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12日,位在美國加州的奇諾崗各各他禮拜堂(Calvary Chapel Chino Hills)創下驚人紀錄,在新港灘(Newport Beach)的科羅娜德爾瑪州立海灘(Corona del Mar State Beach)舉辦近千人的戶外洗禮。
「耶穌轉過來,看著門徒,就責備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於是叫眾人和門徒來,對他們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和福音喪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人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馬可福音 8:33-38
耶穌轉過來,看著門徒,就責備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
在耶穌裡,軟弱失敗不是罪,是有價值的,它會教我們從「知道」有神,進而「擁有」神...
經文/馬可福音 6:7-14 ?耶穌叫了十二個門徒來,差遣他們兩個兩個的出去,也賜給他們權柄,制伏污鬼;並且囑咐他們:行路的時候不要帶食物和口袋,腰袋裡也不要帶錢,…進了人的家,就住在那裡,直到離開那地方。…門徒就出去傳道,叫人悔改,又趕出許多的鬼,用油抹了許多病人,治好他們。耶穌的名聲傳揚出來。
經文/馬太福音 20:6-16約在酉初出去,看見還有人站在那裡;就問他們說,你們為什麼整天在這裡閒站呢?他們說,因為沒有人雇我們。他說,你們也進葡萄園去。…這樣,那在後的將要在前,在前的將要在後了。
「時間不夠用!」這是你的心聲嗎?我們每天都有很多緊急和重要的事情,究竟該如何選擇?讓我們再次檢視,用屬靈的眼光重新選擇跟排序...
基督教芥菜種會萬里「聖經文化園區」將於明日(8月1日)舉辦啟用感恩禮拜,今(31)日下午則先行舉行「植栽暨禮拜堂獻堂揭牌感恩禮拜」。
中華福音神學院(華神)今(20)日舉辦第48屆畢業典禮暨第8任院長就職典禮。800多位觀禮來賓共同見證一百多位畢結業生完成裝備,邁向新的服事旅程;也見證新任院長戴繼宗牧師接下印信,承接治校重責。
經文/以弗所書 5:20-24 凡事要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常常感謝父神。又當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順服。你們作妻子的,當順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順服主。因為丈夫是妻子的頭,如同基督是教會的頭;他又是教會全體的救主。教會怎樣順服基督,妻子也要怎樣凡事順服丈夫。 有一對夫婦長期和諧相處為人津津樂道,當地
經文/以弗所書 5:20-24 凡事要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常常感謝父神。又當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順服。你們作妻子的,當順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順服主。因為丈夫是妻子的頭,如同基督是教會的頭;他又是教會全體的救主。教會怎樣順服基督,妻子也要怎樣凡事順服丈夫。 有一對夫婦長期和諧相處為人津津樂道,當地的一位記者問及幸福婚姻的秘訣,丈夫向記者解釋說:嗯,這就要從我們的蜜月說起了。我們到大峽谷度蜜月,原本我們是要騎驢子到峽谷底,不過才走了沒多久,我太太的驢子就跌了一跤,我太太安靜的說:「第一次。」再次上路以後沒有多久那隻驢子又跌了一跤,我太太又安靜的說:「第二次」,還沒有半里路驢子又跌跤了,這時我太太拔出她的左輪手槍斃了那隻驢子。我很不認同她的行為,於是開始與她爭論,這時,我的新婚妻子安靜的對我說:「第一次」…。關於夫妻間的有趣笑話很多,人心裡以為的、想像的,跟真實生活有很大的差距,而且人人都能笑出來,表示心中很有感觸…。 一、家是學習愛的地方 家是人第一個感受愛、學習愛的地方。家是孕育生命照顧生命的地方,一個小嬰兒就知道有人會照顧他、讓他吃飽,有人會抱他、讓他舒服、尿布濕了會有人處理、會哄他睡覺、會為他預備一切。一開始他就用他唯一會的「哭」來溝通,來跟照顧者說話。「家」對我們的撫育,是我們最先感受到與學習到什麼是「愛」的地方。一個一歲多還不會說話的孩子,某一天我們聚餐,爸爸說話大聲了一點,她就馬上哭了,老爸好無辜地笑出來說:這樣也不行?生命總是在搜索愛,他分得清楚什麼是愛、是溫暖、是喜悅,這些都讓他知道自己是被愛的、是重要的,都成了他心裡的基底安全感、自信心重要的經驗元素。很多愛的「畫面」與「習慣」永遠都不會忘記,家裡愛的互動畫面,會存在心中,我們會學習和複製在自己新的家庭裡。 二、愛的文化有差異 1.「愛的成員」創造愛的文化: 愛的家庭文化,最重要的是家庭成員,要先有「愛」的互動,才會建立愛的家庭文化,而每個家庭愛的表達都不一樣,這就是難的地方。「家庭文化」是家裡最重要的人塑造的,其他成員會跟隨,無論是家庭文化、公司文化、小組文化等…,都是如此。人人出自不同的家庭,源於不同的家庭文化,愛的表示就有不同與差距。 一對夫妻喜歡吃蘋果,丈夫每天都會削兩個蘋果,一人一個,她喜歡這溫馨浪漫的感覺。只是她發現他總是先把兩個蘋果各咬一口,然後再遞給她一個,為此,她納悶了好久。終於有一天,趁他出去接電話的時候,她拿過他的蘋果咬了一口,感覺不如自己的脆甜可口,才明白丈夫把好的留給他的心意。 另一種差距是「性別」差距,家裡總是有夫有妻:爺爺奶奶、弟弟妹妹,我們密切的相處性別差異也會讓「愛」的表達,思考溝通模式很不同。 2.「克服差距」創造愛的文化: 上週我有分享「同理心」:認同他人經驗,尊重對方的感受,男性傾向理性分析、智慧邏輯,因此愛講理、尋求合理解決問題、不注意細節、看大方向。女性傾向沒有安全感,尋求被同理接納被認同,就會被改變。 對男性你讚美他的想法,崇拜他的所思所做,就是愛的表示;對女性,你表達對她的心意和感覺,當她覺得被你瞭解了,就會得安慰與鼓勵,這就是你對女性表達愛的方式。太太抱怨先生:「你一點也不了解女人的心,總不願意講我愛聽的。」先生:「好嘛,你愛聽什麼就提醒一下吧。」太太:「至少稱呼得改一改,不要老叫『老婆』,叫三個字的,親熱一些的。」先生:「我明白了,老太婆…。」這也是有趣的例子。男性常常希望聽見「重點」,即使是你兒子,他也會希望溝通很有效率,不要囉唆。媽媽常常跟爸爸講話受挫,就找兒子講,結果兒子也說:媽媽請妳講重點,不要太囉嗦,媽媽感到悲從中來,連兒子也這樣對我…,當你不聽她的感覺與過程,就無法接納她的感受與心情,她就沒有被愛的感覺。 兄妹吵架也是如此,原本玩得好好的,妹妹大哭,哥哥說:「妹妹躲在棉被裡我沒有看到,一腳就踩上去,所以妹妹就哭了…」,哥哥說:「哪裡不好躲,躲在棉被裡,我又看不到當然踩上去。」他的意思是說:躲在棉被裡是不對的、是危險的,所以被踩到是必然的,誰叫你做錯的選擇。他關心事情要解決,以後不要發生。 但是妹妹其實只想要聽見:「你有沒有受傷?對不起,很痛吧!」等理解感受的話,其實就沒有事了。甚至女性聽力比男性好,所以女生比男生敏感。女兒常常感到爸爸吼她:聲音裡的不悅、怒氣、不耐煩等…,都聽得出來。兒子就顯得遲鈍,棍子都拿出來他還在看電視…,媽媽已經快要用吼的音量警告他快點完成功課了,他竟完全沒有聽見!這些都是家庭日常,從男女性的溝通差異,就可以發展出很多互動的模式,留意這個角度,會容易向對方表示「愛與親密」。 三、聖經怎麼說? 從以弗所書 5 章 20-33 節的經文中,我們歸納出:聖經對家庭中男性與女性的角色是有教導的,雖然我們想到的就是女性要「順服」丈夫,男性要「愛」妻子,為妻子「捨命」,然而現代女性可以做一切男性可以做的事,男性卻不一定能做女性可以做的事,這個聖經原則仍然適用嗎? 1.丈夫是頭: (A)頭的定義:丈夫、基督=頭。是首要的地位與角色:強調其責任與保護的職分,並不是貶低女性的地位與角色,(不只是權力,每一個權力必定帶來責任)。聖經中的為首:基督的榜樣、受苦、洗腳、服事、作僕人。當你看見聖經中神對男性創造的心意是帶領者,你就知道男性為何如此不細心,常常忽略感受,如此需要自己有聰明智慧、喜歡解決問題、邏輯思考、理性分析、接受挑戰、不看細節等,若太受困於細節情緒與感受,就很難有遠見與做對的決定。家庭有好的領導,帶來家庭的和諧與幸福,壞的領導使生活一塌糊塗,因此領導是家庭生活成功與否的關鍵。 (B)頭的權柄與責任:?突現丈夫角色的重要性。?領導真義:主權、管理、責任、關愛、照顧。?神的主權與決定:無論丈夫作的好或是不好、神並沒有把此職分給女人。?女性當有的回應-順服與尊重神的主權與決定、甘心樂意、肯定順服丈夫、如同順服主、並盡全力來助其夫扮演好這個角色、對神交帳。尊重神在次序上先造男人,聖經明禁女人管轄男人(提前 2:11-12)。?領袖的職分:不是對妻子有操縱權,領導是一種達成目標的方式,不是發號施令而已,是負起責任與擔當,出了問題神先追討領導的責任。?管理不當:是領導與順服二者失調的原因之一,因此領導絕對不是自大、蠻橫、獨斷、耍威權。?「頭的權柄」─權柄是有限制的。 在神權柄之下、行使神給他的權柄與任務,不得任意放棄,不得濫用,並培養你的孩子,完成上帝的計畫。中國的父母過度寵愛男孩,不操練與要求、反而女孩較多被要求與操練,使男 人不能被培養完成上帝對男性領導的心意。聖經特別對男人在品格、道德、操守上作要求。所以,上帝的心意是:把丈夫放在家中為首,是要他負起領導和愛護的責任。 2.妻子順服: 創世記 2 章 18 節:「耶和華神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箴言 18 章 22 節:「得著賢妻的,是得著好處,也是蒙了耶和華的恩惠。」在男性與女性的地位與角色中,女性是幫助者,這是她受造的目的,彌補、成全男性的不足,她是副手、是執行者。 「上帝對女人特別的愛」除了以弗所書、歌羅西書 3 章 19 節:「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不可苦待她們。」彼得前書 3 章 7 節:「你們作丈夫的,也要按情理(原文是知識)和妻子同住;因她比你軟弱(比你軟弱:原文是軟弱的器皿),與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所以要敬重她。這樣,便叫你們的禱告沒有阻礙。」 「…使你禱告沒有阻礙…」是指要敬重妻子的意見。這是神對女性最大的愛。 「愛自己」是因為女性是男性身上的一部分「自己」,無法不愛,無法忽略,「捨己的愛」中,夫妻間總有被改變的、也有無法改變的事,接納的最高處就是「忽略」,這就是捨己最好的詮釋。 「保養顧惜」可以做個比方:若是我們看見男性如何對待他的愛車,就會明白什麼是保養顧惜,有「專注」,一刻也不想移開視線,用套子套起來,怕它風吹雨淋,隨時保持它的美麗,維持它原本的美麗的意思。而「苦待」就是保養顧惜的相反,是不注意、不理睬之意。上帝要「幫助者」帶順服權柄的記號:女性的力量身材就是比不過男性,這是神要我們謙卑順服。女性因為是幫助者,就好容易看見男性的缺點,因為看見才能知道在哪裡幫助,目的是幫助,不是挑剔控告,這是神不允許的,「我不准女人轄管男人」甚至打壓男性,自己取代神賦予男性的角色與職任,都不是神的心意。 神要女性「敬重」丈夫,意思是你幫助他做好一切,卻要把榮耀歸給他,讓他得著自信,更有能力做好管理者角色。丈夫得榮耀就是自己得榮耀,二人成為一體,這是婚姻的重要部分,婚姻裡,是一個團隊,一起得榮耀,婚姻不是講究公平,誰對誰錯,唯有「順服與捨己」才能做到合而為一。 具備婚姻的專業能力,經營「愛的家庭文化」。這些看似不合理的互動學習,很明確的這是「愛的文化」,愛就有不合理的內容與不公平的成份,一切合理不就是正常,聖經說:「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什麼可酬謝的呢?」(路 6:32)神給我們能力愛不可愛的人。這就是愛了。而職場上每一種角色都有他的專業能力,使他的角色可以往正向發展,往成功發展,無論你在婚姻裡,家庭關係中多久,你都當更專業學習你的丈夫(妻子)的角色,使家庭結出美好果實。「成果」都是從一點點的改變開始,使家庭生活,人際的關係可以往正向發展。 (文章授權/永和禮拜堂) https://www.yhchurch.org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裡,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經文/創世記 2:7 耶和華神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創世記 2:18 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在 1995 年推出暢銷書《EQ》後,全球企業都對於 EQ(情緒智能,Emotional Intelligence)這個概念反應熱烈,之後高曼更進一步發現,領導人有聰明才智、宏觀思考都很重要,但若領導人俱備有高 EQ,對績效的貢獻竟是其他能力的兩倍。 高 EQ 的特質有:1.自我覺察,認識自己的長短處;2.自律、承諾、保持耐心;3.能與人良好互動;4.與人友善溝通。這其中包括情緒穩定、不慌張、不拒絕新的體驗、不會只想到自己、不忽視自己內心的聲音、不會緘默不語或突然爆發、可以接受磨練也可以保持微笑向前進、拒絕被負面情緒控制、不讓別人左右自己的情緒、邏輯思考克服情緒等特質。在追求智慧或智商,為了創造更多商機、累積財富之外,更多人注意到情緒和人際的重要。再聰明的人也會有情緒的困擾,數學 100 分的人,也需要經營關係與感情,數學 100 分並不等於人際溝通也可以 100 分。特別是家庭生活,無論你在職場上多麼專業出色,你是數學博士或理化高材生,在管理家庭上卻不一定幫得上忙。家裡的事──誰接孩子?誰去幫長輩把手機弄好?誰處理孩子的發展問題?房貸?清潔?伙食等…;「家庭生活」也包括了各樣家務事的處理與溝通,這些事磨合我們成為「神隊友」,還是漸行漸遠? 情商 EQ 形成於嬰幼兒時期,成形於兒童和青少年階段,它是在人際互動中培養起來的。青春期是一個人的黃金時代,因為這是一個人走向「成人」的過渡時期;在這個時期,其學習和發展任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中學生由於面臨著生理和心理的急劇變化,加上學業的巨大壓力,這些都造成現代中學生心理失衡和複雜的心理矛盾,甚至引發種種不良的後果。這個階段已經離我們好久遠了,我們的情緒也在人格中成形了:不同的家庭文化、不同的習慣養成、有的用理性溝通,有的用情緒溝通…,現在我們可以學什麼呢? 創世記 2 章 7 節:「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裡,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另外,創世記 2 章 18 節:「耶和華神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我們是有靈的活人,是上帝創造的傑作,人有心靈的感受、需求與想法,人需要交流和分享。我們該如何交流?如何分享?如何得滿足呢?神讓人與人之間可以親密溝通來滿足心靈的需要,溝通就跟感受有關,也跟「想法」有關。 一、溝通好重要 一句好話勝過千言萬語,聖經說:「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裡。」(箴 25:11),但是說錯話的烏龍事,人人都有經驗,溝通真是不容易。有個小故事說:有一個很不會講話的人,一出口就常常得罪人,有一天與妻子去喝喜酒,他太太對他說:我拜託你,今天你就顧著吃就好,所有要說話的場合都由我來應付,今天是喜宴,請你不要又闖禍。先生答應太太後,兩人就出發了,整個晚上都非常的平安,依照約定,先生半句話都沒有說,只顧好好吃飯,太太也應酬得體。喜宴結束要送客了,這對夫妻走到餐廳門口,跟新郎新娘握手祝福,先生說:「今天,我可是一句話也沒說,如果你們的婚姻有什麼三長二短,那都不關我的事了!」這個故事雖然誇張好笑,但某個層面上,我們會不會也是那個因為話語而闖禍的人? 二、親密需要學習 自從我信主後,有一些從聖經而來的信念很吸引我的注意:我學到「一句鼓勵人的話會使人心恢復盼望」,對神的信心更堅固,說話是神很看重的一件事。聖經說:「心裡所充滿的口裡就說出來」、「舌頭很難管住」、「保守你的心勝過保守一切,一生的果效都由心發出」等,這些都是聖經對「溝通」的教導,而「心裡的想法」就是重要的關鍵。 關於「神要我們有好的想法」這件事,神提醒我們:外在的溝通在於「心裡」怎麼想。上週我分享說:我們以為每天所遇見的事會決定我今天的心情,其實對一切事情的「想法」,才是決定我們每天喜怒哀樂的關鍵。意思是:人生中遇見再好的事,若沒有好的想法,都可能變成壞事。然而,也有些不好的事,因為有好的想法,壞事卻變成好事。所以「想法」影響情緒,也影響「溝通」,我的想法對,心情就平靜,就能有好的溝通,「親密」就會存在,婚姻家庭的根基在於人際的溝通能力。 「好的想法很重要」,有個故事說:「戒酒中心為了幫助學員認識酒精對人體的危害,就在課堂的桌上放兩個杯子,一杯是清水、一杯是烈酒。教授在清水和烈酒這兩個杯子中,各放入一條蚯蚓。學員們定睛注視 3 分鐘後,清水杯裡的蚯蚓依舊生龍活虎,烈酒杯中的蚯蚓扭動兩三下後,就靜寂不動了。教授抬頭問:「從這個實驗中,你們學到什麼教訓?」頓時,全場一片寂靜。坐在後排的一位學員突然舉手說:「如果我們經常喝酒,肚子裡就不會長蟲!」果然,不同的想法就帶出不同的做法,造就不同的人生。 若「聖經充滿好想法」,請問,什麼是好的想法?神的話裡充滿著好想法:馬太福音 11 章 28-30 節:「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裏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裏就必得享安息。 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我們一同來學習耶穌的樣式: 1.神要我們有好想法: 我從前讀這段經文時以為:凡到神這裡來,就不會再有勞苦重擔。事實上:神並沒有這樣說。但是,神說:祂的軛是容易的、擔子是輕省的。耶穌是一個很有名的木匠,當說到耶穌時,人們想到的就是木匠的兒子,所以約翰才要用一整本約翰福音來證明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而不只是木匠的兒子。當時的木匠最常生產的產品不是家俱,而是耕地要用到的農具,像是牛的軛。牛負的叫軛、人挑的叫擔。 做軛的工匠手藝一定要好,要合牛的背形,否則牛耕地不但不能使盡力氣,還可能會傷到牛肩,好的軛能讓牛的耕作發揮最大果效,同理,人用的「擔」也是如此。 軛或擔製作得好,無非是為了使用的人或動物能用得合適。 從前有隻小鳥,怨嘆造物主給牠一雙又細又短的腳,受造物中沒有比牠的腳更細小的,何況還搭配這麼胖的身體;更叫人生氣的是:造物主在牠背上放了兩塊肉(翅膀)、牠永遠無法跑贏任何動物。有一天牠遇見了壞事,狗追著牠跑,跑到懸崖邊,牠不想落在狗的嘴裏連全屍都沒有,乾脆選擇跳下懸崖,結果神奇的事情發生了,牠的腳輕巧地收了起來,背上的兩塊肉竟然張開了,牠發現自己可以飛翔。 這個故事幫助我們思想自己人生中的軛或擔子,我們常以為那是不好的、不想要的,但上帝要我們明白軛或擔子其實是好的,是個祝福。神的話帶給我們好的想法,讓我們有不同的眼光來看我的擔與軛,如此,我的人生就會不一樣。 2.「以利米勒的移民大計」看是好事卻是壞事: 以利米勒這個名字的意思是:「耶和華是我的王」,他是信神的人,但當他遇見不好的事,還是如一般人一樣,只做一些有利的打算,甚至舉家移居摩押地,摩押地是個拜偶像不討神喜悅的地方,摩押地的民十代都不得進耶和華的會,所以這其實是一個遠離神的決定。果然,十年內,家裡的三個男人陸續離世…,饑荒是壞事?移民是好事?去摩押地是好事?娶摩押女子是壞事?你怎麼看? 3.「寡婦路得的下半輩子」看似壞事卻是好事: 路得這個寡婦堅持要跟婆婆回家鄉,這是什麼想法?一般媳婦都不想跟婆婆住的,何況老公都死了!她的姊妹淘一定笑她傻,怎麼會這樣決定?但路得卻跟婆婆說:「你的國是我的國、你的神是我的神」,這不是一個家庭、感情的選擇,而是一個信仰的選擇。路得生在摩押,是沒有得救的機會的,但她卻有這樣的眼光與想法,以致後來她跟婆婆來到伯利恆,嫁給了伯利恆最富有的波阿斯,開始了不一樣的人生。 4.囚犯約瑟與宰相約瑟: 約瑟一生中的慘事更多了,他最有資格得憂鬱症。他被親人陷害賣到埃及,被主人的妻子誣告下到監裡,但是他卻說一句萬古留存的話:「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是神的意思是好的」,因著下到監獄裡,他才有機會顯出過人的智慧與能力為王解夢,最後成為宰相。 聖經給我們智慧,使我們重新思考什麼是好事、什麼是壞事,所以箴言說:「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當我失戀時、夫妻關係發生變化時、當我被裁員時、當我孩子(父母)生病時、當我的好友誤會我時、當人不把我放在眼裡時、當我生了嚴重的病時、當我被騙了一大筆錢時…,我的心情一定遭透了,我可能很想發脾氣、摔東西、很想報復讓別人難看、很想永遠都不再對人好、我可能不再有愛心、我很想放棄一切、我想自生自滅、我不想親近上帝…,這些都是我可以做的事,但它是好的想法嗎?我不能改變這些事實,但我可以改變我的想法。 什麼是神的想法?什麼是好的想法?然而,相信「神的意思是好的」是要付代價的,就像路得要冒著未來孤苦無依的危險;就像約瑟在遇見一件又一件壞事時,把那股委屈、受傷都吞下去耐心等候,並相信神的意思都是好的,如此就可以忍耐,不被情緒帶著走,進而向神對焦,在信心中帶著合神心意的想法,對我們的人生至關重要。 三、破壞親密的溝通模式 有時「做某些事」好像很難,但是「避免做某些事」也是另一種積極的處理方式。談到「溝通」,人們最先想到的是「說」;然而「聽」更是重要,懂得說的人,也常常是懂得聽的人。《雅各書》的作者說:「你們各人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存溫柔的心領受那所栽種的道。」(雅 1:19、21)。舊約聖經也說:「未曾聽完先回答的,便是他的愚昧和羞辱。」(箴 18:13)。可見《聖經》早就指出聆聽的重要。 傾聽的首要態度是專注和用心,1.專注用心:察言觀色、適時回應;2.同理心:認同他人經驗,尊重對方的感受,男性傾向愛講理,尋求合理解決問題,女性傾向沒有安全感,尋求被同理與接納,就會願意改變。站在對方的角度理解就是同理。 保羅在此教導信徒,必須用愛心說誠實的話,但是他在後面還補充說:「信徒一句壞話也不可出口,卻要適當地說造就人的好話,使聽見的人得益處。」(弗 4:29) 真誠不是口不擇言,是用愛心說誠實話的意思,就是要用尊重的態度,以及讓對方得益的愛心,就必然會有美好的溝通。 創世記一再提醒我們:我們溝通的對象是「有靈的活人」,以下這些行為不是滋養心靈,而是殺害心靈的溝通,也是親密關係的殺手:否定、抨擊、輕蔑、防衛、唇槍舌戰、負面詮釋、不信任等…。退縮、築牆、冷戰就是不再溝通;輕蔑則是以看不起對方的神情和言語,故意去傷害對方最脆弱的地方,這四大殺手是對婚姻最具有殺傷力的態度,其實在幸福的婚姻裡,這些殺手依然存在,只是這些夫妻不會讓這四大殺手進駐家中。以下兩個公式讓大家更了解親密關係的要訣:疼痛+怪罪=四大殺手,當怪罪出現,以上關係殺手就會出現。傷痛-怪罪=親密關係。彼此了解而不要彼此攻擊,我們就是「神隊友」,同心攜手共度難關。 家務事就是天國事,讓神的國度降臨在我們的家庭與每一種人際關係裡。 (文章授權/永和禮拜堂)作者/楊明明傳道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裡,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經文/創世記 2:7 耶和華神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創世記 2:18 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在 1995 年推出暢銷書《EQ》後,全球企業都對於 EQ(情緒智能,Emotiona
常見婚後夫妻關係從原本的每日甜言蜜語,變成見面就對罵、互相仇視,這其中發生什麼問題?為何多次溝通仍無效?難道彼此真的不適合在一起,離婚是問題的唯一解答?
我们的心等候耶和华,他是我们的帮助、我们的盾牌。我们的心因他欢乐,因为我们倚靠他的圣名。耶和华啊!求你照着我们所仰望你的,向我们施慈爱。 -诗篇33:20-22
我们的心等候耶和华,他是我们的帮助、我们的盾牌。我们的心因他欢乐,因为我们倚靠他的圣名。耶和华啊!求你照着我们所仰望你的,向我们施慈爱。
-诗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