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在生活裡,如果遇到界線不明的情況該怎麼辦?你會選擇默默忍受,還是馬上切斷關係?當遇到不健康關係時,我們需要根據當下情況去判斷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安柏.金特(Amber Ginter)是名學校的英文老師,同時也是位基督徒作家,在8歲時就遇上人際關係的問題,她說,希望自己今生不要遇到有害的人事物,但以
情感無法獨立、總是要「黏」著別人?尋找耶穌以外的人,來滿足對愛和安全感的需求?若你也有以上現象,就可能已經陷入「情感依附」,李協聰牧師強調,「依附關係 是一種病!」要重新調整生命次序,在主愛中得到完全滿足。
葛倫絲(Jen Grice)在25歲時斷開與母親的聯繫──會對她家暴和言語暴力的母親。往後多年,母親嘗試用各種方式與她聯繫,有些甚至是有點可怕的方法。葛倫絲在想要尊榮父母和維持健康界線之間掙扎;幾年後,她又在突臨的離婚事件中,被自己的孩子「疏遠」…
如果一直處在「受害者」的角度思考,到處找認同的人抱怨,執意追討對方的道歉與補償,關係破裂了,撒但就得逞了…被冒犯是主觀的感覺,是片面的事實;只有學會溝通與理解,才能走向更客觀的認知,更全面的事實。
別人對你「生命變好」其實是沒有責任的,而是你透過生命的碰撞,自己願意改變,生命就會越好。這樣愛的歷程,的確會讓生命變得完整且更美好…
「我到底還要做什麼,你才會更愛我?」這是許多人在關係裡都會碰到的問題——我給的愛,總是達不到你的期待!好像對方對自己所做的都不滿意,哪裡出了問題?關係顧問黃國倫牧師以七種「依附關係」的特質分析,當你面臨這些困境,有哪些方法可以處理與調整。
上次偶然間聽到了低年級的孩子之間的對話, A:你不給我這個,我以後就不跟你玩了 B:厚~~好啦!給你啦! 一方面覺得好笑,腦海突然閃過「情緒勒索」,也想剛好利用這個機會跟孩子們聊聊關於「愛」。 我問了所有的孩子,你們覺得A有愛B嗎? 所有的孩子異口同聲說:沒有!!(很奇妙,發生
上次偶然間聽到了低年級的孩子之間的對話, A:你不給我這個,我以後就不跟你玩了 B:厚~~好啦!給你啦! 一方面覺得好笑,腦海突然閃過「情緒勒索」,也想剛好利用這個機會跟孩子們聊聊關於「愛」。 我問了所有的孩子,你們覺得A有愛B嗎? 所有的孩子異口同聲說:沒有!!(很奇妙,發生在別人身上時總是可以很清醒>.<)。但我繼續告訴他們,事情後來是B就真的默默的把東西拿給A了。有孩子喃喃說:厚~為什麼要給他啦!對呀~~就不要跟他玩呀...(果然真的應驗「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對於A來說,你要給我東西,我才要愛你! 對於B來說,我要滿足別人,才值得被愛! 我想讓孩子知道不管是A或是B都是很危險的想法。他們對於愛的認識都偏了! 喜歡、愛是沒有條件的!就像小貝比剛出生,什麼都不會,只會哭。但是爸爸媽媽仍然愛著小貝比,照顧小貝比,那是因為愛!孩子們養小寵物,沒有一個絕對的原因,就是因為「喜歡」。 所以,如果「愛」是必須有條件的,那就不是「真的愛」了!因為透過「交換」而來的愛,當你無法再交換時,就不愛了!!愛是沒有條件的。就像爸爸媽媽愛你,不是因為你表現好,也不是因為你能完全滿足爸爸媽媽的要求與期待!而是因為他們就是愛你。你是他們的孩子... 所以當你愛人時,並不是完全不能拒絕別人,當你想要被愛時,也不是一直滿足別人才值得被愛,因為「交換」一些東西得到的愛或關心,不是真的愛,是「假愛」,如果孩子錯誤的認識愛了,對於他們成長就會埋下許多的「情感地雷」... 女孩子錯誤認識愛了,她有可能離不開「生氣就打他事後再道歉說我愛你、不能沒有你...」的男朋友!因為我不能拒絕!男孩子錯誤認識愛了,他有可能會用物質去換取對方的青睞,即使對方只是利用他,他也傻傻的付出。 因為只要我給東西,對方就會愛我了!在不健康的關係中,或許有一天撐不下去了,突然來個玉石俱焚...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可以說不愛就馬上不愛了,如果可以這麼容易割捨,那應該也不是真的愛了... 所以,不要把「愛」加上條件說!因為那不是真的愛!那也會讓你對愛扭曲....下次當同學又告訴你「你不給我這個,我以後就不跟你玩了」代表他沒有「真的」在愛你。 你可以選擇要不要跟他一起玩!但是你也可以去尋找懂得珍惜你的朋友... (文章授權/梁蓓禎老師)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即使是信主多年的基督徒,當感覺自己的靈命為何無法突破,省視一下這8個跡象,是不是因為這幾個想法與行為模式攔阻了你的成長?
全人的健康觀包含的是身、心、靈、群四個面向,而群指的是人際網絡的支持系統,這是需要花時間去經營並維持,而如何在現今環境中保有健康的人際關係,建立健康界線與期待會是相當有幫助的。
我曾有個學生跟我說:「我的情緒又來了,我真的很討厭這樣的自己!」 我跟他說:「有情緒代表你活著,沒有情緒的人才代表正在邁向死亡。」 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沒有情緒的。只有過度爆發、過度壓抑自己情緒,或正確的接納、理解、表達、釋放自己情緒的三種人。 第一,情緒沒有對跟錯,因為那都是真
我们的心等候耶和华,他是我们的帮助、我们的盾牌。我们的心因他欢乐,因为我们倚靠他的圣名。耶和华啊!求你照着我们所仰望你的,向我们施慈爱。 -诗篇33:20-22
我们的心等候耶和华,他是我们的帮助、我们的盾牌。我们的心因他欢乐,因为我们倚靠他的圣名。耶和华啊!求你照着我们所仰望你的,向我们施慈爱。
-诗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