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休息

【果子專欄】壓力管理5心法:懂自己,不用取悅所有人

據康健雜誌調查,國內有超過半數的上班族因工作壓力影響情緒,忙碌快節奏的生活,壓力,成了一種難以擺脫的文明病,面對挫折壓力,你會無力想逃,還是可以勇敢面對、愈挫愈勇?   壓力是指人面對情緒或身體上有形、無形的威脅時產生的緊張反應,適度的壓力可以讓人避開危機或完成挑戰任務,然而過度壓力卻會衝擊身心健康。面對壓力該如何自處?有長期心理關懷經驗的沐風關懷協會理事長蕭祥修提出了幾項建議:   一、接納自己 不要忙著迎合別人   知道自己是誰、認清自己的價值,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不清楚自己存在的獨特性與意義,我們就會一直試著去迎合別人的標準與期待,扮演別人希望的樣子,戴上面具生活,對自己和他人都不誠實,這之間的落差會帶來不安全感,使我們陷在壓力中難以逃脫。   當我們知道每個人降生在這個地球上都不是巧合和意外,有其存在的意義,便不易被旁人影響,也可以避免這種不必要的壓力。   二、不需要取悅所有人   人不可能取悅所有的人,一旦你獲得一群人的讚賞,必然有另一群人對你感到生氣,當前台灣的情勢不就是典型的例子嗎?當你認識自己是誰,並清楚自己不可能取悅所有人,生活就會變得單純,壓力也會減輕。   如果一直在意別人喜不喜歡你,就可能陷入批評、競爭、矛盾三種壓力中。不要把決定權交給別人,不論別人怎麼想、怎麼說,我們沒辦法控制他人的嘴,但可以專心做好自己。   三、計劃目標 找回動力   漫無目標容易被瑣事塞滿生活,不僅虛度光陰,也容易覺得生命缺乏意義。好好規劃人生,立下明確的目標和正確的優先順序﹐嘗試寫下生活計劃,足夠的預備、完整的計劃,會使我們減輕壓力。   比如從年度計畫著手,再細分到三個月一季的計畫,月、週、日計劃,有優先順序的生活,不僅生活有目標,也更清楚自己要做什麼。當知道自己要完成什麼,專注目標,就會點燃持續的動力做該做的事。   四、 休息為生活找樂趣   平衡的生活是處理壓力的關鍵,在龐大的工作、學業、生活壓力下,需要有休息時間,明白生命的本質是享受愛,不是生活或工作機器,當自己已盡全力,其他就要學會放手。   培養一個樂在其中的興趣或運動,或者與家人朋友享受愛的精心時刻,放鬆自己、懂得為自己找樂子,我們的身體、情感、思想及心靈都需要平靜喜樂的充充電。     五、拒絕負能量餵食大腦 給自己安靜時刻   資訊爆炸時代,24小時的電視新聞、即時的手機訊息常常不知不覺帶來大量負面訊息,這些負能量如同垃圾食物不斷餵食著我們的大腦。每天給自己一段安靜的時刻,可以從五分鐘開始,學著釐清繁雜的思緒,把心靜下來。   信仰,也能幫助人在壓力龐大時有衝過難關的勇氣,當明白人的微小與有限,就能彎下腰學習謙卑與順流,在相信未來一定會更好的盼望中得著力量與釋放。   (文章授權/果子傳媒)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吳炳偉專欄】親愛的,「簡單」才能信靠神!

「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詩四十六10﹞   有些人家裡的東西堆積如山,多到連走路都處處碰到障礙。每次浮現購物慾望,心裏蠢蠢欲動時,就趕緊提醒自己,一旦把那東西買回家,沒多久肯定蒙上一層灰,徒增困擾而已。   有些人連出去吃飯也搞得很複雜,因為無法決定上哪家餐廳吃,因為他喜歡這家的咖啡,那家的沙拉,還有另一家的義大利麵。有時候真的很想三家都去,但卻只能選一家。   簡化一下家庭吧!不要到處堆滿東西,以致哪天一進家門猛然發現,怎麼有人住在這種亂七八糟的地方啊?如果發現自己在抱怨生活方式,就動手改變一下吧!只要我們簡化每一天的生活,即可擁有生命得著改變的喜樂。   決定去哪家餐廳,就直接去,不再三心二意,那會使人生複雜化。要學著決定做簡單的事,作決定後,就高高興興地去做該做的事。   遇到困難的時候,人總想要用「複雜」的解決之道,卻無法享受「簡單」的美好生活。當飛機遇到亂流時,有些人想要「加速」飛離亂流。但專業的飛行員卻「減速」,以降低亂流的負面影響。   因此,遇到不良狀況時,上上策便是在「休息」中放慢速度,穩住方向,專注在神身上。先把複雜的事簡單做,簡單的事才能重複做。親愛的,「簡單」才能信靠神!   吳炳偉牧師 - #2123 每日一句話-「聖卷在握、勝券在握」歡迎購買 https://reurl.cc/vnx64o 吳炳偉牧師推薦「工作神?」(TOW)網站, 匯集聖經、神學、和教牧材料中和職場生活相關的資料,集聚深度、廣度和公信力的資訊來源,內容包括唯一中文的「職場版新舊?解經書」,鼓勵台灣職場基督徒可以參?。--https://www.theologyofwork.org/cn/   (文章授權/吳炳偉牧師)作者吳炳偉牧師Dr. Rev. Herbert Wu現為矽谷基督教會主任牧師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提摩太凱勒專欄】工作—它是從上帝而來的極好禮物

尤瑟夫.皮柏(Josef Pieper)是一個20世紀德國天主教會的哲學家,寫過一篇著名的文章叫做《閒暇:文化的基礎》。皮柏論證說,休閒不只是沒有工作,而是一種心靈或靈魂的態度,在這種狀態下,你可以按照事物的本相來沉思和欣賞它們,不必考慮它們的價值或直接效用。工作狂的頭腦(如西方文化所常見的)傾向於用效率、價值和時效的方式來看待任何事,但我們也必須有能力欣賞生活最簡單和平常的層面,甚至嚴格說來並沒有用、只是讓人高興的層面。令人吃驚的是,所謂嚴苛的改教家約翰.加爾文甚至也同意此點。他在談論基督徒生活時,也警告人們不要只從用途來衡量事物:   「我們若思考神為何創造飲食,就會發現這不但是為了人的需要,也是為了人的享受和使人快樂。和歡暢嗎?除了人的需要以外,神給我們衣裳的目的也是為了美麗和含蓄。草、樹和水果,除了本身實際的用處之外,也有他們美麗的外觀和味道……簡言之,除了神決定一切的受造物有實際用處以外,難道祂不也是賞賜它們吸引力嗎?」   換句話說,當我們看到任何事物時,要能夠說出像下面這樣的話:  世上萬物光華美麗,大小活物盡現驚奇,  世上萬物智慧奇妙,都是至高上帝創造。   除非我們時常停下工作、花時間敬拜(皮柏視為「休閒」的主要活動之一),單單欣賞和享受世界—包括我們勞動的成果,否則我們就無法真正體驗到生命的意義。皮柏寫道:   「閒暇是一種肯定的狀態,這和「不活動」不一樣……這好比一對情侶談話之間的靜默片刻,什麼話都不必說,兩人卻能融而為一……《聖經》上也這樣記載著,在收工之後,「上帝看到他所做的一切,他覺得非常好。」(創世記1:31)可見閒暇包含了人的內省行為,他看到了他在現實世界的工作完成之後,感到心滿意足。」   簡言之,工作—大量的工作,是使人生有意義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它是從上帝而來的極好禮物,也是賦予我們生活有目標的主因,但它也必須有自己恰當的位置,要服膺於上帝,它必須時常停下來,不僅為了身體的恢復,也為了喜悅地接受世界和日常生活。   我們可能覺得這是顯而易見的。我們會說:「工作當然很重要,不過工作也不是生活的全部。」但準確地抓住這些真理是必要的。因為在一個墮落的世界裡,工作使人倍感挫折、精疲力盡,所以人們很容易就下結論說:「能不工作就好了,」或者只能短暫忍受工作的艱難。但另一方面,因為我們混亂的心靈渴求肯定和讚賞,所以也很容易落入相反的極端—生活只圍繞著事業成就,很少顧及其他。事實上,過度工作常常是一種可怕的企圖,嘗試要早早就把一生的工作做完,以便不要再去思想工作。這些態度最終只會讓工作變得更令人感到愚昧和不滿足。   當我們覺得「我討厭工作!」的時候,我們應當記得,雖然工作對於提醒我們萬物是受到的咒詛(甚至強化這個觀念)特別有效,但它本身並不是咒詛。我們被造就是要工作,而且也因此得到自由。另一方面,當我們感到生活完全被工作佔據的時候,我們也要記得必須尊重工作的限度。要過一個有意義的工作人生,就要牢牢抓住這套平衡工作與休息的神學,因為沒有比這個出發點更好的了。   (文章授權/提摩太 凱勒(Timothy Keller)臉書專頁)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