲偏離了起初獻祭的美善內涵,使得上帝不得不透過頒布律法來教導以色列民,重建他們懂得奉獻與感恩的心態和倫理。   然而,以色列民似乎並沒有從獻祭的律法和行為中明白上帝的心意~「讓我們懂得感恩,並遠離罪惡的思想和行為」,反而讓「獻祭」淪為逃避上帝的審判、應付律法的要求、炫耀自己的財富、滿足人的觀感……。直到新約時代這樣的偏差與虛假仍充斥在聖殿和百姓當中,所以耶穌曾經在聖殿裡對銀庫坐著,看眾人怎樣投錢入庫,有一個窮寡婦來,往裡面投了兩個小錢,就是一個大錢。耶穌叫門徒來,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窮寡婦投入庫裡的,比眾人所投的更多。因為,眾人都是自己有餘,拿出來投在裡頭;但這寡婦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養生的都投上了。」(參馬可福音12:41-44)雖然,當時的人們仍然照著摩西律法的要求獻上燔祭、素祭、平安祭、贖罪祭、贖愆祭,甚至獻上十分之一,但耶穌卻多次明確表示:上帝並不悅納他們的獻祭,因為他們的動機、心態和行為,根本不是出於愛神、愛人的奉獻。(可參考耶穌潔淨聖殿及耶穌責備法利賽人的內容。)   今天我們也需要檢視自己「奉獻的心態」,如果我們還是按著舊約的獻祭觀念來奉獻,仍是為滿足宗教的情操、律法的要求,為贖罪、為討好上帝、為討好人、為彰顯自己,那麼我們就失去了上帝希望我們奉獻的美意。我們應當知道,耶穌基督已經為我們成為贖罪祭、挽回祭,藉著祂的死已經使我們與上帝和好,如今我們不需要透過「獻祭」來討好上帝,祂將我們看為寶貴的兒女,也藉著耶穌的救贖,使我們不再彼此虧欠。因此,活在耶穌基督恩典下的我們,獻祭的意義與內涵都已經不同,我們奉獻的心態必須改變,我們對奉獻的內涵需要重新定義。透過保羅對腓立比教會奉獻的稱許,我們可以看見保羅對於「更美的奉獻」的定義,認為更美的奉獻至少應有三方面的認知與心態,分別是「看見神的國和神的義之需要」、「及時的行動」、以及「出於甘心樂意主動地擺上」。   看見神的國和神的義之需要 「更美的奉獻」不是因為被規定、被要求,乃是出於主動的擺上。如果我們不能看見神國和教會的需要,不能看見福音與聖工的需要,我們就不知道為何而奉獻了。腓立比教會願意在福音的需要上供給保羅,並非是出於保羅的要求,而是出於他們屬靈上的看見,如果看不見需要就不會有感動。對大多數人而言,可能認為保羅會有什麼需要呢?他應該到處都很受歡迎吧!所以他們不會看見自己需要做些什麼。但腓立比教會看到的不是保羅,而是看見耶穌基督的教會和福音需要支持,因為他們也是蒙受這福音恩惠的人,所以願意以奉獻繼續支持保羅的福音事工~儘管保羅尚被囚在監獄裡。 你看見教會有什麼需要了嗎?我們關心教會各樣聖工的需要嗎?大多數教會的崇拜會有「聖工報告」時間,不單是為了讓大家能參與各項活動,更是讓我們看見各樣聖工的需要。今天很多人看見災難,會想到要捐款,給予幫助,「看見」使我們產生感動,憐憫……,那麼你「看見」教會和福音工作的需要了嗎?「更美的奉獻」是出於「愛的看見」,「愛的奉獻」會想給得更多、更好……。就像作爺爺、奶奶的,會想給孫子更多的好處和祝福,不是因為看見他們缺乏,而是因為對他們的愛。反過來說,有「愛」才會「看見」一般人所看不見的需要。因著愛耶穌,能看見更多屬靈的需要,是更美的奉獻的關鍵,這讓我們在奉獻的時候,有不一樣的心情,也獲得不一樣的恩典。   及時的行動 更美的奉獻,是出自對神的愛、對神的信心、對神的感恩,而不是因為看到神的作為後才擺上的,否則就好像是給祂的報酬和小費了。所以,更美的奉獻~往往行動於所有的人還沒行動之前,也在聖靈感動的當下就採取行動,如同保羅所提醒的「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帖撒羅尼迦前書5:19)。 很多人對神的奉獻是帶著條件的,諸如:如果我考上好學校;如果我找到好工作;如果我遇到結婚的對象;如果我中彩券;如果我加薪;如果我的病好了;如果我……,這種帶著條件的奉獻態度,是等著上帝先做些什麼我才奉獻的心態。也有些人的奉獻,是先等看看其他人是否做了什麼?奉獻多少?才決定自己要怎麼奉獻,這樣的奉獻,都不是出於第一時間的感動與主動,雖然我們還是奉獻了,但卻失去了更蒙悅納的奉獻之美。還記得聖經裡的那個「稅吏撒該」嗎?當耶穌看見他,要他從桑樹上下來,並告訴他晚上要住在他家裡的時候,撒該在尚未從耶穌那裡得到一絲好處之前,就在第一時間告訴耶穌,他願意把財產的一半拿出來分給窮人,也願意以四倍的價錢來賠償那些被他訛詐的人。 保羅宣稱,在沒有任何教會奉獻之時,腓立比教會的基督徒已經懂得奉獻,而且也及時地奉獻,這讓保羅的宣教工作,得以順利地進展,因此保羅對腓立比教會是充滿感恩的。但感恩的不是因為他自己得到了餽贈,而是因為他看見耶穌基督的福音工作得以開展,也看見腓立比教會基督徒的行動力。相較於哥林多教會,保羅曾經拐著彎責備他們說:「你們知道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祂本來富足,卻為你們成了貧窮,叫你們因祂的貧窮,可以成為富足。我在這事上把我的意見告訴你們,是與你們有益;因為你們下手辦這事(此指奉獻的計畫),而且起此心意,已經有一年了,如今就當辦成這事。既有願做的心,也當照你們所有的去辦成。」(哥林多後書8:9-11) 及時的奉獻、第一時間的奉獻、先於別人行動之前的奉獻,乃是更美奉獻的指標。耶穌將自己當作祭物,為我們的罪,為拯救我們,奉獻在十字架上,祂不是先等我們去愛祂,沒有先等我們去回應祂,也沒有先等我們成為一個好人,或成為一個值得祂為之犧牲的生命,祂就先為我們成了最美的奉獻。即使在祂犧牲之後,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接受祂、認同祂,但祂沒有因此後悔祂的付出,因為更美的奉獻不僅是及時的擺上,更是不求回報,只在乎成全神國度和旨意的付出。   出於甘心樂意主動地擺上 一個奇妙的法則:當一個人因為「給予」而看到他人得到祝福的時候,會比自己「得到」獲得更多、更深遠的喜樂與滿足;當一個人在「獲得恩典(被給予)」的時候所得到的喜樂與滿足,也會比自己「憑勞力得來」的更多、更深遠。因此,在甘心樂意奉獻中(給予和被給予),人們都可以感受到那份更美的祝福。試想,你希望你的生日禮物、周年紀念禮物,是要來的或是自己買來的?是因為規定必須要給的?還是收到別人用心所給予的呢?相信每個人都希望所得到的祝福,是出於有人甘心樂意的付出,那麼我們對上帝的奉獻又是什麼樣的心態呢?當我們願意甘心樂意地為主奉獻、為主擺上,你可以想像我們天上的父將會是何等地喜樂呢! 保羅在給哥林多教會的書信中也提到:「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上帝所喜愛的。」(哥林多後書9:7)上帝從來沒有要我們因著奉獻而變得貧窮,祂應許我們可以因著奉獻而變得更加豐富、富足。這裡所說的富足,不單單是指心靈上的,也同時是財務和物質上的豐富。祂也沒有要勉強我們奉獻,因為若不是出於甘心樂意的擺上,就失去了奉獻的真諦,也失去了因奉獻而得的喜樂和滿足了。 在教會界有不少人,不斷地拿「瑪拉基書中的十分之一奉獻」做為奉獻的教導,但卻是錯謬地解釋經文,宣稱「十一奉獻」是聖經中,唯一可以試驗上帝的事情,因為瑪拉基說:「萬軍之耶和華說:你們要將當納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倉庫,使我家有糧,以此試試我,是否為你們敞開天上的窗戶,傾福與你們,甚至無處可容。」(瑪拉基書3:10)於是誤導許多基督徒,抱持著試試上帝的心態奉獻著,如果我們的奉獻是帶著目的的、有企圖的,你覺得上帝會悅納嗎?先知瑪拉基說這段話,乃是在嚴厲地責備以色列百姓:「人豈可奪取上帝之物呢?你們竟奪取我的供物。你們卻說:『我們在何事上奪取?的供物呢?』就是你們在當納的十分之一和當獻的供物上。因你們通國的人都奪取我的供物,咒詛就臨到你們身上。萬軍之耶和華說:你們要將當納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倉庫,使我家有糧,以此試試我,是否為你們敞開天上的窗戶,傾福與你們,甚至無處可容。萬軍之耶和華說:我必為你們斥責蝗蟲(原文作吞噬者),不容牠毀壞你們的土產。你們田間的葡萄樹在未熟之先也不掉果子。」(瑪拉基書3:8-11)瑪拉基的話語乃是警告百姓,若是他們再不懂得奉獻的真諦,不願甘心樂意地實行奉獻的法則(當時候的人自私自利,藐視上帝和律法,也偏行己路,縱容罪惡……),他們就會繼續受到虧損,甚至受到上帝的管教,除非他們願意悔改惡行,願意遵守律法,才能使上帝應許的祝福,再次地臨到國家和百姓身上(不要抱怨上帝沒有祝福,要檢討自己是否離棄了神的真理,與罪惡妥協?)。 不要再存著錯謬的心態奉獻了,不要抱著試探主的心去奉獻,因為你也不會喜歡別人試探你,看你會不會回報他給你的恩惠,你希望人怎麼對待自己,你就怎麼對上帝吧!甘心樂意主動的擺上,才會蒙神真正的悅納和祝福,也才是「更美的奉獻」。十分之一的奉獻,並非基督徒該納的「稅」,也不是基督徒奉獻的「上限」,而是上帝教導我們奉獻的「最基本操練」,是「最小值」的擺上。試想,若你手中的一份炸雞有十塊雞肉,你會不會願意分給你的「好朋友」一塊肉嗎?若是你「所愛的人」呢?你會怎麼與他分享那「十塊炸雞」呢?一塊?一半?還是全部?所以不要再拿著「十一奉獻」誇口、自豪或試驗上帝了,因為新約中給我們的奉獻觀,乃是「奉獻所有」;是「將自己獻上」的奉獻;是「放下一切所有的跟隨耶穌」的奉獻,如果我們還無法做得完全,最起碼從將「十分之一」甘心樂意地奉獻給上帝開始做起吧!   結語 對主的奉獻,是將我們與主耶穌之間愛的關係付諸行動,當我們真正地愛祂,我們就會在乎祂的想法、祂的需要,關心祂的教會、祂的聖工,我們也才會因著愛,渴望第一時間藉著奉獻和擺上,也因著我們甘心樂意地奉獻,讓愛我們的主心滿意足,我們的奉獻因而成為「更美的奉獻」。  (文章授權/湖光基督教會) 持續看到暖新聞,為你的生活帶來祝福!點我奉獻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湖光專欄】基督耶穌的心

  經文:腓立比書2:5-8 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祂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人從出生那天開始,我們就會開始學習~像某個人。通常誰帶我們,誰乳養我們,我們的行為舉止就會像誰(因為人類的本能就是會學習和模仿),所以有的孩子像媽媽,有的像褓母,有的孩子沒有人帶,整天看電視,就會像電視裡的人物(或動畫裡的人物)。漸漸長大,我們在不同的階段,也會開始學像不同的人,求學階段可能像某個同學、某個老師、某個崇拜的偶像,工作階段可能像你的上司、某個同事、或某個社會成功人士,直到漸漸年長可能才發現,一輩子學像別人還挺累的,因為有些你想學的對象,卻怎麼學也學不像,所以我們才開始想做自己,但通常這時候「自己」大致上都已經定型了,要改變也挺困難的。 雖然隨著年紀增長,可能失去了「像別人」的動力,但人們心裡卻仍有「像某人」的渴望,因為生命是會渴望成長與提升的。只不過我們會漸漸明白,要在外表、言行舉止、這些表象的部分像某個人是不切實際的,但我們的內在生命;我們的心境、心態、心靈……,卻是可以透過學習、成長,使我們漸漸改變得更像我們所渴慕的對象。而對一個基督徒來說,我們生命最應該渴慕學習與仿效的,莫過於基督耶穌的心了! 聖經中使徒保羅是一個很努力想「學像耶穌基督」的人,他在所寫的書信中,多次提醒大家要「效法」耶穌或「效法」自己:「但願賜忍耐安慰的上帝叫你們彼此同心,效法基督耶穌。」(羅馬書15:5);「你們該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哥林多前書11:1)保羅知道一個重生得救的基督徒,不會自動變成像耶穌一樣的生命、人格、觀念、特質……,他知道,除非我們「刻意」地去學著像,就像我們在過去成長的過程中所做的,我們必須「有意識」的,要求自己去像,是透過「刻意的」裝扮、練習、學習、模仿,而且還要不斷地練習、才能漸漸地像耶穌。就好像演戲一般,我們必須認真且刻意地去揣摩所要扮演的角色,直到我們完全融入那個角色裡;又好像談戀愛一般,因著愛、因著專注、因著委身,你會與你所愛的對方越來越像,講話像,習慣像,連吃的都越來越像;又好像年輕人崇拜那些藝人一般,因著真心的崇拜,無論打扮、觀念……就會越來越像他們所崇拜的藝人。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沒有越來越像耶穌,沒有耶穌基督的心、沒有祂的觀念、不喜歡祂的喜歡、不模仿祂的樣式,那麼我們怎能說是真的愛祂?又怎能說是真心在崇拜祂呢?所以保羅對腓立比教會提出一個清楚的呼籲~「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就是呼籲我們應該要「刻意地」去揣摩、去感受、去學習、去練習,使我們可以更像耶穌的認知,更貼近耶穌的想法、感受、思維、邏輯,好更容易做出與耶穌一致的決定和行為。 對一般人而言,我們習慣「以自己的心為心」,面對很多事情的第一個想法、認知就是「我覺得」,我們習慣按著過去成長的背景與經驗、按著我們所學到的知識、按著其他人的經驗法則來看待問題和事物,所以「我覺得」是大多數人對事情判斷的第一反應。而另一個一般人常有的反應是「我想」,我想是更抽象一點的認知,不一定有所依據,只因為「我希望成為那樣」或「我認為那樣」,所以「我想的」可能跟現實有很大的差距。還有一種現象叫做「我要」,這是一種個人自我的認知,我就是這樣,管其他人怎麼想,我就是要,是主觀的,是建立在許多錯綜複雜的經驗、認知、態度。這些「以自己的心為心」的「我覺得」、「我想」、「我要」,並沒有刻意地把焦點放在耶穌身上,所以我們並不會去學習、效法、揣摩耶穌基督的心。 有一個比較好的狀況,就是人們會試著「以他人的心為心」,特別是對那些你所喜歡、所羨慕、所崇拜的對象。因為你的認同與喜歡,所以你會刻意地去觀察、去了解、甚至去體會他們的想法、感受。於是乎你會聽見有些人常說:「誰覺得……」、「他們說……」、「某某人認為……」,如果我們能夠懂得「以他人的心為心」,那我們更應該可以「以耶穌基督的心為心」了,只要我們願意,把第一人稱的「我」改成「耶穌」,並不斷地去問:「耶穌會怎麼覺得?耶穌會怎麼想?耶穌會要什麼?耶穌會怎麼說?耶穌會怎麼做?」,我們便能在「刻意的」、「有意識的」、「反覆的」練習過程中,讓自己漸漸地「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 保羅以耶穌基督的生平做了一個簡單的例子,讓我們可以一窺什麼是「基督耶穌的心」,也就是要提醒我們,一個想效法耶穌基督的人,到底有哪些需要「刻意的」、「有意識的」改變,好讓自己更像耶穌呢?   「祂本有上帝的形像,不以自己與上帝同等為強奪的;」(腓立比書2:6)   耶穌祂不濫用自己的權柄,不耍特權!這恰與魔鬼想跟神同等,想擁有跟上帝一樣的權柄與能力相反,至今仍有無數的人加入魔鬼的行列卻沒有學像耶穌基督的心。務要小心,權力(或說權柄)是一種會讓人著迷的東西。很多人為了爭權,可以不擇手段(特別看到在政治上,充斥了這樣的現象,無所不用其極地鬥爭,就是為了要讓自己站上那個權力核心,擁有權力)。然而,耶穌本是創造宇宙萬有的獨一神(祂的確擁有那樣的身分、權柄和能力),所以祂大可以用祂的權柄來審判,可以用權柄來任意而行,但祂卻選擇放下身段,放下權柄。祂的出生,選在馬槽,選在木匠的家裡;祂的成長,選擇在拿撒勒,而不是耶路撒冷的聖殿裡;祂的生活,選擇服事人,而不是受服事;祂的生命,選擇十字架的自我犧牲,而不是犧牲其他人來成就自己。這就是耶穌基督的心,是一種不濫用權柄,不耍特權,謙卑服事人的心志與身量,今天你我擁有哪些權柄呢?我們又如何使用這些權柄呢?當我們權力在握時又是什麼樣的一個態度呢? 今天無數的人仗著自己擁有的權柄欺壓人,甚至轄制人,社會上常聽見有人說:「我是老闆耶、我是某某名人、你知道我是誰嗎、我是老人家耶、我是消費者耶、我有花錢耶、我……、我是……」當神給我們權柄的時候,不是要我們去享受特權、濫用權柄,乃是要我們以手中的權柄和能力,去成全、幫助那些需要被幫助的人。因為,耶穌的心是如此,祂給我們的榜樣也是如此。當耶穌經過撒瑪利亞城卻不被接待時,門徒想耍特權,竟想要禱告吩咐火從天上降下來燒滅他們,但耶穌卻反而責備他們,因為門徒不曉得耶穌基督的心。 基督徒也要小心,因為很多時候我們一不小心就會耍特權,以為我們是上帝的兒女就高人一等,就老是看其他人不順眼,或不經意心中就輕看那些還沒有接受耶穌的人(異教徒),甚至有時候還會在他人所受的苦難和意外上幸災樂禍!有些教會甚至誤導基督徒,隨意去定人的罪,亂解釋經文說:我們在地上「捆綁」的,主在天上也要「捆綁」,在地上「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殊不知耶穌要我們捆綁的是「罪」,但要我們帶著祂的愛與權柄釋放被罪惡轄制、被魔鬼捆綁的「人」。切莫濫用神所給我們的權柄,不要自以為了不起的耍屬靈特權,我們才能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合宜地運用神給我們的權柄,成就、幫助更多人的生命在祂裡面得以完全。   「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腓立比書2:7)   聖經提醒我們,非但不要濫用權柄,耍特權,還要進一步地用自己所有的、所長的、所能的,去成全他人的生命。耶穌成為人的樣式,就是要我們可以有一個榜樣學習,所以祂選擇成為一個像奴僕的人,這是讓我們很不能接受的。在社會上,每個人都想要當領袖(因為我們有個錯誤的領袖觀),屬世的領袖觀念是高高在上,擁有權柄,呼風喚雨的偉人,但真正正確的領袖觀,是耶穌所說的「作眾人的僕人」。所以,錯誤的領袖觀會讓每個人爭破頭,都想得到更高的身分、地位,因為,我們認為僕人是卑賤的、是沒地位的、是糟糕的……。但一個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的人,會明白我們生命中最需要的就是「僕人的事奉」,因為從我們出生開始,就因為有人當我們的奴僕(甚至當一輩子)才能成就我們的人生,試想想,是誰幫我們把屎、把尿?是誰整天做飯給我們吃、幫我們打掃、還要洗衣服……?是誰整天像個奴僕在外面努力打拼,才能供給我們生活的基本需要?當你自以為很了不起,可以成就今日的自己時,千萬不要忽略了,如果不是有很多像奴僕的人在你生命中服事著你,你現在景況如何,可能都不知道。 我們既因著有許多作為我們「奴僕」的人,才成就了我們今天的生命,你我也必須有奴僕的心志和身量,才能透過我們的生命,成就更多人的生命。耶穌帶門徒,不是被他們拱著、崇拜著,而是陪著他們、服事著他們,我們也當效法耶穌,像個奴僕,像個人,而不是像個神,好好地去成全神放在你身邊的一些人吧!   「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書2:8)   耶穌基督的心,另一個特徵就是順服至死,或說「十字架的心志」。除了不濫用權柄、不耍特權,有奴僕的心志、成全人的服事之外,耶穌給我們的另一個心,就是放下自己,成全上帝在我身上旨意的心。大多數人會認為「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我想做什麼樣的事」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上帝想要我成為什麼樣的人、上帝想要我做什麼事」,雖然我有我想要的,但是我願意順服上帝要我的,這就是十字架的心。 當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禱告的時候,雖然祂自己所想的、所要的,跟上帝要祂所做的、所承受的有很大的落差,但祂願意禱告說:「不要照我的意思,乃要照?的意思」;耶穌的母親馬利亞,也曾禱告說:「照?的旨意成就在我身上」。十字架的心,就是按著主的心,而不是按著我的心(我的想法、我的喜好、我的希望),真正要釘上十字架的,是我們的罪,也是我們的想法(那些不符合神心意的計畫和違背神旨意的想法)。 不濫用權柄,不耍特權,或許容易一些,要像個奴僕去服事我們所愛的人,成全人,也或許沒那麼困難,但要我們放下自己的想法,放下自我,擁有十字架的心志,成全主在我們身上的計畫和旨意,似乎就會有很多的掙扎。你可能會說:「會嗎?有那麼難嗎?」老實說,我們有時候連奉獻該奉獻多少都很掙扎,不是嗎?                如果連奉獻都想跟上帝斤斤計較,可不可以不要按著聖經的吩咐,那麼在其他方面你會多麼地願意順服呢?你還認為自己會真的順服「以至於死」嗎?我們放不下的太多了,所以保羅提醒我們要效法耶穌基督。按著耶穌人性的糾結與情感,祂也有很多放不下的,祂有家人、祂有朋友、祂有所愛的門徒,祂可以有世上的享受,祂可以流連在權柄中,祂還有很多地方沒有去過,按著人性祂有很多放不下的,但祂選擇「放下」,選擇「十字架的道路」為要完成神要祂完成的人生目標。 今天你我願意放下什麼?願意為耶穌在我們生命中的計畫,走上十字架的道路嗎?試著以耶穌基督的心為心吧!你就會漸漸明白,你的人生該怎麼過,該怎麼選擇,該怎麼服事神,以致能走在上帝命定計畫的人生路上,完成上帝的使命與託付。    結語 保羅提醒我們,基督耶穌的心包含了三個部分:一個認知~虛己;一個態度~卑微;一個回應~順服。盼望我們能善用神給予我們的權柄,以僕人的心態去服事神、成全人,也讓我們順服在聖靈的引導中,完成神託付給我們生命的計畫和使命,使「以基督的心為心」不只是一句口號,而是我們生命真實的力量與見證。   (文章授權/湖光基督教會)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張文亮專欄】不要誤用別人的寬待,反當攻擊別人的理由

不要誤用別人的寬待,反當攻擊別人的理由   「從那裡又開船」(使徒行傳二十七:4)   猶流寬待保羅,當船到岸,讓他上岸,可以到朋友家裡,接受照顧。保羅也沒有利用這寬待就逃跑,或批判這個羅馬的軍官。船開之前,他回到船上。   愈有名的人,受到別人的尊重多,受到款待的機會也就多,我們不要把這些當放縱,不要將款待當便宜,不要把優待當奢求,不要視別人給的恩惠為當得。其實,別人的尊重完全是因主耶穌的緣故,我們完全不配得。   我是個老師,我不當老師就回頭當學生,從謙卑學起。我是個專家,我不當專家時就傾聽,減少盲點。我也可以照我喜歡的做,耶穌基督為我的罪釘十架,我不願做個世界標榜的自由人,不要好批評。   許多人愛攻擊教會、傳道人、輔導,似乎什麼都有自己的意見。如果他們真的那麼強,那麼棒,告訴我:主耶穌用他們帶多少人得救? 他們陪多少人多走一哩路? 他們為了服事主又流了多少淚?如果沒有教會、傳道人、輔導,他們如今又流落在何處?不要誤用別人的寬待,反當攻擊恩待我們的人的理由。   同學,我要很清楚的告訴你,我沒有那麼偉大,沒有那麼棒,沒有那麼強。我一生最大的懊悔,是我曾經這樣做過,求主赦免我的罪。   (文章授權/張文亮教授)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湖光專欄】連於元首基督的洗禮

經文:歌羅西書2:11-23 你們在祂裡面也受了不是人手所行的割禮,乃是基督使你們脫去肉體情慾的割禮。你們既受洗與祂一同埋葬,也就在此與祂一同復活,都因信那叫祂從死裡復活神的功用。你們從前在過犯和未受割禮的肉體中死了,神赦免了你們(或譯:我們)一切過犯,便叫你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又塗抹了在律例上所寫攻擊我們,有礙於我們的字據,把它撤去,釘在十字架上。既將一切執政的、掌權的擄來,明顯給眾人看,就仗著十字架誇勝。所以,不拘在飲食上,或節期、月朔、安息日都不可讓人論斷你們。這些原是後事的影兒;那形體卻是基督。不可讓人因著故意謙虛和敬拜天使,就奪去你們的獎賞。這等人拘泥所見過的(有古卷作:這等人窺察所沒有見過的),隨著自己的慾心,無故的自高自大,不持定元首。全身既然靠著祂,筋節得以相助聯絡,就因神大得長進。你們若是與基督同死,脫離了世上的小學,為什麼仍像在世俗中活著、服從那「不可拿、不可嘗、不可摸」等類的規條呢?這都是照人所吩咐、所教導的。說到這一切,正用的時候就都敗壞了。這些規條使人徒有智慧之名,用私意崇拜,自表謙卑,苦待己身,其實在克制肉體的情慾上是毫無功效。   一朵花綻放得美麗,絕不會是憑空而來,它必須有莖和根;一個甜美的果子,也不會是天上掉下來,它也必須連結於有根基的果樹,才能生長、開花、結實。如果這些花朵、果子所連結的植物,失去了與根的緊密連接,就會漸漸地枯萎,最後死亡,因為植物的根,是它們生命的源頭,即或它們可以擁有短暫的美麗與絢爛,但失根的植物,終究會死亡。我們的生命也是如此,生命來自於上帝的創造,靈魂並非憑空而來,無論我們的生命在這個世界上呈現出多麼美麗和絢爛,若是我們失去與生命源頭的連結,就像失了根的植物,終究會在短暫的絢爛之後,歸於無有、死亡,不復存在。但若是我們連結於生命的根源~耶穌基督,即使我們在這世上所呈現的肉體有一天會枯萎、凋零,但我們仍是活著的,而且會在那永恆的國度裡,以永恆的形態,再次綻放,直到永遠。 這樣的道理或許不難理解,也似乎人人都能懂,但現在的問題是:並不多的人發現,他的生命已經與生命的源頭「耶穌基督」的關係斷絕了。也就是說,許多人看著自己現在活在世上的生命覺得很美好,在世界上追求著自己想要的一切,或者也得著了許多令人稱羨的事物,縱然生命沒有了根(沒有耶穌基督),也可以像被採下來的花朵一般,仍然會美麗地綻放一段時間(如果沒有意外的話,至少有好幾十年)。我們並不能從自己的外表知道是否已經與生命的源頭隔絕,因為無論是事業、愛情、功名、享樂……都看起來蠻光鮮燦爛的,及至我們赫然發現生命漸漸枯萎、衰殘、面對死亡時,才明白原來我們早已與生命的根源斷絕了;原來罪惡早已破壞了我們的生命;原來魔鬼早已截斷了我們與生命之主的連結。所以,雖然與生命之主的隔絕讓我們感覺到生命好像得到了自由,但那自由卻是短暫的,最終將失去永恆的生命與真正的自由,落入無盡的深淵和毀滅之中。就好像風箏一般,若是被截斷了線,瞬間似乎得到了更大的自由,但失去了那牽引風箏的主人,風箏將會任意飄流,墜落而毀壞。 因此,雖大多數人生命追求的是:花要開得夠鮮豔美麗,果子要夠大、夠多、夠甜……,但生命最重要的,不是把焦點放在看得見的花朵、果實,而是要專注連結於生命的源頭,就是「耶穌基督」,當我們的生命連結於耶穌基督時,我們自然會在該開花的時候開花,該結果的時候結果,就算在不開花、不結果的日子裡,仍會像一棵青翠的樹,有繁茂的葉子,就算遇到生命的寒冬、就算葉子全然落盡,但只要我們是連結於生命之主,就會有永恆的生命,也必在寒冬之後再次復活、甦醒。 保羅認為,要讓生命可以連接於生命的根源~耶穌基督,接受「不是人手所做的割禮(受洗)」是絕對關鍵的過程,因為上帝是聖潔的,如果我們的生命不能聖潔,又怎能連結於聖潔的上帝呢?「你們要追求與眾人和睦,並要追求聖潔;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希伯來書12:14)因此,我們必須要透過非人手所行的割禮,也就是真實的洗禮,使我們藉著耶穌基督十字架上的寶血,成為聖潔,與主連結。保羅宣稱,在真實的受洗中,我們會經歷「非人手所行的割禮」所帶來的改變和祝福,那是上帝親自的工作,做在我們生命內裡的。所以,為什麼基督徒需要接受「洗禮」,不是為了滿足宗教上的規定、不是為了滿足宗教上的情操、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安全感、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是為了讓聖靈在我們的生命和心靈中,行非人手所能行的手術~割禮,使我們能連於元首基督。這樣的洗禮,有幾種重要的意義,也蘊含著幾種實質的祝福:   從「埋葬」到「復活」 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翰福音12:24)這是一種「置於死地而後生」的歷練,也是一種改變舊有生命形態,得著另一種新生命形態的過程。聖經告訴我們,按著律法,每個人都犯了罪,都要接受律法的審判。不管你願不願意,服不服氣,但是只要你活在任何一個國家,就必須受那個國家律法的約束,如果你犯了任何罪,就必按著那個國家的律法受審,除非你「死了」,或者你不再是那個國家的「公民」,才能免於和脫離法律的刑罰和制裁。 保羅說,要藉著洗禮進入「死」,為的是要脫離「世上」律法的審判。因為審判是為還活著的人,若我們在世上的國度已經死了,世上的律法就無法再審判我們;而另一方面,我們也要藉著非人手所行的割禮(洗禮),與耶穌基督一同復活,復活後的生命,是新的身分,是屬天國的子民,自然適用於天國的律法,而非世上的律法,因為我們已經進入了另一個國家。這好比電影情節,一些間諜或情報員辦完了事情,換了另一個身分到另一個國家,因為原來的身分已經陣亡,所以就算他違反國家的法律,原國家也無法起訴他,他卻以新的身分到另一個國家,開始新的生活。 我們必須進入死的過程,為的是要得著復活的新生命。當然這裡的死,並非肉體生命的死,而是靈裡那個舊我的死亡。要能做到讓我們靈裡的死亡與重生,唯有生命的主宰~耶穌基督,透過「非人手所行的割禮」才能完成。所以,為什麼受洗是件喜樂、榮耀的大事,因為那關乎上帝在我們生命裡的奇妙作為,使我們可以與基督同死、同埋葬、同復活,得著永恆的新生命,受天國律法的保障。   「塗抹」與「撤去」(字據~罪債的記錄) 在「非人手所行的割禮(受洗)」的過程中,不僅僅是舊我靈魂的死亡與復活,也是一個看不見的手術過程。這個手術為的是要割除我們生命中的罪。就像醫師在手術中會想辦法徹底除盡病人身體中的癌細胞一樣,不會容許留下一點點。相信也沒有一個病人會告訴醫生,留一點癌細胞應該沒關係吧!總是會告訴醫生:「拜託醫生,一定要徹底地、完全的……除盡所有癌細胞。」因此,當我們面對在基督裡的洗禮時,要敞開自己的心扉向主禱告,願意降伏在主面前,願意將生命的每一個部分完全交給祂,好懇求上帝藉著祂大能的手所行的割禮,將我們的罪完全的塗抹,一點點都不要留下。 另一方面,保羅把在基督裡的洗禮,形容為一場官司,這個官司的原告是魔鬼(上帝是法官,因為祂代表律法)被告是我們,因為我們得罪了上帝。魔鬼帶了一個人到上帝面前,說他有罪,並把他犯罪的證據都拿了出來,也控告那人:「按著律法,他應該要為罪付上的代價~滅亡」。上帝問:「他是欠你錢嗎?」撒但說:「不,他是欠?。」(我們並不欠魔鬼)上帝又問:「欠多少?」撒但拿出所有我們欠上帝的罪債記錄,上帝看了看,輕聲地說了一句:「哦!這麼多!」魔鬼說:「應該判刑吧!因為他欠?那麼多。」上帝說:「他真的欠我很多。」,但接下來的動作讓魔鬼當場傻眼,因為上帝當場撕毀了這些罪債的記錄,把我們所欠的債塗抹、撤銷。上帝說:「我不追究了,因為,若不是你引誘人們犯罪,若不是你欺騙人們,扭曲我的真理,又設下各樣陷阱,人們本來可以不欠我任何罪債地過人生,所以真正要受審判的乃是你~撒但。」撒但說:「這不公平,要我付上代價?總也要有人必須先為所犯的罪付上代價啊!不然憑什麼只有審判我?」上帝說:「好!」於是,祂讓耶穌基督為我們的罪,付上了生命的贖價,也同時宣判了撒但的結局~永遠的滅亡。撒但說:「人們不會領情的,他們不會接受?的幫助,他們會拒絕?的代贖(耶穌的十字架)」,上帝說:「任何一個到我面前來,願意相信我愛他們,願意讓我為他們生命付上贖價的人,我都要塗抹他們的過犯,撤去他們的欠債記錄。」撒但說:「等著瞧,我會想盡辦法,讓人無法到?面前,我會讓他們活在罪惡裡,我會讓人拒絕?的恩典,好讓他們跟著所犯的罪,和我一同滅亡。」 這就是上帝的赦罪之恩,並耶穌基督十字架救贖的意義,為要塗抹我們的過犯和罪惡,撤去我們的刑罰和審判,問題是,你我是否願意來到上帝面前,接受祂為我們所預備的這份恩典,連於元首耶穌基督,使我們脫離因著魔鬼和罪惡的傷害所導致萬劫不復的毀滅呢?   從「十架」到「誇勝」 現今,撒但還在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不斷地引誘人犯罪,找更多墊背的靈魂一起走進滅亡,因為牠知道,只要想辦法拖住更多人,牠就還有苟延殘喘的機會,因為上帝不願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得救,所以我們務要小心魔鬼的詭計和陷阱。而與此同時,上帝也差派那些已經明白耶穌基督十字架意義和上帝恩典的人,就是已經在基督裡重生得救的門徒,向世人宣告耶穌基督十字架的愛,使凡願意相信的人們,也可以藉著連於元首耶穌基督,向魔鬼誇勝。 我們務要明白,我們可以得救,不是因為我們自己有能力作完全人,而是因為耶穌基督為我們付清了罪債,使我們不再受罪惡的捆綁,不再過欠債的人生。所以,我們必須藉著耶穌基督的十字架,經歷那非人手所行的割禮,可以脫離罪惡、免去控告、死裡復活、重生得救。既是如此,我們就不需要藉著那些外在的修行,來達到生命的純淨(因為我們辦不到),而是藉著耶穌基督的十字架,藉著那非人手所行的割禮(洗禮),在我們生命內裡來改變與更新。 今天,我們作上帝兒女的,必須知道連於元首耶穌基督是何等地重要,因為那是我們生命得以延續的根源,也是我們得著恩典與滋潤的關鍵,更是我們勝過仇敵、得享自由與榮耀的保障,因此,願我們常常回到耶穌基督面前,讓聖靈不斷地運行,藉著「非人手所行的割禮」使我們重生的生命保持潔淨與更新。   (文章授權/湖光基督教會)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