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許多的大人接受到不同的資訊,很容易「未審先判」,先為孩子先下一個「診斷」,貼上標籤!或許也是因為這樣看著孩子的「標籤」,默默地越來越覺得孩子就是往那條路走...
「教育」是什麼?怎樣才算是「好的教育體制」?這樣的大哉問,也許沒有標準答案,但從近年開展、以基督信仰為核心的教會自辦學校,運作2年多來在學生身上看到的明顯變化,也許能提供一些參考和反思。
FIGHT.K教會自辦學校—國際心教育執行長梁蓓禎,一位教育博士、千人教會創辦人的愛妻、敬拜團主領、現國立大學助理教授、前民意代表候選人...集各種「跳tone」角色於一身,看似令人欣羨的背景資歷,但今天她要分享的,是背後不為人知、跌跌撞撞的血淚史,藉此鼓勵大家:人生不要怕「繞路」,因為天父對你我有
你是否覺得你的孩子不夠勇敢、或總是畏畏縮縮呢?還是另一個極端,是不能「被指正」?靜下來想想,孩子會有這樣的反應,或許也是為了自我保護!內心世界已經充滿太多負面的控訴,甚至覺得自己就是「麻煩製造者」…
大家好像都有種「約定俗成」的默契,一定要讀大學、找份穩定的工作...太多太多都在我們上一代的「大家的習慣中」被建立起來,只要跑出了跑道,就帶著風險;而為了避免失敗,最好的方式就是避免風險,所以寧可走一樣的路最保險...
對方可能在與你說話前發生了一些事情,或是他「習慣」的表達方式,導致他向你扔出壞球來!但別被對方影響了,有時候退一步,讓球落地,你就得分了!我們沒有損失什麼,因為至少我們保留對對方的尊重,也保護了我們的關係...
在多數孩子的世界中,大人總是站在反對的一方,導致孩子有想法時,也往往選擇不跟大人談,因為害怕被否定。就有很多「檯面下」的動作,反而會讓孩子更容易受傷或是影響到生活...
讓孩子學習犯錯吧! 前陣子跟一個媽媽聊到了她的孩子。 媽媽很關心孩子在學校的狀況,但是每次問孩子,孩子通常會偏向「報喜不報憂」,甚至有時候功課缺交的狀態,都是等老師聯絡了家長才知道 當家長問孩子為什麼缺交或是遲交作業時,孩子總是以「我不知道」或是「我忘記了」回答。幾次下來,變成媽媽非常
讓孩子學習犯錯吧! 前陣子跟一個媽媽聊到了她的孩子。 媽媽很關心孩子在學校的狀況,但是每次問孩子,孩子通常會偏向「報喜不報憂」,甚至有時候功課缺交的狀態,都是等老師聯絡了家長才知道… 當家長問孩子為什麼缺交或是遲交作業時,孩子總是以「我不知道」或是「我忘記了」回答。幾次下來,變成媽媽非常的緊張,再三跟老師確認每天的功課;或是詢問一起上課的同學今天學校的狀況… 其實當天媽媽找我聊聊時本來是想詢問我,她還可以如何幫助她的孩子?我回答她說:退到孩子的後面吧!! 媽媽乍聽到答案,有點驚訝,繼續說明她的疑問,她想了解她該怎麼幫助孩子?她還可以怎麼辦?或是她是否可以有各科老師的聯絡方式? 我再一次回答:退到孩子的後面吧!!我試著想要讓媽媽了解的狀態是,目前,孩子已經退到媽媽的後面了… 有什麼事情,孩子來不及反應之前,媽媽就已經衝到前面解決了! 雖然是出於「愛」的反射動作,但是衝到前面無疑是干擾了「正準備要」學習面對的孩子,也直接斷了這條學習脈絡。 當爸爸媽媽的「迫不及待」次數越來越多,孩子也就會逐漸習慣「退居幕後」。 既然有人可以代勞,何必要我出來面對呢?所以孩子也是聰明的,會找到「生命的出口」,透過「我不知道」或是「我忘記了」,把責任丟下來,給爸媽無縫接軌。 所以漸漸會養成一個不好的習慣,凡事都先說「我不知道」,反正等等爸爸媽媽就會想出辦法。 爸媽一方面覺得孩子怎麼無法顧好自己,一方面又覺得自己需要「更積極」協助孩子。就在這樣的一個循環中,爸媽覺得很累、很無力,但也不知該如何是好…而孩子,可能就停滯成長了! 媽媽有點明白的說:我真的需要學習調整!我們做爸媽的,真的做太多了! 我說:是啊!所以爸爸媽媽退下來吧!把孩子推出來吧!讓他開始學習面對他應該要面對的! 媽媽說:我也想啊,但是我怕他沒做好,擔心他自己面對,結果後果更糟! 我說:那有什麼關係呢?? 媽媽一臉疑惑的看著我…我繼續讓媽媽了解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 學校是孩子的「學習」的地方,同樣的也是一個「被保護」的地方,就算孩子在這裡不小心犯錯了,也能有老師、家長一起幫助他來面對。 也正因為這是一個保護的空間,當然同時也能有更多包容、恩慈與接納,而我們也都知道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也會透過「犯錯」來學習、記取教訓。 所以,如果孩子不在現在「學習犯錯」,學習承擔錯誤的決定帶來的後果;爸爸媽媽過度的保護,反而剝奪了他犯錯的機會,等於是讓他失去了在「溫室」中嘗試各樣可能的機會。 一方面可能會造成孩子的畏縮,或是所謂的「不積極」;一方面可能也會讓孩子等到「長大了」才去經歷「透過犯錯來學習」! 但是當孩子離開了「學校」這個被保護的地方,即將踏入社會的過程中,我們都瞭解社會的現實!當長大後的犯錯,需要付上的代價,遠比學校時期還要沈重,甚至更多! 這代價可能超過孩子可以承受的!家長勢必也更為不捨! 所以,接受也「鼓勵」孩子「在學校」犯錯吧!在大家的保護下,就算受傷,也能夠在大人的陪伴之下,更快地修復。 也能讓孩子記取經驗,避免長大踏入社會之後誤入歧途。因為長大後犯錯的後果,絕對不是我們希望孩子去承擔的! 現在因為自己上課的「不專心」,導致成績不理想、忘記帶東西…讓孩子去面對的後果吧!這遠比將來因為自己的不專心,造成某些傷害來的輕省。 現在因為自己沒有規劃好時間,導致作業缺交、上課遲到…讓孩子面對後果吧!遠比將來因為自己沒有時間概念,導致錯過關鍵時刻來的輕微。 讓孩子在還小的時候,就去學習面對因為自己一些不正確的決定所帶來的後果,這並不是狠心,也不是父母不愛孩子!而是讓他可以在小細節、習慣中,就能有更多的留意,讓他可以得到更多的提醒,並且讓孩子學習做出正確的決定。 雖然當下接受後果的過程不見得舒服,但畢竟也比長大後才面對來得容易。畢竟隨著孩子越長越大,所要付的代價、承擔的後果也就更重了! 到這裡,看著媽媽越來越明白。我繼續說:媽媽,退到後面吧!把問題丟還給孩子! 當孩子告訴你他不知道今天的功課是什麼!你可以說:我也不知道,那你想想辦法吧!真的想不到辦法,隔天到學校只好接受處罰!不知道考試範圍,媽媽也不知道!那只好面對沒有考好的後果! 當然,剛開始練習的過程中,鼓勵跟孩子一起「討論方法」、一起思考,而不是站出來幫孩子「解決問題」!所以當「討論」過方法了,就該停手,讓孩子去決定後續行動、面對接下來自己的選擇帶出的結果! 父母親真是要很有智慧! 學習放手也是一門重要的功課! (文章授權/梁蓓禎老師)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前幾天收到一個媽媽的來訊息,希望我可以幫助他讓他的孩子願意去做某件事情。 其實我收到來自媽媽界的詢問通常有一大主流,大致歸納是要如何讓孩子「聽話」,聽媽媽的話去補習、聽爸爸的話早點睡覺.... 對於問問題,我覺得很有趣,因為我從來沒有收過詢問「我想要知道「如何去愛我的孩子」」的這類問題,或是「要如何讓我的孩子感受到愛」,比較常出現的狀態是孩子不想照我的期待,我要如何讓他「聽話」。 或許爸爸媽媽會覺得,我當然愛我的孩子,那根本不用問,那是天性...,既然如此,反過來思考「聽話」就不應該是問題! 其實孩子要聽話,沒有那麼困難,通常就是出於「害怕」或是「利益交換」,又或是出於「被愛」。想想大人的世界,為什麼會聽話,因為不聽話會被處罰、因為想要得到另一個,或是因為你知道對方是愛你不會害你,所以你願意聽話。 所以,其實孩子關鍵還是回到了「愛」,對於愛,我們其實都很渴望,但卻也認識的不很完全,愛能衍生出各樣美好的關係。 套句大人都清楚的,「有關係,那就沒關係!」「沒關係,那就有關係!」從孩子的世界,好像也蠻印證這個道理。 我記得之前在國中時,曾經處理過一個「師生衝突」,案由是老師上課,孩子正在自修,老師拿了一個垃圾,請坐在講桌前的同學幫老師拿去垃圾桶丟。同學非但不站起來行動,還反問老師:「你自己不是有腳?為什麼不自己拿去丟?」, 當然,不可避免的就是老師孩子都不開心。 隔天早上早自修時,我突然拿了個垃圾,同樣請講桌前的那位同學幫忙拿去丟垃圾桶,那孩子喔了一聲,就沒想太多直接站起來行動。他一站起來,我噗嗤一笑, 我說:你要幫我丟喔? 他說:對啊!你不是要我幫你丟?(疑惑的語氣)還有其他的垃圾嗎? 我說:沒有呀!就這個 他說:喔,那我去丟! 我說:可是,我有腳捏! 換孩子突然尷尬了一下說:齁~~我知道了啦! 我說:我有腳捏,可是你可以幫忙丟嗎? 孩子說:可以啊! 我說:那為什麼昨天不行? 孩子說:那不一樣!幹嘛不自己走路? 我說:所以重點不是「丟垃圾」,重點是「誰」叫你去! 面對孩子,重要的不只是你懂多少,也不是你愛他有多少,更關鍵的一個問題是你讓他「感受到」你愛他有多少? 當孩子「感受」到被你所愛,他自然會允許你更多的進入他的生活中,會更多地聽見你的聲音、更多的感受你的感受。 反面思考,當孩子越少「感受」被愛,跟你的「真實距離」越遠,自然越少感受你的感受,聽到你的聲音。 所以下次當你在思考為什麼孩子總是不聽話時,或許可以逆向思考,我要怎麼樣讓孩子「感受到我的愛」。 (文章授權/梁蓓禎老師)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前幾天收到一個媽媽的來訊息,希望我可以幫助他讓他的孩子願意去做某件事情。 其實我收到來自媽媽界的詢問通常有一大主流,大致歸納是要如何讓孩子「聽話」,聽媽媽的話去補習、聽爸爸的話早點睡覺.... 對於問問題,我覺得很有趣,因為我從來沒有收過詢問「我想要知道「如何去愛我的孩子」」的這類問題,
開學了,不知道孩子是充滿期待還是充滿壓力,但是別忘了爸爸媽媽是孩子最棒的依靠...
我们的心等候耶和华,他是我们的帮助、我们的盾牌。我们的心因他欢乐,因为我们倚靠他的圣名。耶和华啊!求你照着我们所仰望你的,向我们施慈爱。 -诗篇33:20-22
我们的心等候耶和华,他是我们的帮助、我们的盾牌。我们的心因他欢乐,因为我们倚靠他的圣名。耶和华啊!求你照着我们所仰望你的,向我们施慈爱。
-诗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