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內屋」這是地點的問題,到底要在那裡禱告?
許多人都曾疑惑,為何像以撒這樣一個聖徒,他既是禱告的人,也是信心的偉人,更是承受應許的人,為何竟會說謊、犯罪?
當別人的請求需花費你很多時間、體力、錢財時,你會否猶豫該不該幫忙?在你慷慨助人之前,是否經常問:「我會得到什麼回報?」
人若出身卑賤,就一定無法成為「偉人」嗎?《士師記》記載,耶弗他雖出身卑賤,卻被立為以色列的領袖;這說明了,無論身份為何,藉著神的恩典和權能,能成為被神使用的偉人(器皿)!
世上敗壞的場景,這也是舊約聖經最難解的經文之一。在這段經文裡形容上古有偉人—是「神的兒子」跟「人的女兒」混種生的;這種後代稱「偉人」、也就是「巨人」。
再偉大的人物,生命中還是常有瑕疵,牛頓自不例外。凡人都是不完美,我們都需要來自神的救贖與醫治。研讀科學史上最偉大的牛頓之一生,總讓我掩卷沉思久久。卑微的我,更需要耶穌的救贖與醫治...
到底什麼才是對基督徒的人生最重要的?或許,你可能信主一段時間,或熟讀聖經經文、領受神的呼召、火熱為主服事等,但我們所做的,真的都對準了神的心意嗎?神對基督門徒在世上的心意到底是什麼?專以研究神話語為志業的羅伯特.郭維德(Robert Govett)曾提到:「並非所有基督徒都能進入國度,唯有忠信跟隨主
提摩太凱勒曾在書中說道:「…士師記讓我們看見,聖經不是一本充滿勵志故事的『美德書』,因為聖經講的不是如何跟隨道德榜樣…是一位憐憫和恆久忍耐的神。」士師記,記載了以色列進入應許之地後,過著怎樣的生活,信仰的狀態如何,其實是不堪做為榜樣表率的,士師記在聖經中扮演怎樣的角色?為什這麼卷書會出現在聖經裡?
如果你覺得,這個世界總是毫不留情的把苦難丟向你,你已經非常努力卻還是沒有看見轉機。或許是身體的病痛、心理的軟弱、經濟的困頓、人際關係的破裂…請不要放棄,上帝從不拋棄自己的兒女,也不向愛祂的人隱藏。來認識19世紀的作家安娜.華納(Anna Warner),這個在家道中落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因著持續仰望耶穌,寫出這個世紀最有名的讚美詩…
為什麼不要拜偶像?被視為偶像的人事物,可能值得人「尊敬」,但是還不到「崇拜」的階段。偶像敬拜的錯謬,是人應該仰望有權柄行審判的主,而非仰望要被審判的靈。不要讓世上的偶像,成為我們仰望上帝的中斷點...
許多的失望和煩惱都令我們困擾,但是再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那些最叫人痛苦的事物都和我們心中的「以撒」有關。在生活中,我們總會對一些東西有所投入,在這些事物上期待得到只有神才能給予的歡愉和滿足,但是我們生命中最傷痛的時刻,起因都是我們的以撒、我們的偶像受到威脅或是被奪走。當這種情況出現時,通常會有兩種反應:一是我們選擇苦毒或是感到絕望,覺得自己有權在那些感覺裡打滾,心想:「我這一生費盡心力,好不容易在工作上爬到這個位置,現在全沒了!」或是「我這一輩子做牛做馬,無非就是為了讓那個女孩有好日子過,難道這就是她報答我的方式嗎?」我們可能會認為自己有權說謊、欺騙、報復,或是拋開個人的原則,只為了發洩情緒,也可能會因此一直持續地停留在沮喪裡。 或者,你也可以效法亞伯拉罕,邁開步伐走向山上,你可以說:「我知道?要我的人生不要再去倚靠那些我曾賴以存活的東西。有了?,我就擁有我最需要的財富、健康、愛、尊榮和保障,並且不會失去它們。」許多人已經學會了這個功課,並且去教導別人。除非我們只剩下耶穌,否則我們不會明白,唯有耶穌才是我們所需要的。 當我們把這些假神「降級」至真神以下,也許它們大部份仍會留在我們的生命中,但卻再也無法控制我們,或是利用焦慮、驕傲、憤怒和鞭策來使我們感到痛苦。然而,我們也絕不能誤以為這個故事的意思是:只要我們「單單願意」離開我們的偶像就好,並不需要真正地偋棄它們。試想,如果亞伯拉罕走到山上時心裡想著:「我只要把以撒放在祭壇上就好,不用真的把他獻上。」他將無法通過考驗!除非它真的不再是我們的偶像,否則它留在我們生命裡就不會安全。唯有我們真的願意失去它,並且從內心真實地宣告:「因為我有了神,所以沒有你,我也能活下去。」從那一刻起,這個偶像才是真的消失。 有時候,神看似要殺了我們,但其實祂是在拯救我們。在故事裡,祂的目的是要將亞伯拉罕變成一個偉人,只是神的表面看似極其殘酷,對一些人而言,在如此的狀況下跟隨神,根本是「盲目的信心」,但那實際上卻是既強大又充滿感恩的信心。聖經中記載了許多人物的故事,例如:約瑟、摩西和大衛。在這些故事當中,我們常常以為神已經離棄了他們,但是到最終我們才會發現,神其實是在對付他們生命中致命的偶像,也唯有透過這般艱難的經歷,才能真正發現解決之道。 如同亞伯拉罕一樣,耶穌對神的呼召也有極大的掙扎,在客西馬尼園裡,祂問父神,是否有別的方法可以代替?而最後祂仍然順服地走向各各他山上的十字架。也許我們不能完全理解,為什麼我們的父會容許那些壞事臨到我們,但是就如耶穌所作的,我們卻可以選擇在那些艱難的時刻裡信靠祂。當我們仰望祂,並且因祂為我們所作而喜樂時,我們就會擁有所需要的喜樂和盼望,並能脫離假神得到自由,使我們即便在最黑暗和最艱困的時候,都能跟隨神的呼召。 (文章授權/提摩太 凱勒臉書專頁)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許多的失望和煩惱都令我們困擾,但是再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那些最叫人痛苦的事物都和我們心中的「以撒」有關。在生活中,我們總會對一些東西有所投入,在這些事物上期待得到只有神才能給予的歡愉和滿足,但是我們生命中最傷痛的時刻,起因都是我們的以撒、我們的偶像受到威脅或是被奪走。當這種情況出現時,通常會有兩種反應
仙杜拉.賴特.沈(Sandra Wright Shen)是知名台裔美國鋼琴家,4歲那年開始學鋼琴,從小獲獎無數,13歲時奧地利鋼琴家的一席話點醒了她,要謙卑作「音樂的僕人」。靠著音樂,Sandra走過破碎關係、父親病逝之痛,現在她用這優美的琴聲,感動每個正經歷生命低谷的人…
汝矣島純福音教會主任牧師李永勳。 (攝影/記者莊堯亭)
我们的心等候耶和华,他是我们的帮助、我们的盾牌。我们的心因他欢乐,因为我们倚靠他的圣名。耶和华啊!求你照着我们所仰望你的,向我们施慈爱。 -诗篇33:20-22
我们的心等候耶和华,他是我们的帮助、我们的盾牌。我们的心因他欢乐,因为我们倚靠他的圣名。耶和华啊!求你照着我们所仰望你的,向我们施慈爱。
-诗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