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一個真誠的愛的行動,可以讓人感到,人生不再一樣。」臺灣教牧心理研究院教授陳宇嘉說明,一個人何以最後會走向「輕生」?其實轉捩點在於,對方有無感受到「希望」。以下,他以其專業角度,說明出現輕生傾向的可能原因,以及當人面臨困境時,如何好好面對的4種策略;想飛越難處,無須孤軍奮戰,常存「有信,有望,有愛」
憂鬱、低落、憤懣、衝突等負面情緒,在每個人的生命經驗中,必定都曾出現過。面對這些情緒,有些人能藉著生活情境自然得到調適,然而,有些人會深陷泥淖、無法脫身,決定要以激烈手段自我了結。台灣教牧心理研究院院長陳宇嘉提醒,面對有自殺意念的人,勿說浮誇激勵、讓人感到被挑戰的言語;沉穩持續地陪伴、同理與鼓勵,才
17日晚間「台灣教牧心理研究院」台南分院邀請現任「台南新樓醫院院牧部」關懷師,也是「台灣教牧關顧協會」的督導許淑芬,線上分享「生命的祭司」一題,從聖經「祭司」一角探討「教牧關顧」的最高形式。
近日疫情尚未趨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宣布,全台三級警戒延至6/14,各級學校同步停課!多數民眾配合政策待在家中,然而天天零距離相處,也使家庭成為「情緒壓力鍋」,衝突與爭吵在所難免。世界各地因為在家防疫,爭吵、家暴的新聞暴增,日本甚至出現「新冠離婚潮」。相處時間變多了,你是否覺得對方越看越不可愛?情緒衝突該如何化解?
人與萬物的分別在於「靈性」,靈也是人與神之間的連結。但什麼時候,人們才會特別感知到靈性的需求?而身為基督徒,我們如何看待靈性關懷?如何陪伴、成為人與神之間的中保呢?
8日晚間,在「台灣教牧心理研究院」南院校區舉辦講座「好合—健康的家庭的身心靈」,由張資寧與曾惠花牧師夫妻聯合主講,分享婚姻如何從衝突、進修學習,到站穩在耶穌基督的恩典中;身著情侶裝的夫妻倆,一人以理論歸納、一人以經驗分享,相輔相成,也成為在婚姻家庭專題上,夫妻同台為講員的美好見證。
成立於2007年的台灣教牧心理研究院,是亞洲唯一教牧心理研究專業的神學院,著重於整合心理學的科際知識與聖經神學的信仰價值觀,為這世代受傷的靈魂帶來整全(全人)的醫治。該院將於本月14、16日於台南、台北舉辦首次聖經諮商研討會。
我们的心等候耶和华,他是我们的帮助、我们的盾牌。我们的心因他欢乐,因为我们倚靠他的圣名。耶和华啊!求你照着我们所仰望你的,向我们施慈爱。 -诗篇33:20-22
我们的心等候耶和华,他是我们的帮助、我们的盾牌。我们的心因他欢乐,因为我们倚靠他的圣名。耶和华啊!求你照着我们所仰望你的,向我们施慈爱。
-诗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