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恩賜

【提摩太 凱勒專欄】一種本能,一種恩賜—禱告

我們已經看見,禱告是一種全球性的現象,但在各種禱告之間,也有真實、不可化約的差異。這把我們帶回到以下問題:禱告的本質是什麼?我們可以怎麼樣來定義它,才能理解為什麼在人們的生活中,它無所不在,同時又能真正在禱告的忠心操練上成長?   從聖經的觀點來看,禱告幾乎普世的現象並不令人吃驚。所有人都是按照「上帝的形像」造的(創世記一:26-27)。帶有上帝的形像,意味著我們被設計是要來反映上帝、與祂建立關係的。這就是為什麼十六世紀的改教家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會寫到「神聖之感」(divinitatis sensum)──即,所有人都擁有對神的感受。「人心因他的本能多少意識到神的存在」,因此「宗教的種子撒在所有人心裡。」其他神學家也認為,這個神聖之感就是禱告之所以在人類中間如此普遍的原因。《羅馬書》一章第19-20 節說,我們看一看世界就能得出結論,有某種偉大的力量創造並維護了它。一次軟弱和不安的經歷,可以把這種原始的知識激發成呼求幫助的禱告。   英國神學家約翰.歐文(John Owen)也相信,所有人裡面都有禱告的天然衝動,它「原本就在自然律中」,是一種「對那一位神聖存有的自然、必要、根本的承認。」他還補充表示,很多非基督教宗教和文化,在禱告上的勤奮程度,都讓基督徒感到羞愧。約拿單.愛德華茲補充說,「上帝有時樂意垂聽非信者的禱告」,不是因為祂有任何義務,而是純粹出於祂的「憐憫」和「主權的恩慈」;愛德華茲為此引用了聖經的例子,即上帝在《約拿書》三章垂聽了尼尼微人的呼求,甚至也垂聽了邪惡王亞哈的呼求(列王紀上二十一:27-28)。   考慮到這些所有因素,我們可以把禱告定義為一種對上帝的認識之個人性、交流性的反應。所有人都可以得到某部份對上帝的認識,在某種程度上,他們有一種無法否認的感受,知道自己需要在更高層面上、比他們無限偉大的某物或者某位。禱告就是尋求對那個存有和現實做出反應,並與之建立聯繫,就算僅只是對著空氣呼求幫助。   我相信,這就是所有人類禱告的公分母。然而,因為我們的定義是把禱告理解為對上帝認識的一種反應,這就表示,禱告深刻地受到那種認識的程度和準確度所影響。雖然每個人都可以有一種神聖之感,但加爾文觀察到,我們都會將那種神聖之感,按照自己的興趣和願望重塑,除非我們的上帝觀是透過聖靈和聖經得著糾正和澄清。   所以,禱告是對上帝的認識的一種反應,但卻表現在兩個層次之上。在一個層次上,禱告是一種要向外尋求幫助的人性本能,根基於一種非常一般性和失焦的上帝感。它是一種溝通的努力,但卻不可能會是真正的交談,因為它對上帝的認識太過模糊。但在另一個層次,禱告可以是一種屬靈的恩賜。基督徒相信透過聖經和聖靈的能力,我們對上帝的認識可以得著澄清。從我們藉著相信基督,被聖靈重生的那一刻起(約翰福音一:12-13;三:5),聖靈就向我們表明,我們不只是上帝的臣民、也是祂的兒女,而且我們可以與祂交談,因為祂是我們的天父。(加拉太書四:5-6)   直覺禱告所要求對上帝的認識,源自直覺,通常出於自然(羅馬書一:20)。但是基督徒對上帝的認識帶有言語的清晰,是藉著聖經的話語及其主要資訊──即,福音。聖經是上帝活潑的話語,我們可以在其中聽到上帝對我們說話,我們也可以有禱告的反應,雖然我們不應該把這只是稱為「反應」。藉著聖言和聖靈,禱告變成了回應上帝──這是完整意義上的交談。   (文章授權/提摩太 凱勒臉書專頁)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生命樹專欄】在生命上警醒並在服事上忠信

作為國度的子民,我們需要在生命上儆醒並在服事上忠信。馬太福音二十五章一節說:『那時,諸天的國好比十個童女,拿著她們的燈,出去迎接新郎。』童女象徵信徒生命的一面。信徒是國度的子民,乃像貞潔的童女,在黑暗的世代為主作見證,並從世界出去迎接主;為此,她們不僅需要聖靈的內住,也需要聖靈的充滿。燈象徵信徒的靈(箴二十27),裏面裝著神的靈作油(羅八16)。精明的童女帶著她們的燈,又在器皿裏帶著油(太二五4)。『器皿』象徵信徒的魂。燈裏有油,象徵她們有神的靈住在她們的靈裏。器皿裏帶著油,表徵她們有神的靈充滿,浸透她們的魂(參彼前二25)。   在生命一面,我們需要油,就是神的靈,甚至祂的充滿,使我們能過童女的生活,作主的見證。馬太福音二十五章九節的『買』指明聖靈的充滿是要出代價的。我們急切需要的,乃是更多得著那靈,就是經過過程之三一神的終極完成,而過一種生活,得以買額外的一分那靈,好浸透我們的全人。   我們每天需要儆醒,付代價買那靈(就是金油),使我們能用那靈供應眾召會,作耶穌的見證,並得主賞賜,有分於羔羊的婚筵(太二五9~10)。我們需要愛主勝過一切;因基督將萬事看作虧損,為要贏得祂並認識祂;每日清早在主的話上享受主;徹底對付罪;天天、時時住在與主的交通裏;贖回光陰,花工夫被神的聖言浸透並泡透;為我們禱告的生活儆醒;在靈裏被充滿,用詩章、頌辭、靈歌,彼此對說,凡事時常感謝主,憑著敬畏基督,彼此服從;不說敗壞的話,乃說恩典的話,好將恩典供給聽見的人;不消滅那靈,乃該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照著調和的靈生活、行動;被耶穌基督之靈全備的供應所充滿,而活基督,使基督得顯大。   在服事、工作一面,馬太二十五章十四~十五節說,『諸天的國又好比一個人要往外國去,就叫了自己的奴僕來,把他的家業交給他們,按照各人的才幹,個別的給了一個五他連得銀子,一個二他連得,一個一他連得,就往外國去了。』奴僕象徵信徒服事的一面。『他的家業』象徵召會同所有的信徒,他們乃是神的家人。銀子象徵屬靈的恩賜。我們需要銀子,就是屬靈的恩賜,使我們能裝備為良善的奴僕,完成主所要完成的。   在生命上那靈的充滿,是為著我們在服事上運用屬靈的恩賜。『你主人的快樂』表徵在要來的國度對主的享受,作為我們忠信服事祂的賞賜。在今世我們必須運用主的恩賜拯救人,並將祂的豐富供應人。   服事主的動機,乃是我們對祂的愛。我們對主的服事,應當總是本於祂這祝福的源頭,藉著祂作方法和能力,並歸於祂,使祂得著榮耀。我們需要照著神的旨意,藉著與身體的肢體配搭,用全人服事主。   我們需要用主的恩賜,以基督服事人,將基督當作恩典供應他們,而建造召會。我們要作神福音勤奮的祭司,拯救罪人,將他們當作可蒙悅納的祭物獻給神;按時把基督當作屬靈的糧供應人;以父神愛和赦免的心,並救主基督牧養和尋找的靈,照顧人;不批評、審判,乃該勸戒不守規矩的人,撫慰灰心的人,扶持軟弱的人,又要對眾人恆忍;不因著與世界的牽連,而將主的恩賜棄之不用,以屬地的藉口為掩飾,任其荒廢。   我們在福音上為主工作勞苦,不是憑我們天然的生命和才幹,乃是憑主復活的生命和大能;復活乃是我們事奉神的永遠原則(民十七8)。賜生命的靈是復活的實際。所有認識復活的人,都是對自己絕望的人,承認自己一無所是,一無所有,一無所能。復活的基督作為賜生命的靈,活在我們裏面,使我們能作我們在自己裏面絕不能作到的事。我們在主復活的生命裏,用主復活的大能為祂勞苦,絕不會徒然(林前十五58);其結果必要完成神永遠的定旨。   文章轉載台北市召會週訊1086/職事信息/作者/杜敬仁 (文章授權/台北市召會)