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保護

【梁蓓禎專欄】你的保護,剝奪了孩子犯錯的機會

讓孩子學習犯錯吧!   前陣子跟一個媽媽聊到了她的孩子。 媽媽很關心孩子在學校的狀況,但是每次問孩子,孩子通常會偏向「報喜不報憂」,甚至有時候功課缺交的狀態,都是等老師聯絡了家長才知道…   當家長問孩子為什麼缺交或是遲交作業時,孩子總是以「我不知道」或是「我忘記了」回答。幾次下來,變成媽媽非常的緊張,再三跟老師確認每天的功課;或是詢問一起上課的同學今天學校的狀況…   其實當天媽媽找我聊聊時本來是想詢問我,她還可以如何幫助她的孩子?我回答她說:退到孩子的後面吧!!   媽媽乍聽到答案,有點驚訝,繼續說明她的疑問,她想了解她該怎麼幫助孩子?她還可以怎麼辦?或是她是否可以有各科老師的聯絡方式?   我再一次回答:退到孩子的後面吧!!我試著想要讓媽媽了解的狀態是,目前,孩子已經退到媽媽的後面了…   有什麼事情,孩子來不及反應之前,媽媽就已經衝到前面解決了! 雖然是出於「愛」的反射動作,但是衝到前面無疑是干擾了「正準備要」學習面對的孩子,也直接斷了這條學習脈絡。   當爸爸媽媽的「迫不及待」次數越來越多,孩子也就會逐漸習慣「退居幕後」。   既然有人可以代勞,何必要我出來面對呢?所以孩子也是聰明的,會找到「生命的出口」,透過「我不知道」或是「我忘記了」,把責任丟下來,給爸媽無縫接軌。   所以漸漸會養成一個不好的習慣,凡事都先說「我不知道」,反正等等爸爸媽媽就會想出辦法。   爸媽一方面覺得孩子怎麼無法顧好自己,一方面又覺得自己需要「更積極」協助孩子。就在這樣的一個循環中,爸媽覺得很累、很無力,但也不知該如何是好…而孩子,可能就停滯成長了!   媽媽有點明白的說:我真的需要學習調整!我們做爸媽的,真的做太多了!   我說:是啊!所以爸爸媽媽退下來吧!把孩子推出來吧!讓他開始學習面對他應該要面對的!   媽媽說:我也想啊,但是我怕他沒做好,擔心他自己面對,結果後果更糟!   我說:那有什麼關係呢?? 媽媽一臉疑惑的看著我…我繼續讓媽媽了解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   學校是孩子的「學習」的地方,同樣的也是一個「被保護」的地方,就算孩子在這裡不小心犯錯了,也能有老師、家長一起幫助他來面對。   也正因為這是一個保護的空間,當然同時也能有更多包容、恩慈與接納,而我們也都知道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也會透過「犯錯」來學習、記取教訓。   所以,如果孩子不在現在「學習犯錯」,學習承擔錯誤的決定帶來的後果;爸爸媽媽過度的保護,反而剝奪了他犯錯的機會,等於是讓他失去了在「溫室」中嘗試各樣可能的機會。   一方面可能會造成孩子的畏縮,或是所謂的「不積極」;一方面可能也會讓孩子等到「長大了」才去經歷「透過犯錯來學習」!   但是當孩子離開了「學校」這個被保護的地方,即將踏入社會的過程中,我們都瞭解社會的現實!當長大後的犯錯,需要付上的代價,遠比學校時期還要沈重,甚至更多!   這代價可能超過孩子可以承受的!家長勢必也更為不捨!   所以,接受也「鼓勵」孩子「在學校」犯錯吧!在大家的保護下,就算受傷,也能夠在大人的陪伴之下,更快地修復。   也能讓孩子記取經驗,避免長大踏入社會之後誤入歧途。因為長大後犯錯的後果,絕對不是我們希望孩子去承擔的!   現在因為自己上課的「不專心」,導致成績不理想、忘記帶東西…讓孩子去面對的後果吧!這遠比將來因為自己的不專心,造成某些傷害來的輕省。   現在因為自己沒有規劃好時間,導致作業缺交、上課遲到…讓孩子面對後果吧!遠比將來因為自己沒有時間概念,導致錯過關鍵時刻來的輕微。   讓孩子在還小的時候,就去學習面對因為自己一些不正確的決定所帶來的後果,這並不是狠心,也不是父母不愛孩子!而是讓他可以在小細節、習慣中,就能有更多的留意,讓他可以得到更多的提醒,並且讓孩子學習做出正確的決定。   雖然當下接受後果的過程不見得舒服,但畢竟也比長大後才面對來得容易。畢竟隨著孩子越長越大,所要付的代價、承擔的後果也就更重了!   到這裡,看著媽媽越來越明白。我繼續說:媽媽,退到後面吧!把問題丟還給孩子!   當孩子告訴你他不知道今天的功課是什麼!你可以說:我也不知道,那你想想辦法吧!真的想不到辦法,隔天到學校只好接受處罰!不知道考試範圍,媽媽也不知道!那只好面對沒有考好的後果!   當然,剛開始練習的過程中,鼓勵跟孩子一起「討論方法」、一起思考,而不是站出來幫孩子「解決問題」!所以當「討論」過方法了,就該停手,讓孩子去決定後續行動、面對接下來自己的選擇帶出的結果!   父母親真是要很有智慧! 學習放手也是一門重要的功課!   (文章授權/梁蓓禎老師)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吳炳偉專欄】親愛的,在神眼中,你是寶貝!

「你當心裏思想,耶和華你上帝管教你,好像人管教兒子一樣。」﹝申八5﹞   有對父母的兒子學業成續慘不忍睹,連考卷上的答題說明都看不懂,更甭想拿高分。在運動場上,他身材瘦小,又不靈活。打棒球時,往往球還沒投出就已揮棒,自然每每招來同學的訕笑。父母試著鼓勵兒子的自信心:「加油,孩子,你可以辦得到,我們知道你可以。」如果孩子受到譏笑,父母一定斥責對方:「不要笑,讓他自己來,他還在學習。」   可是所有的努力似乎都徒勞無功,孩子甚至哭得更傷心。他堅信自已永遠也學不好,因為他根本就不喜歡棒球。那時父母真是憂心如焚,看得出來這一切努力,反而對孩子的自尊是個打擊。這件事父母一開始是儘量鼓勵、協助、肯定孩子,可是一再失敗之後,終於放棄了。只有試著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這件事,發現每個人的「思維」是非常根深柢固。   當父母內心深處覺得孩子「不如人」,那麼不論態度與行為表現得多麼願意幫助孩子,效果都有限。因為終究掩飾不住「你不行,需要父母的保護。」思維影響觀點、觀點又左右行為。認知不僅是認識外在的世界,更與我們的「鏡片」有關,它往往左右著我們對外界的詮釋。我們應當用「神管教我們」的思維「來管教孩子」。親愛的,在神眼中,你是寶貝!     吳炳偉牧師-每日一句話-「聖卷在握、勝券在握」歡迎購買https://reurl.cc/vnx64o 吳炳偉牧師推薦「工作神?」(TOW)網站, 匯集聖經、神學、和教牧材料中和職場生活相關的資料,是目前最具深度、廣度和公信力的資訊來源,內容包括唯一中文的「職場版新舊?解經書」,鼓勵台灣職場基督徒可以參?。--https://www.theologyofwork.org/cn/ (文章授權/吳炳偉牧師)作者/矽谷基督教會主任牧師吳炳偉牧師Dr. Rev. Herbert Wu/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