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諮商

【青少年專欄】看見叛逆中的柔軟

轉角遇到叛逆少女   初次見面,是在某個捷運出口的轉角處,一臉的不屑、不耐煩,彷彿整個世界都虧欠她。第二次見面是在她家,在所有人都客氣融洽的狀態中,只有她顯得格格不入;即使家中長輩大聲喝斥她的行為,她依舊將做自己的態度表現在臉上。是一隻受到驚嚇的小刺蝟,這是我對她的第一印象。   從公主淪為過街小老鼠   她,曾是爸爸捧在手心上的小公主,因為父母親的婚姻破裂,變成被丟來丟去的過街小老鼠。儘管她努力地想要迎合所有人、努力地想保護家裡的所有人,卻總是有被挑剔不完的缺點;最終,大人們持續爭執著他們的恩怨情仇,說著各自內心的委屈及受傷,而她對於這個家,已然心累……。於是,她只好武裝起自己,徘徊在街道中,找尋記憶裡曾擁有過的溫暖;於是,她開始拒學、逃家、抽菸,學著在街道生存的法則。此刻,家人們責怪她讓已經一團亂麻的家更加添亂,卻沒有一個親人願意去看見她在滿身的刺底下保護著的柔軟。直到某天,我們在街角相遇……   她說,我很可怕   每週一次的陪伴,從捷運站走到諮商室,從小心翼翼到無話不談,我忘了共經歷多久;但我能感受到她滿身的刺已慢慢收起,我們的關係漸漸地靠近。直到某次,我們一口氣暢談2個小時,我知道,我已經走入她心中的某處。雖然她明白我的能力有限,在這團亂七八糟的家庭恩怨中,其實無法改變些甚麼,可是我願意真心的陪著她等待雨過天晴。某次會談中,她問我知不知道為什麼她不想回家?「因為妳不想要傷害愛妳的家人,所以妳選擇躲開。」是我隨口而出的答案。而她竟然說:「我覺得妳很可怕,怎麼這麼懂我……。」 我對她說:「因為我願意去看見真實的妳,而不是行為表現出來的妳。」她笑了,那個笑容中有著被懂的感動、被了解的害羞,還有好多複雜的情緒……。而當下,我知道我做的所有事情,即使很微小,但已足以撼動這個少女的生命經歷。   成為混沌中的那道光   在「兒少保護事件」的「家庭處遇」中,常有許多錯綜複雜的關係糾葛,以及過往經歷造就的恩怨情仇,使孩子成為家庭中的代罪羔羊。或許只憑社工一人之力無法立刻改變現況,但我們願意靠近孩子的心,在那混沌的家庭中成為一道光;即使微弱,也能讓孩子不致失去方向,能夠有力量可以等待雨過天青的那一刻。   (文章授權/基督教勵友中心) 作者/兒少保護暨家庭服務中心/社工 君融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提摩太 凱勒專欄】每天都堅持的—是愛的行動

我在服事早期就意外地發現了這一個實際的洞察。身為牧師的一個要求就是,要和很多若非如此就不會選擇當朋友的人去做朋友,醫生和諮商師富有同情心地與人進行個人交談,但那只發生在辦公室和工作時間的嚴格範圍內;而牧師卻與他所牧養的人一起生活,他們探訪群羊,在餐廳、公園和人的家裡與人一起吃喝玩樂,同時和他們談論生活中的問題和困難。   當我還是一位年輕牧師的時候,立刻就感受到這方面的衝擊,發現這呼召我要過的生活是多麼地不同。我像每個人一樣,完全讓我的喜歡和感情來決定:我要花時間和誰在一起。直到那時為止。然而,當我搬到維吉尼亞州的霍普威爾(Hopewell),帶領了一間教會以後,我在會友中遇到了很多人,若我是為了其他工作而搬去那裡的話,我是不會試圖和他們當朋友的,這不是說我不喜歡他們,只是我和他們沒有親近的感覺,沒有那種當你想和某人花更多時間在一起時,你會感覺到的「火花」。   然而,作為他們的牧師,若任何人需要在淩晨3 點和我講話,我都要奉陪;若他們要去醫院,我要陪伴;若一家人的兒子跑了,我也要發動車子出去幫忙找;我到他們家裡去坐過;參加過他們孩子的畢業典禮;一起去闔家野餐;我把心事說給他們聽,他們也把他們的說給我聽;這就是當牧師的意思。特別是在一個小鎮的小教會裡,我蒙召要對很多在情感上對我並沒有吸引力的人,做出各種愛的行動。   而這改變了我,我和凱西到教會才幾年,有一天,我們突然意識到了這點。我們在週間有一天假,正在商量要怎麼過,我想到了教會裡的一對夫妻,於是提議去拜訪他們,或者讓他們來我們家。她大吃一驚地看著我說:「那是為了什麼呢?」這對夫妻幾乎沒有朋友,他們有很多個人問題,讓他們無法吸引人,甚至彼此都無法吸引。凱西當然明白需要探望他們、花時間和他們在一起,但是今天是我們的休假,而花時間在這對夫妻身上,當然是事奉「工作」啊。   有一刻,我對她的吃驚感到震驚,然後當我明白是怎麼回事時,就笑了。我已經在這對夫妻身上,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思慮和情緒,幫助他們去梳理生活。簡言之,我已經在做各種愛的行動—傾聽、服事、同情、責備、饒恕、鼓勵、分享。而經過這一切之後,我意識到,我變得真實地喜歡上他們了。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是因為我很聖潔和屬靈嗎?不,一點都不是。是因為我踩到了魯益師所說的那項實踐原則。就是即使當我不喜歡他們的時候,我也已經在愛他們,而結果就是,我的情緒緩慢但堅定地,追上了我的行動。如果你不放棄,反而是繼續堅持愛那不可愛的人,他們對你來說,就會逐漸變得可愛。   我們的文化表示,愛的感覺是愛的行動的基礎,當然這也可能成立,但更真確的說法是,愛的行動會前後一致地引導出愛的感覺。兩個人之間的愛,到最後一定不能只簡單等同於情緒,或者只純粹等同盡責的行動,婚姻之愛是兩者共生的複雜混合。但說了這些話以後,很重要仍然還是要注意:這兩者(情緒和行動)之中,我們最能控制的是後者,我們可以承諾每天都堅持的—是愛的行動。     (文章授權/提摩太 凱勒臉書專頁)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