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在這個數位時代,詐騙似乎無處不在。當詐騙集團日益猖獗,我們的社會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然而,一場跨越政府、金融業和科技界的「反詐聖戰」正在悄然展開。從反詐騙APP到AI識別系統,這場跨界合作將如何為所有人的財產安全保駕護航?
ChatGPT、Midjourney 等生成式 AI 現今進入高速發展期,在法律上的「爭議」也不斷湧現,歐盟成員國21日最終同意世界上第一部針對AI監管的《歐盟人工智慧法》(EU AI Act),此為開創性監管法律,制定AI相關的全面規則,6月開始生效。電商巨頭亞馬遜(Amazon)表示,將與歐盟合
2024年中華民國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將於本週六(1月13日)舉行,你準備好要投票了嗎?若是實際居住地與戶籍所在地分處兩個位置,在台灣目前仍未有「不在籍投票」的制度時,你打算回家投票嗎?會否因著個人選擇,與親友間產生衝突?不論最後做出的決定與考量為何,在投票日倒數的最後時刻,不妨從「制度面」與「做選擇
112學年大學申請入學已於14日放榜,數萬名高三畢業生,紛紛確定了下一階段人生方向。長年來,對於好成績、好學校的關注,讓「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句長遠流傳的俗諺,成為華人社會根深柢固的價值觀,致使多數人認為「成功、獲取好地位、好名聲」的方法,惟認真念書,取得好成績、考上好學校,始可達成。然而,真
越是吸引眼球、引起議論的熱門新聞,隨著討論度、流傳度越廣,就可能致使更多事件細節被揭露,對當事人也恐造成越不可控的正反面影響。本報以「阿美族青年曾聖光遠赴烏克蘭、戰死異鄉」的新聞為出發點,邀請曾有20多年記者資歷,目前轉任教職的王正慧教授,兼容理論與實務,帶領眾人反思「資訊流通快速的時代,面對當紅新
九合一選舉進入倒數,根據媒體實際走訪校園門口街訪抽問,發現年輕人對政治似乎「冷感」。他們說,自己沒有關心政治議題、不知道要投給誰,甚至有人「看感覺投票」。縱然成為了「決定勝負的焦點」,許多年輕人卻覺得「政治實在離自己好遙遠」。街訪中也知曉,年輕人對於台灣「政治風氣」觀感不佳,連帶導致「參與熱度」不高
「背標準答案,不等於學會。」陳伯杰牧師說,知識必須加上實作,以及正確的態度,才會成為一個人的素養。以下,列舉七項合於「大腦神經科學原理」的有效方式,提供家長們育兒參考。
你有想過孩子觀看影片過程時,跑出的「廣告」可能會對他造成影響嗎?你知道「關鍵字的搜尋」對於為孩子篩選觀影內容非常關鍵嗎?對於出生於21世紀這群「數位原住民」而言,網路的重要性不容小覷。利用在家自學的時期,提供他們更多的能力去面對將要進入的新世代…
如果有選擇,你想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
據主辦單位統計,此次330太陽花學運上凱道人數約50萬人。 (攝影/記者吳佳玲)
我们的心等候耶和华,他是我们的帮助、我们的盾牌。我们的心因他欢乐,因为我们倚靠他的圣名。耶和华啊!求你照着我们所仰望你的,向我们施慈爱。 -诗篇33:20-22
我们的心等候耶和华,他是我们的帮助、我们的盾牌。我们的心因他欢乐,因为我们倚靠他的圣名。耶和华啊!求你照着我们所仰望你的,向我们施慈爱。
-诗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